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6章 邪祟显形 黑云压城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6章 邪祟显形 黑云压城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关圣帝君法相方才隐去,院中异变陡生!但见那本已消散的妖气突然自四面八方重新汇聚,速度之快竟远超寻常。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方才回升的温度骤降,屋檐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起白霜。

青云子面色剧变,急掐法诀护身,心中暗叫不好。他万没想到这妖物如此狡诈,竟在帝君神威下仍保留了一缕本源怨气,藏于无形,待神将离去后立即反扑!

“桀桀桀...”阴森的笑声自虚空中响起,令人毛骨悚然。那笑声中充满怨毒与嘲弄,仿佛在讥笑青云子的失算。

在李老四与王婆婆的惊骇目光中,但见院中黑气翻滚凝聚,渐渐显出一个模糊的人形。这人形初时飘忽不定,继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一个身着前朝服饰的老者形象,面容枯槁,眼窝深陷,嘴角带着诡异的笑容。最可怕的是,他的身体半透明,可清晰看见其中翻滚的黑气,如万千蛆虫在蠕动。

“百年修为,岂是尔等小辈所能尽灭!”妖物开口,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带着深深的怨毒,“老夫苦修百年,眼看功成,竟被尔等坏了好事!今日便要你们付出代价!”

青云子天目急开,但见那妖物周身黑气与先前大不相同。原本只是浑浊的邪气,此刻却变得粘稠如墨,其中夹杂着暗红、幽绿、惨白等杂色,分明是各种负面情绪的凝聚体。

《道藏·伏魔篇》有云:“妖邪之气,色黑主怨,红主怒,绿主妒,白主惧,灰主贪”。眼前这妖气五彩斑斓,正是怨、怒、妒、惧、贪五毒俱全的征兆!这等妖物,已非寻常精怪,而是近乎魔道的存在!

青云子心念电转,迅速在脑中检索师门所传的妖物分类体系。明代民间信仰中,精怪大致可分四等:最下者为“祟”,乃游魂野鬼所化,害人有限;其上为“精”,乃物老成精,如狐精、树精等,已有神通;再上为“怪”,乃天地戾气所钟,凶厉异常;最上者为“魔”,乃修行入邪,堕入魔道,近乎不死不灭。

眼前这镜妖,本属“精”类,但因吞噬生人精气,又融合墓中阴煞,已渐向“怪”级转化。更麻烦的是,它此刻表现出来的五毒之气,分明是向“魔”转化的征兆!

“原来如此!”青云子恍然大悟。这妖物故意示弱被灭,实则是借关帝神威斩去旧形,欲以五毒为基重塑魔身!好个金蝉脱壳之计!

思索间,妖物已然完成化形。但见它身高丈余,黑袍无风自动,双手指甲乌黑尖长,眼中红光闪烁。周遭黑气如活物般蠕动,不断吸收着天地间的负面情绪:李老四的恐惧,王婆婆的惊慌,甚至远处村民的不安...都成了它的食粮!

“臭道士!纳命来!”妖物厉啸一声,黑袍鼓荡,无数黑气如触手般射向青云子!这些黑气在半空中化为各种恐怖形态:有毒蛇吐信,有利刃破空,有鬼面嘶嚎...每道攻击都蕴含着不同的负面能量。

青云子临危不乱,桃木剑舞动如轮,脚踏七星步,在有限的空间内闪转腾挪。剑身与黑气相交,发出“滋滋”的腐蚀声,金光与黑气不断碰撞消融。

在天目视角下,这场战斗更加惊心动魄。但见那妖物发出的每道攻击都带有不同的情绪特质:

一道暗红黑气如利箭射来,其中满是暴怒情绪,仿佛能点燃人心中的怒火。青云子侧身避过,那气箭击中地面,竟将青石板烧得焦黑!

一道幽绿黑气如蛛网罩下,其中充满嫉妒怨毒,让人没来由地心生恶念。青云子急诵净心咒,桃木剑划出太极图,将绿网绞碎。

一道惨白黑气如寒流涌来,内含极致恐惧,所过之处连空气都几乎冻结。青云子催动丹田真火,周身金光大盛,堪堪抵住寒意。

最防不胜防的是那些灰黑气息,它们不直接攻击,而是如雾气般弥漫,试图引发人心中的贪念妄念。好在青云子道心坚定,不为所动。

“没用的!”妖物怪笑,“人心有漏,五毒俱全。只要你们还有恐惧、愤怒、贪婪...我就是不灭的!”

青云子心中凛然,知道妖物所言非虚。这便是高级妖物的可怕之处——它们不再依赖实体,而是以众生负面情绪为食,几乎难以彻底消灭。

《道藏》记载,明代民间对此类妖物有特殊分类:能引动人之怒者,称为“嗔怪”;专食人恐惧者,名为“怖魔”;引发贪念者,谓之“婪精”;催生妒忌者,唤作“嫉鬼”;凝聚怨气者,号称“怨灵”。而眼前这妖物,竟能同时引动五毒,实属罕见,当称为“五毒煞”!

青云子一边抵挡攻击,一边急思对策。他知道,要灭此獠,必须切断它与众生心念的联系,否则即便暂时击散,它也能很快重生。

心念既定,他虚晃一剑,抽身后退,同时自怀中取出五张灵符,迅速念咒:“天地正气,日月光明,五毒不染,心镜常明!敕!”

五道灵符化作金光射向四方及中央,形成一个五芒星阵,将妖物暂时困住。这不是杀阵,而是“净心阵”,可暂时净化阵内负面情绪,切断妖物的能量来源。

妖物察觉意图,勃然大怒:“妄想!”它全力冲击阵法,黑气如潮水般拍打在金光壁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青云子趁此机会,迅速分析妖物特性。根据《道藏》记载,五毒妖物虽厉害,却也有弱点:怨气怕真诚,怒气怕慈悲,贪念怕知足,恐惧怕勇气,嫉妒怕随喜。若能针对其特性,便可事半功倍。

他观这妖物,虽五毒俱全,但以怨气为基,怒气最盛。想来这镜妖生前必是怨气极重之人,死后又因墓中阴气滋养,怨上加怨,方才化作如此凶物。

“无量天尊!”青云子忽然朗声道,“阁下既曾为人,当知因果循环之理。强留人间,害人害己,何不放下执念,重入轮回?”

这话看似劝解,实是试探。果然,妖物闻言更加暴怒:“轮回?哈哈!老夫生前含冤而死,无人昭雪!死后葬于荒郊,无人祭奠!这世间何曾给过我公道?既无公道,我便自取之!”

随着它的怒吼,黑气中的怨怒成分大增,几乎压过其他四毒。青云子心中了然,已知其根脚。

明代民间信仰认为,含冤而死者最易化为厉鬼,若葬于阴地,更可能成为精怪。这类妖物往往执着于生前冤屈,怨气极重,对付时需先解其心结,方能真正超度。

青云子当下改变策略,不再硬碰,而是边守边问:“不知阁下生前有何冤屈?或许贫道可助一二。”

妖物闻言一怔,攻势稍缓,眼中红光闪烁不定,似乎陷入回忆。良久,方嘶声道:“告诉你也无妨!老夫本是前朝县令,为官清廉,却遭人陷害,贪墨之罪,斩首示众!头颅悬挂城门三日,无人收尸!你说!这世间可有公道!”

声音凄厉悲怆,闻者心酸。连远处的李老四都露出同情之色。

青云子却心中一凛:大明律法,贪官处斩后确需悬首示众。但这妖物言语间虽喊冤,黑气中却贪念涌动,显然未尽实言。

他不动声色,继续试探:“哦?不知陷害阁下的是何人?”

“是...是...”妖物忽然语塞,眼中红光乱闪,黑气中的贪念成分突然大增。青云子顿时明白:这妖物生前恐怕确是个贪官,被正法后心生怨念,方才化作精怪!

“哈哈哈!”妖物突然暴起,黑气狂涌,“险些着了你的道!臭道士,任你巧舌如簧,今日也难逃一死!”

但它这一瞬间的动摇,已给了青云子可乘之机。但见青云子突然撤去净心阵,反而祭出一面铜镜——正是先前布置在法坛西方的“照妖镜”!

“天地明明,万物显形!敕!”青云子咬破舌尖,一口纯阳血喷在镜面。宝镜顿时金光大盛,照向妖物!

这照妖镜别无他用,唯能照见本质。在金光照射下,妖物周身黑气翻腾,渐渐显出一个虚影:那是一个脑满肠肥的官员形象,正在贪婪地数着金银珠宝!正是它生前的真实模样!

“不!!!”妖物发出惊恐的尖叫,试图遮挡金光,却无济于事。本质既露,它的气势顿时大减。

青云子趁胜追击:“原来是个贪官污吏!死后不知悔改,反化作妖物害人!今日贫道便替天行道,灭你这孽障!”

妖物被说破根脚,恼羞成怒,做最后反扑:“便是我贪又如何!这世间谁人不贪!我便要吸干这丫头的精气,重塑形骸,再享人间富贵!”

黑气疯狂涌动,竟暂时抵住了照妖镜金光。妖物身形暴涨,化为一个巨大的贪婪鬼面,张口向青云子咬来!这一击汇聚了它全部的怨毒与贪念,威力惊人!

青云子却不慌不忙,微微一笑:“等的就是你全力一击!”他突然收起桃木剑,双手结“智慧印”,朗声诵念:

“贪嗔痴慢疑,五毒障菩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正是《心经》中的偈语!但见随着诵念,青云子周身放出柔和白光,如月光般清凉慈悲。那狰狞鬼面撞在白光上,竟如冰雪遇阳,迅速消融!

“啊!这是什么!”妖物惊恐大叫,想要后退,却发现自己被白光黏住,动弹不得。

青云子肃容道:“此乃慈悲之光,专破贪嗔痴毒!你以贪念为基,遇此光便如滚汤泼雪,还不醒悟!”

原来青云子早有计划:先以言语试探,找出妖物根本;再激其全力出手,露出最大破绽;最后以慈悲心念催动佛法真言,直击其要害!这道佛合流之法,正是师门不传之秘!

妖物在白光中惨嚎翻滚,身形越来越小,黑气不断消散。最终,它又变回那个枯槁老者的模样,跪倒在地,眼中红光褪去,露出清明之色。

“我...我这是...”它看着自己的双手,似乎恢复了神智,“我想起来了...我确实是个贪官...我罪有应得...”

青云子叹道:“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你若能早悟此理,何至如此?”

妖物苦笑:“现在醒悟,可还来得及?”

青云子点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贫道可为你超度,助你重入轮回。”

妖物沉默片刻,终于长叹一声:“有劳道长了。”说罢,闭上双眼,身形渐渐淡化。

青云子取往生咒符,正要为其超度,异变又生!那本已平静的妖物突然睁眼,眼中红光爆射:“险些又被你所骗!轮回?我才不要轮回!我要...”

话未说完,它的身形突然僵住,眼中露出极度恐惧之色。但见它的心口处,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点金芒,那金芒迅速扩大,最终将它完全吞噬!

“啊——”最后一声惨叫戛然而止,妖物彻底消散,再无痕迹。

青云子愕然当场,不明所以。方才那金芒...分明是关帝神力!难道帝君早有后手?

他沉思片刻,忽然想通:关帝一生最恨贪官污吏,岂容这等贪官化成的妖物再入轮回?那点金芒,恐怕是帝君离去前留下的伏笔,专为彻底诛灭此獠!

想通此节,青云子不禁肃然起敬,向南再拜:“帝君明察,除恶务尽,弟子佩服。”

至此,妖物才真正被消灭。院中气温回升,阳光重新洒落,仿佛雨过天晴。

青云子却无多少喜悦,反觉沉重。这妖物由贪而生,因怨而强,几乎酿成大祸。而世间贪嗔痴毒,又何止这一处?修道之人,任重道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