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村中流言与初寻神婆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2章 村中流言与初寻神婆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白昼,并未带来丝毫慰藉。

阳光勉强穿透稀薄的云层,洒在柳河村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却驱不散笼罩在翠兰心头和那座小院上空的阴霾。对于翠兰而言,白天不过是夜晚无尽恐怖的、苍白而短暂的间歇,是下一次黑暗降临前,令人窒息的前奏。

自那次惊魂之夜后,恐惧便在她心底扎了根,并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地侵蚀着她的形神。

铜镜里映出的那张脸,日渐枯槁。原本丰润的脸颊凹陷下去,皮肤失去了往日细腻的光泽,变得蜡黄粗糙,像是蒙上了一层洗不掉的灰翳。最刺目的是那双眼睛——眼窝深陷,周围是浓重得化不开的、如同淤青般的黑影,眼神涣散、空洞,深处却又时刻燃烧着一种近乎癫狂的惊惧,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都能让她浑身一颤,如同惊弓之鸟。

她的食欲锐减,端起饭碗,看着那白生生的米饭,却总能恍惚间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属于夜晚的腐朽纸灰味,胃里便一阵翻江倒海,勉强咽下几口,也如同吞咽沙砾般艰难。身体迅速消瘦下去,原本合身的衣衫变得空荡荡的,更显得她弱不禁风,仿佛一阵稍大些的风就能将她吹折。

而夜晚,则彻底沦为永无止境的酷刑。

那个“东西”几乎夜夜如期而至。

有时,它来得猛烈而急骤,如同山崩地裂,瞬间将她压垮,用那冰冷的、带着泥土和纸灰气息的沉重,碾磨她的胸腔,让她在窒息的边缘反复挣扎。那扭曲的、属于亡夫的执念低语,也变得越发清晰和急迫,“女儿……女儿……”的呼唤,不再是遥远的叹息,而像是紧贴着她的耳膜嘶吼,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阴寒的怨毒。

有时,它又变得狡猾而残忍。并不立刻压上来,而是先制造无数细微的恐怖前奏。床底下持续整夜的窸窣声,仿佛有无数纸人在下面窃窃私语;屋顶上传来的、像是用指甲轻轻刮擦瓦片的声响;甚至有一次,翠兰在极度惊恐的朦胧间,仿佛看到床帐的阴影里,有一个模糊的、扁平的人形轮廓静静地站着,用没有瞳孔的眼睛凝视着她……这种缓慢的精神折磨,几乎要将她逼疯。

她开始害怕入睡,害怕黑暗,害怕那张承载过短暂温情、如今却变成恐怖刑床的婚榻。每一个黄昏的降临,对她而言都像是催命的符咒。她点燃所有的油灯,让昏黄的光线充满屋子,但灯光所能照亮的范围有限,那些角落里的阴影反而显得更加深邃、更加蠢蠢欲动。灯光,根本无法驱散那源自另一个维度的阴寒。

持续的失眠和极度的恐惧,榨干了她最后一丝精力。白天里,她时常精神恍惚,洗衣时会突然怔住,望着水面自己的倒影出神,直到那倒影仿佛勾起夜间的恐怖记忆,才猛地惊回现实;做饭时,会失手打碎碗碟,碎裂声能让她像被抽了一鞭子般惊跳起来。

她的异常,很快被敏感的村民察觉。

最初是几个常在水井边闲聊的妇人。她们交头接耳,对着翠兰日益憔悴、形销骨立的背影指指点点,目光里混杂着探究、怜悯,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

“瞧见没?翠兰那模样……啧啧,跟被吸干了精气神似的。”

“可不是吗,眼窝黢黑,走路打飘,这才守寡几天啊,就变成这样了?”

“我听说啊……”声音压得更低,带着神秘兮兮的恐惧,“她夜里总睡不好,说是……撞客(撞邪)了!”

流言如同瘟疫,在闭塞的村庄里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迅速滋生、蔓延、变异。

“什么撞客?我看就是鬼压床!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

“你说……会不会是她男人……舍不得她,回来找她了?”有人提出毛骨悚然的猜测。

“回来?我看没那么简单!怕是招了什么更厉害的东西!你们没闻见她身上那股子味儿吗?一股子……纸钱烧糊了的阴气!”

“哎呀,可别说了!吓死人了!难怪我前几天晚上从她家墙外过,总觉得里面冷飕飕的,还有怪声!”

话语越来越离奇,越来越恐怖。人们开始自发地疏远她、回避她。

清晨她去井边打水,原本聚在那里说笑的妇人们会立刻噤声,眼神闪烁地散开,仿佛她是什么瘟神。甚至有那胆小的,见她过来,忙不迭地提起水桶躲开,如同躲避蛇蝎。

她去村口的小集市买点针线油盐,摊主接过她的铜钱时,手指都尽量避免与她接触,找零也是飞快地丢在摊位上,仿佛那钱币也沾染了不祥。孩子们原本不怕她,有时还会叫她一声“婶子”,现在却被大人严厉告诫,看见她要远远绕开,有几个调皮胆大的,甚至会在她身后远远地扔小石子,尖声叫着“鬼婆娘!扫把星!”

每一道回避的目光,每一个窃窃私语的动作,每一次刻意的疏远,都像是一根根冰冷的针,密密麻麻地扎在翠兰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她仿佛被一张无形而巨大的、由恐惧和偏见织成的网孤立起来,困在中央,动弹不得。孤独和冤屈如同毒藤般缠绕着她,让她窒息。她想要呐喊,想要辩解,但能说什么?说每夜亡夫变成的厉鬼来压她,向她索要一个女儿?谁会信?只怕会引来更多的恐惧和唾弃。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以及周遭环境的巨大压力,让她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她常常一个人躲在屋里,无声地流泪,眼泪是滚烫的,但身体却始终是冰凉的,仿佛体内的那点热气,早已被夜复一夜的阴寒汲取殆尽。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么被那夜夜来访的“东西”彻底折磨致死,要么在村民的恐惧和排斥中彻底疯掉。

绝望之中,一个名字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微光,浮现在她的脑海——王婆子。

村东头那个独居的神婆。关于她的传闻很多,有人说她性情古怪,通晓阴阳,能走阴差,也能驱邪避凶;也有人说她不过是装神弄鬼,骗点香火钱。平日里,村民们对她敬而远之,若非遇到无法用常理解决的疑难杂症,绝不会去敲她那扇斑驳的木门。

翠兰从前也是不信的,甚至有些畏惧那个传闻中能沟通鬼神的老人。但此刻,王婆子成了她唯一能抓住的、或许能通向生路的稻草。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

又是一个下午。天阴沉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屋顶,细密冰冷的雨丝无声无息地飘洒下来,打湿了青石板路,也让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之中。这天气,像极了翠兰的心情,压抑、潮湿、看不到一丝光亮。

她对着那面可憎的铜镜,勉强梳理了一下枯槁的头发,换上一件还算干净的素色衣服。镜中的自己,眼神惶恐,面色灰败,如同一个被抽走了魂灵的纸偶。她深吸一口冰冷的、带着雨腥味的空气,鼓起了残存的全部勇气,推开院门,步入了蒙蒙雨幕之中。

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衫,冰冷的触感让她微微发抖。她低着头,尽量避免与任何人视线接触,步履匆匆地穿过寂静的巷道。

路过的门窗后,似乎总有窥探的眼睛。偶尔有村民冒雨匆匆而行,看见她,也像是见了鬼一样,立刻低下头,加快脚步,远远避开。

这种无声的排斥,比恶语相向更令人心寒。

她的心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一半是因为寒冷,一半是因为那无法言说的恐惧和即将面对未知的紧张。王婆子会相信她吗?她能解决那可怕的东西吗?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各种念头在她脑中纷乱交织。

村东头越来越近,人烟愈发稀少。王婆子的家孤零零地坐落在一条窄巷的尽头,仿佛被村庄刻意遗忘。低矮的土墙爬满了潮湿的深绿色苔藓,一扇老旧斑驳的木门紧闭着,门上的漆皮剥落得厉害,露出里面暗沉腐朽的木头纹理。门楣上,挂着一串早已褪色、沾染尘灰的符箓,在风雨中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干涩的碰撞声。

整座院落死气沉沉,仿佛比别处更加阴暗,连雨丝落到这里,都似乎变得更加冰冷了。

翠兰站在那扇门前,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冷得她牙齿都在打颤。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疯狂擂动的声音,几乎要撞破胸膛。抬起手,那手臂沉重得如同灌了铅。

犹豫,恐惧,还有一丝残存的、对“正常”生活的羞耻心,交织在一起,让她的手臂悬在半空,迟迟无法落下。

就在她几乎要退缩转身跑开的时候——

“吱呀——”

一声极其干涩、缓慢的、令人牙酸的声响,从那扇斑驳的木门后传来。

那扇门,竟然自己……缓缓地,打开了一道缝隙!

没有风,没有人拉动。它就那样自顾自地打开了,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后面操纵,又仿佛这老宅本身张开了一道黑暗的、等待吞噬的口。

门缝后面,是深不见底的、浓稠的黑暗。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陈年香火、草药、灰尘以及某种奇异腥味的复杂气息,从门缝中扑面而来,钻进翠兰的鼻腔。

翠兰浑身猛地一僵,血液瞬间凉透。她瞪大眼睛,惊恐地盯着那道幽深的门缝,仿佛那后面隐藏着世间所有的未知与恐怖。

一个极其苍老、沙哑得像是在砂纸上摩擦过的声音,从那片黑暗中幽幽地飘了出来,带着一种穿透雨幕的冰冷,直接钻进她的耳朵:

“来了……那就进来吧……”

“站在雨里……像什么话……”

那声音平淡无奇,甚至没有一丝语调的起伏,却让翠兰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比夜晚那鬼压床的冰冷更加让她毛骨悚然。

她不知道王婆子是如何知道她来的。或许只是巧合?或许……她真的能“看”到?

退路,似乎已经被那扇自行开启的门和门后深不可测的黑暗彻底切断。

翠兰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雨水和泪水混杂在一起,从冰冷的脸颊滑落。她望着那道门缝,如同望着深渊的入口。

最终,求生的本能,压倒了所有的恐惧和犹豫。

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起如同灌了铅的双腿,迈过了那道比她膝盖还高的、湿滑的木门槛,一步踏入了那片充斥着奇异气味和浓稠阴影的、未知的领域。

在她身后,那扇斑驳的老木门,又发出那令人牙酸的“吱呀”声,缓缓地、无声地,自行关闭了。

仿佛从未打开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