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河东之地 异士隐踪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章 河东之地 异士隐踪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明朝万历年间,山西解州常平里一带,山川形胜,人杰地灵。此处南依中条,北枕峨嵋,东望盐池,西接黄河,正是关圣帝君关羽的故乡。时值初夏,麦浪翻滚,远山如黛,盐池泛银,好一派北国江南气象。

在这片被关公精神浸润的土地上,民风淳朴尚武,村村有关庙,户户奉帝君。每日清晨,方圆百里的关帝庙前必定香烟缭绕,信众如织。乡民遇事不决,必至庙中叩问;孩童启蒙识字,先学《春秋》大义;就连田间耕作的农夫,歇息时也能说上几段“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距常平里十五里外的杨家沟,近日来了一位奇人。此人年约四十,面容清癯,目光如电,常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自称“青云子”。他在村东头寻了处废弃的窑院,略加修葺,便定居下来。

这日天刚蒙蒙亮,青云子便如往常一般起身。他先在院中面朝东方静立,深吸一口天地清气,随后缓缓打起一套拳法。这拳法似柔实刚,如行云流水,时而如鹤翔九天,时而如龟伏大地,正是道家秘传的“五禽戏”。一套拳毕,他额间微汗,面色却愈发红润。

“今日该去山中采药了。”青云子自语道,转身进入简陋的居室。室内陈设极为简单:一床一桌一椅,墙角堆着几卷经书,墙上悬挂着一柄桃木剑,最显眼的是正堂供奉的关圣帝君像。像前香炉中积着厚厚的香灰,可见日日供奉不断。

青云子仔细净手后,点燃三炷香,恭敬地跪在关帝像前:“弟子青云,今日入山采药,济世救人,望帝君庇佑,不入邪径,得遇良材。”叩首三次后,方才起身准备药篓、药锄等物。

说起青云子的来历,村里人多不知详。只知他原是河东望族之后,幼时体弱多病,家人曾带他遍访名医而不见效。后来一位游方道长经过,见他颇有仙缘,便留下丹药符水。说来也奇,服用后不过三日,病症全消。自此他便对道家学说产生浓厚兴趣。

七岁那年,青云子偶然得见村中关帝庙迎神赛会,但见那关公神像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不知为何,他竟看得痴了,回家后便向父母请求读书识字,好能亲自阅读《三国志》,了解关公事迹。

十五岁时,父母欲为他定下亲事,他却连夜出走,前往中条山深处寻找道观修行。历经艰辛,终在五老峰下的朝阳观拜入清虚道长门下,成为俗家弟子。清虚道长见他心诚,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不仅是丹道符法,更有医卜星相,尤以关圣帝君伏魔秘法为要。

修行二十载后,清虚道长羽化登真。临终前嘱咐他:“你尘缘未了,当入世修行,以医济世,以法伏魔,方不负平生所学。”青云子痛哭一场,葬师完毕后,便下山云游。数年后来到这关公故里,见此地民风淳朴,关帝信仰深厚,便决定在此结庐清修。

“青云道长!青云道长可在?”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青云子开门一看,是邻村张老汉,满脸焦急之色。

“老人家何事惊慌?”青云子温言问道。

张老汉气喘吁吁地说:“我家孙儿前日上山砍柴,被毒蛇咬了,腿肿得跟水桶似的,郎中说怕是保不住了!求道长救命啊!”说着便要下跪。

青云子连忙扶住老人:“莫急,待我取药箱随你去。”

他转身入内,从床底取出一个古旧的药箱,其中瓶瓶罐罐琳琅满目。他细心挑选几样药物放入随身药囊,又特意带上一贴特制的“驱毒符”。

随张老汉疾行三里路,来到一处简陋农舍。还未进门,便听见屋内传来少年痛苦的呻吟声。进屋一看,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躺在床上,右腿自膝盖以下肿得发亮,伤口处流着黑水,气息奄奄。

青云子仔细查看伤口,又为少年把脉,眉头微蹙:“此乃五步蛇所伤,毒气已攻心脉。”

少年父母闻言顿时泪如雨下,又要下跪求救。青云子扶起他们:“尚可一试,速取清水一盆,再备烈酒。”

他先取银针数枚,刺入少年腿上几处大穴,阻止毒气继续上行。随后从药囊中取出一把药草,放入口中咀嚼后敷在伤口处。最奇的是,他取出一张黄纸朱砂符,念动咒语后焚化入水,喂少年服下。

不过一炷香时间,少年腿上肿势渐消,黑血自伤口流出转为鲜红,呼吸也平稳许多。青云子又取出三包药粉,嘱咐如何服用调理。

张家老少感激涕零,张老汉取出积攒多年的一贯钱要酬谢。青云子婉拒道:“出家人济世为本,不敢受此厚礼。若真心感谢,不妨日后多行善事,供奉关帝,便是对贫道最好的回报。”

类似这般义诊施药的事,青云子做了不知多少。他每日清晨修炼,上午采药制药,下午为附近乡民看病解难,且从不收取钱财。有时富户强塞酬金,他也转赠穷苦人家。日久天长,“活神仙”的名声便渐渐传开了。

这日午后,青云子正在院中翻晒药材,忽见村里孩童追逐玩耍,口中唱着儿歌:“关公爷,大刀长,忠义仁勇美名扬...”他不由会心一笑,想起自己幼时也是如此唱着关公歌谣长大。

“道长好兴致。”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青云子抬头一看,是村里最年长的杨老太公,拄着拐杖站在那儿。

青云子忙起身相迎:“老太公怎么得闲来此?快请里面坐。”

杨老太公却摆摆手:“不进去了,老朽是来请道长明日参加关帝诞辰祭典的。今年轮到我们杨家沟主办,村里老少爷们都想请道长主祭呢。”

青云子微微吃惊:“贫道何德何能,敢当此大任?理应请老太公这等年高德劭者主祭才是。”

老太公笑道:“道长过谦了。您精通科仪,道法高深,更是关帝信徒,再合适不过。就这么说定了,明日辰时,村中关帝庙见。”说罢不等推辞,便拄着拐杖离去。

次日清晨,青云子沐浴更衣,换上正式的法衣道袍,早早来到村中关帝庙。这庙虽不大,却香火鼎盛,建筑精巧。正殿关公像高大威严,周仓、关平分立两侧,栩栩如生。

辰时一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全村老幼聚集庙前,恭敬肃立。青云子立于祭坛前,焚香祷告,诵读祭文。他那清朗的声音在庙宇间回荡,讲述着关公一生忠义仁勇的事迹。

当念到“汉寿亭侯,神威远镇,忠义贯日,仁勇惊天”时,忽然一阵清风吹过,殿内幔帐飘动,香炉中的烟云竟凝聚不散,隐约有关公形象。众乡民见状,纷纷跪拜,口称“关帝显灵”。

青云子心中也暗自惊讶,继续庄严地完成祭典。仪式结束后,乡民们争先上前请教关公事迹与精神,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回到居所,青云子静坐沉思。他来此定居已半年有余,深感这片土地确实不同寻常。不仅关帝信仰深厚,民间对忠义道德的尊崇也远超他处。更让他注意的是,近来乡间似乎隐隐有股邪气流动,虽不明显,却瞒不过他的修行感应。

“莫非真有妖物作祟?”他皱眉思索。多年的修行让他对邪气异常敏感,近日来在为乡民看病时,偶尔能察觉到若有若无的妖气残留。只是每次细查时,却又无迹可寻。

夜幕降临,青云子照例在关帝像前打坐修行。心中默诵《关圣帝君伏魔真经》,感受着经文中蕴含的正气与力量。恍惚间,他似乎看到关公持刀立于云端,丹凤眼微睁,目光如电,扫视人间善恶。

修行毕,他取出朱砂黄纸,精心绘制了几道护身灵符。“明日将这些符分发给周边村民,以防不测。”他自语道,心中那股不安的感觉却愈发强烈。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村庄上。谁也不知道,一场正邪交锋即将在这关公故里上演。而青云子这位隐修道士,将肩负起护佑乡民的重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