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7章 屋顶所见,真相曙光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7章 屋顶所见,真相曙光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偏厅内,只剩下陈太守与心腹师爷二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与凝重交织的气氛。师爷将记录着瓦匠赵三证言的那几页纸,双手呈给陈太守。

陈太守接过,并未立刻翻阅,而是闭目沉吟片刻,将赵三所述的情景在脑海中细细还原:

喜庆的日头下,一位瓦匠在邻居家的屋顶上专心修补着屋漏。他的位置恰好能俯瞰林府后院的大部分景象。或许是无意间的一瞥,他看见了一对男女——男着长衫,女着艳服,绝非仆役之流——他们携手同行,神态亲昵,避开了前院的喧闹,径直向着后院那排平日人迹罕至的杂屋走去。他们的行为鬼祟,与婚礼的喜庆氛围格格不入。

过了一会儿,或许是一刻钟,或许是更短的时间,瓦匠又看到了第二个人——身着醒目大红喜服的新郎官林叔安,也独自一人,朝着相同的方向走去。他或许是酒酣耳热,欲寻僻静处小解或醒酒,或许是偶然经过,或许……是听到了什么动静,心生疑惑前去查看。

之后,瓦匠干完了活,下屋换衣,前往林府贺喜。而在他离开屋顶之后,在那僻静的后院杂屋附近,具体发生了何等惊心动魄、悖逆人伦的惨剧,他便不得而知了。

但这“之前”的景象,已经足够了!

陈太守猛地睁开眼,精光四射。他快速浏览着证词,指尖点在那几个关键之处:“一男一女,携手同行,神态亲昵,前往杂屋方向”;“其后,新郎官亦往该处”;“时间,约在宴席开始后不久”。

“师爷,你看如何?”陈太守声音低沉,却蕴含着压抑不住的力量。

师爷也是神色激动,捻须道:“大人明鉴!此证言虽未目睹凶案发生,却至关重要!其一,它指明了在新郎官失踪前,曾有非夫妇关系的男女(若是夫妇,何必鬼祟携手去僻静处?)私下相会于案发之地附近,行止可疑!其二,它证实新郎官确曾前往该区域!时间、地点、人物,皆与案发情形吻合!若那对男女便是张廪生与林婉氏(婉娘),则此二人之嫌疑,远大于那尚在前厅应酬、并无确切时间证人却蒙冤入狱的林氏兄弟!”

“不错!”陈太守重重一拍书案,霍然起身,“先前吴县令断案,只囿于兄弟争产之表象,刑求逼供,草草结案,险些酿成千古冤狱!却忽略了这真正可能存在的、因奸情败露而陡起杀机的可能性!”

他来回踱步,思路越来越清晰:“那张珅,本就是风流成性、罔顾礼法之徒!那林婉氏,虽已出嫁,但昔日便与张珅有情,此番回门重逢,**,旧情复燃,实不足为奇!他二人在婚礼当日,趁乱私会于柴房,行那苟且之事,却被意外寻至此处的新郎官林叔安撞破!”

陈太守停下脚步,目光灼灼:“林叔安年轻气盛,加之饮酒,见此丑事,又是自家侄女与表兄通奸,惊怒之下,或出言斥责,或威胁告发。张、婉二人深知奸情若败露,必将身败名裂,万劫不复!恐惧之下,恶向胆生,遂起杀心,合力将林叔安勒毙,藏尸柴垛之下!之后又混入人群,假意寻找,贼喊捉贼!”

这一番推理,合情合理,丝丝入扣,将所有的疑点——为何在婚礼白日作案、为何在自家后院柴房、为何不及时转移尸体、为何现场并无兄弟二人有力罪证——全部解释得清清楚楚!

“如此,一切便都说得通了!”师爷抚掌叹服,“大人真乃神断!”

“非是本官神断,而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陈太守慨然道,“若非这赵三恰在屋顶做工,若非他偶然而见,若非本官细心查访,此案真相,只怕真要随同那冤死的林叔安一道,永埋地下了!”

真相的曙光已然大亮,驱散了所有迷雾。现在需要的,便是雷霆手段,缉拿真凶!

陈太守面色一肃,立即下达命令:“立刻签发火签!派遣得力差役,分头行动,将张珅、林婉氏二人即刻锁拿归案!注意,切勿走漏风声,以防其串供或畏罪自戕!拿到之后,分开严密看管,本官要亲自审讯!”

“是!”师爷领命,匆匆而去。

太守府的命令迅速而隐秘地执行着。一张无形的巨网,悄无声息地撒向了那自以为已高枕无忧的真凶。

而此刻的张珅与婉娘,还沉浸在那侥幸脱险的后怕与虚假的安宁之中,全然不知,那来自屋顶之上的一瞥,已然将他们所有的罪恶,暴露在了青天白日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