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5章 碑影沉思(全文完)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5章 碑影沉思(全文完)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袁正伏诛,首级悬于城门三日之后,也被取下,由其家人草草收敛。那场轰动汝阳的**谋杀案,随着血腥气的渐渐散去,也慢慢淡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市井依旧喧嚣,炊烟依旧袅袅。

袁十一收拾了破碎的家当,推着那辆吱呀作响的汤饼车,重新开始走街串巷。只是他的吆喝声比以前更加沉闷,背影也更加佝偻。妻子的不贞和惨死,侄子的狠毒与伏诛,像一道道深刻的烙印,刻在了他木讷的脸上。人们向他买饼时,眼神复杂,或同情,或探究,或依旧带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鄙夷。他大多低着头,默默收钱,递过汤饼,很少再与人交谈。那场悲剧的余波,或许将伴随他一生。

陈玉娇的冤屈得以昭雪,官府出具的告示就贴在贞节碑不远处的告示栏上。她终于可以再次走出家门,虽然那些曾投向她的鄙夷目光变成了好奇、同情甚至一丝歉疚,但她心中的伤痕却难以轻易抚平。她变得更加沉默,更加深居简出,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关显身上。只有看着儿子认真读书习字的样子,她眼中才会流露出些许光亮。那场无妄之灾,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人言的可畏与世道的艰难,也让她对那座贞节碑,产生了一种复杂而疏远的情绪。

这一日,黄昏时分,狄公处理完公务,信步走出州府衙门。他没有乘坐车驾,只带了周光一人,如同一个普通的老人,漫步在汝阳城的街巷之中。不知不觉,他又来到了西街,那座贞节碑依旧沉默地矗立在夕阳余晖里。

碑前,依旧有零星的香火,有妇人带着敬畏的神情驻足瞻仰。百年前刘氏殉夫的“壮烈”,依旧被某些人视为楷模,被这座碑永恒地颂扬着。

狄公在远处驻足,目光掠过那座冰冷的石碑,又扫过那些虔诚的身影,最后投向更远处陈玉娇家那扇紧闭的院门,以及仿佛从未发生过罪案、依旧平静的袁家小院。

他的心中,并无破案后的轻松,反而充满了深沉的思索。

百年光阴,朝代更迭。这座碑却依旧屹立不倒,它所代表的极端贞节观念,也依旧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许多女子的身心。刘氏的选择,在那个时代被奉为圭臬,但其背后的血泪与无奈,又有几人深思?

而百年之后,就在这碑的阴影之下,另一场悲剧悄然上演。申氏无子,婚姻不睦,内心空虚,最终悖逆人伦,与族侄私通,其行可耻,其情可悯,其死可悲。袁正年少放纵,罔顾礼法,最终因恐惧而狠下杀手,其罪当诛,其行亦折射出人性在**与恐惧下的扭曲。而陈玉娇,谨守妇道,却差点被流言蜚语吞噬,成为另一场“礼教”无意识杀人的牺牲品。

贞节碑颂扬的是一种极致的、不近人情的“节”,而现实中发生的,却是与之截然相反的、混乱而痛苦的“欲”与“罪”。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反讽吗?

流言,可以杀人于无形。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而礼教与人性的冲突,或许永远都是难以调和的难题。法律可以惩处作奸犯科之徒,如同他严惩了袁正,却难以轻易改变深植于人心的观念,无论是那盲目的推崇,还是那恶意的揣测。

夕阳将贞节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覆盖了小半条街道。那影子是如此的沉重,如此的黑暗。狄公站在影子的边缘,沉吟良久。

他知道,袁正死了,案件了结了。但这座城,以及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们,真的能从这场悲剧中完全走出来吗?那座碑的阴影,真的会随着凶手的伏法而消散吗?或许,它还会长久地矗立在这里,长久地投射在人们的心头,无声地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

“走吧。”狄公轻轻说了一句,转身离去,没有再回头看那座碑。

周光默默跟上。主仆二人的身影,渐渐融入暮色之中。身后,贞节碑依旧矗立,沉默而冰冷,见证着过往,或许,也将继续见证未来未曾发生的故事。

——全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