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名扬洛阳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4章 名扬洛阳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功德圆满”的御匾挂在寺庙山门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块匾额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庙的命运。往日稀落的香客,如今络绎不绝;曾经寂静的庭院,现在人声鼎沸。

老方丈召集全寺僧众,语重心长地说:“皇恩浩荡,赐此殊荣。我等更当精进修行,广渡众生,方不负圣恩。”

庙里为此特意扩建了讲经堂,增加了斋堂面积,还新辟了几间禅房供远道而来的香客歇脚。定藏依然保持着平常心,每天做着该做的事,只是现在多了项任务——为来访者讲解佛法。

有趣的是,定藏讲经从不引经据典,也不用深奥的佛学术语,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打比方。老太太们听得懂,小孩子也喜欢听。

有一天,一个农夫来问:“师父,我天天种地,怎么修行?”

定藏答道:“种地就是修行。耕地时不想别的,插秧时专心插秧,收割时专心收割,这就是禅定。看到庄稼长得好,心生欢喜,这就是慈悲。”

农夫恍然大悟:“原来修行不用离开日常生活!”

定藏笑着点头:“正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这样的话话口耳相传,越来越多普通百姓对佛法产生了兴趣。甚至有些原本不信佛的人,也因为定藏平易近人的开示而开始接触佛法。

然而,名声大了,麻烦也随之而来。有些其他寺庙的和尚不服气,前来挑战。这日,来了几位号称“佛学大师”的和尚,要与定藏辩论佛法。

慧明师兄担心地提醒:“定藏,这些人都很有学问,你小心应付。”

定藏憨厚地笑笑:“师兄放心,我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

辩论开始,对方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定藏只是静静听着,然后问:“请问大师,这些经论可能让众生离苦得乐?”

对方一愣:“经论是智慧结晶,自然能度化众生。”

定藏又问:“那大师可曾用这些经论度化过多少人?”

对方语塞。定藏接着说:“地藏菩萨教导我们,一切唯心造。再多的经论,不如一颗慈悲心。我愚笨,记不住那么多经论,只知道心存善念,帮助他人。”

说着,他念起那四句偈子。说来也怪,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和尚,听到偈子后竟然心生惭愧,一个个合十礼拜而去。

慧清看得目瞪口呆:“定藏,你这四句偈子真是太神了!”

定藏摇头:“不是偈子神,是地藏菩萨的愿力神。菩萨发愿要度尽众生,我们念诵偈子,就是在呼应菩萨的愿力。”

除了佛门中人,还有些好奇的文人墨客也常来拜访。他们有的真心求教,有的则是为了收集创作素材。

有一天,一位诗人来访,问道:“师父,您能说说地府究竟是什么样子吗?”

定藏想了想,说:“地府的样子,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心存善念的人,看到的是菩萨慈悲;心怀恶念的人,看到的是地狱惨相。所以说,一切唯心造。”

诗人追问:“那您看到的是什么样子?”

定藏笑了:“我看到地藏菩萨在度化众生,就像阳光照进黑暗,给众生带来希望。”

诗人听后深受启发,后来写了一首《地藏赞》,在洛阳城中广为传诵。

随着定藏的名声越来越大,连外国僧人也慕名而来。有一位从天竺来的高僧,听说定藏的故事后,特地前来验证。

天竺高僧通过翻译问:“听说您见过地藏菩萨,可知菩萨在天竺时的故事?”

定藏老实回答:“我不知道菩萨在天竺的故事。我只知道菩萨发愿要度尽地狱众生,这个愿力遍满法界,没有国界之分。”

天竺高僧又问:“那您怎么证明您见到的是真正的地藏菩萨?”

定藏指指自己的心:“我不能证明,但我心里知道。就像母亲认得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证明。”

天竺高僧听后,连连点头:“善哉!真正的信仰不在于外在证明,而在于内心的体认。您是真有修行的人。”

最让人称奇的是,定藏虽然名声显赫,但对待寺中师兄弟的态度丝毫未变。他仍然尊敬老方丈,仍然听慧明师兄的话,仍然和慧清师兄开玩笑。

有一次,武则天派人送来上好的斋料,定藏全部拿到厨房:“火工师兄最辛苦,这些都给厨房用吧。”

火工头陀感动得热泪盈眶:“定藏师兄,您现在可是有名的高僧了,怎么还...”

定藏打断他:“什么高僧不高僧的,我还是那个挑水劈柴的定藏。要不是师兄们一直照顾我,我早就病死了。”

这年冬天特别冷,定藏看到来庙里乞讨的乞丐衣衫单薄,就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了乞丐。慧明责怪他:“你自己冻着了怎么办?”

定藏憨笑:“我胖,不怕冷。再说,地藏菩萨在地狱里度化众生,那才叫冷呢。我这点冷算什么。”

结果第二天,定藏就感冒了。但他还是坚持早起做早课,只是鼻涕直流,模样十分滑稽。小和尚们偷偷笑他,他也不恼,反而说:“笑一笑好,笑一笑暖和。”

除了在庙中接待信众,定藏偶尔也会外出说法。但他从不乘坐华丽的轿辇,而是步行前往。他说:“地藏菩萨都是步行度化众生,我怎么能坐轿子。”

有一次,定藏路过一个贫穷的村落,看到村民们生活困苦,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回庙后,他提议将信众供养的财物拿出一部分来帮助村民。

老方丈有些犹豫:“这些是信众供养三宝的,挪作他用恐怕不妥。”

定藏说:“师父,地藏菩萨连地狱众生都要度,我们怎能眼看着世间众生受苦?帮助穷人,就是供养三宝的一种方式啊。”

老方丈被说服了。从此,庙里定期开设粥棚,接济穷苦百姓。这一善举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仰,香火越发旺盛。

有趣的是,定藏虽然变得智慧通达,但在生活小事上仍然有些憨气。有一次,他帮厨房腌咸菜,结果把糖当成了盐,腌出来的咸菜甜滋滋的。大家笑着说他,他却说:“甜有甜的好,换个口味嘛。”

还有一次,他在诵经时,一只蜜蜂飞进经堂,绕着他嗡嗡飞。他也不驱赶,继续诵经,结果被蜇了一下。慧明帮他处理伤口时埋怨他不小心,定藏却笑说:“蜜蜂也不是故意的,它可能把我当成花了。”

就这样,定藏以他独特的魅力,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爱戴。人们不再称他“疯和尚”,而是尊敬地称他“定藏师父”。

然而,定藏自己始终保持着初心。他常常对弟子们说:“名誉地位都是过眼云烟,唯有慈悲心是真实的。要记住,一切唯心造。”

晚上,当香客散去,定藏常常一个人坐在庭院中,望着星空发呆。慧明有一次问他:“在想什么呢?”

定藏轻声说:“我在想地藏菩萨。菩萨发愿要度尽地狱众生,那是多么伟大的愿力啊。我这点修行,还差得远呢。”

慧明安慰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定藏摇头:“不够,还不够。我要更精进才行,这样才能帮助更多众生。”

从那天起,定藏更加刻苦修行。他每天凌晨就起床打坐,深夜还在诵经。但他从不因此耽误日常劳作,仍然挑水扫地,事事亲力亲为。

老方丈看在眼里,既欣慰又心疼:“定藏啊,修行也要注意身体。”

定藏笑笑:“师父,地藏菩萨在地狱里都不休息,我怎么能偷懒呢?”

就这样,定藏以自己的言行,感化着越来越多的人。他的故事在洛阳城中传为美谈,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特地赶来,只为一睹这位被菩萨点化的“疯和尚”的风采。

而定藏,永远都是那个憨厚善良的和尚,只不过眼中多了一份智慧,心中多了一份慈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