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5章 残笺泪痕,汴京烟云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5章 残笺泪痕,汴京烟云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柳玉茹离去后的卫宅,陷入了一种死寂般的平静。那种静,并非安宁祥和,而是一种抽空了生机与活力的、令人窒息的沉闷。庭院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颜色,连鸟雀都噤了声。

卫修远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试图用书本麻痹自己。然而,字里行间,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柳玉茹离去时那双绝望而哀戚的眼睛,以及她最后那带着哭腔的叮嘱。他烦躁地合上书,在室内来回踱步。他告诉自己,他做的是对的,是为了卫家的清誉,是为了杜绝后患。一个德行有亏的女子,绝不能留在卫家。可为何,心中那份理应存在的、清理门户后的畅快与轻松,却迟迟没有到来,反而被一种沉甸甸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与烦闷所取代?

三日后,一直还算平稳的苏婉,病情骤然加重。她开始咳嗽不止,面色潮红,浑身滚烫,陷入了时而清醒、时而昏睡的状态。卫修远心急如焚,连忙请了益都县最有名的郎中来诊治。

那老郎中仔细为苏婉诊了脉,又查看了她的舌苔和气色,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他摇头对卫修远道:“卫秀才,尊夫人这病,乃是积郁已久,耗损过度,邪毒深伏于里。寻常的汤药,力道已是不足,难以撼动病根了。”他沉吟片刻,问道:“老夫观夫人脉象,前些时日似乎有过一段颇为精妙的调理,用药章法严谨,力道恰到好处,像是高手所为。前几日…是不是有位从济南府来的李郎中,给夫人看过诊?他开的方子,其中几味药配伍极为精当,若能继续按此方思路调理,辅以几味珍稀药材固本培元,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济南府的李郎中?”卫修远闻言一愣,心中莫名一紧,“我…我并未请过什么济南府的李郎中啊。”

躺在床上的苏婉,此时微微清醒了些,听到他们的对话,虚弱地开口,声音细若游丝:“修远…有的…前几日,玉茹妹妹说…说我病情反复,寻常郎中看不透,特意…特意托她父亲的关系,花了重金,从济南府请来了一位姓李的老先生…说是…说是告老的太医…那老先生看了之后,开了方子,玉茹还…还拿了些名贵药材来…我问她花了多少银子,她只说…是她父亲药铺里的,不花钱…我还劝她…别太破费,卫家…担待不起…她却说,只要我能好起来…花多少钱…都值得…”

苏婉断断续续的话语,像一道惊雷,猛地劈开了卫修远脑中那团被愤怒和猜疑笼罩的迷雾!济南府的李郎中…告老的太医…重金聘请…名贵药材…柳玉茹用自己的嫁妆垫付…

一个可怕的、令他浑身冰凉的念头,如同毒蛇般窜入他的脑海!难道…难道那天清晨,他在静云轩外听到的那个“陌生男子”,根本不是什么奸夫,而是玉茹千方百计为婉儿请来的救命郎中?!他们谈论的“倾家荡产”、“五十两银子”、“嫁妆”,所指的,根本就是为婉儿购买救命的“紫河车”?!

“我…我竟错怪了她?!”卫修远如遭五雷轰顶,整个人僵在原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心脏像是被一只巨手狠狠攥住,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他猛地想起柳玉茹跪地哭诉时的绝望眼神,想起她反复强调“那是郎中”,想起她最后离去时那带着无尽委屈与担忧的叮嘱…原来,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原来,自始至终,愚蠢的、可恨的、被猜忌蒙蔽了双眼的,都是他自己!

悔恨、羞愧、自责…种种情绪如同滔天巨浪,瞬间将他淹没!他像是疯了一样,猛地冲出自己的书房,直奔柳玉茹曾经居住的厢房。房间里空空荡荡,大部分属于她的东西都已经带走,只留下一些不甚重要的杂物,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一丝她身上淡淡的药草清香。

他发狂般地翻找着,试图找到任何能证明她清白的证据。在梳妆台一个不起眼的、带锁的抽屉缝隙里,他发现了一张似乎是被匆忙塞入、只写了一半的信笺。他颤抖着手,将那张纸抽了出来。

纸上的字迹清秀工整,正是柳玉茹的笔迹,只是写到后面,墨迹有些潦草,仿佛写字的人心绪激荡,难以自持。信上写道:“夫君,见字如面。今日李郎中来为姐姐诊脉,说姐姐的脉象较前几日稳了些,我心中甚是欢喜。只是…我用嫁妆为姐姐买药的事,终究还是瞒不住你…我并非有意欺瞒,只是深知家中境况,怕你心疼银子,不肯给姐姐用最好的药,延误了病情…若他日你知晓此事,能够明白我的一片苦心,明白我所有所为,皆是为了姐姐安康,为了这个家和睦,我便是受些委屈,也是无妨的…若…若你不能明白,那便…那便罢了…只愿姐姐能早日康复,夫君你能…金榜题名…”

信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几个字,被一大片早已干涸、变成暗褐色的血迹所晕染,模糊了“名”字的最后一笔!那血迹,刺目惊心!卫修远猛地想起那日在月洞门下,柳玉茹慌忙藏起染血绢帕的情景!原来她那时就已经…她为了苏婉的病,不仅耗费了全部嫁妆,竟还熬煎得自己咯血!而自己,却在她身心俱疲、承受着巨大压力与病痛之时,给了她最致命的一击!用最恶毒的猜疑,最冷酷的离书,将她的一片真心践踏得粉碎!

“玉茹——!”卫修远发出一声痛苦至极的低吼,紧紧攥着那封残笺,指甲几乎嵌进掌心。他再也支撑不住,靠着冰冷的墙壁,缓缓滑坐在地上,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一刻,他悔恨交加,恨不得时光倒流,恨不得狠狠扇当时那个被猜忌冲昏了头脑的自己几个耳光!

他当即备马,带着书童卫庆,发疯似的赶往柳家。一路上,他心中充满了卑微的祈求,祈求玉茹还在柳家,祈求柳家能给他一个解释和忏悔的机会。

然而,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到柳家药铺门前时,看到的却是大门紧闭,门板上交叉贴着封条般的白色封纸,上面写着触目惊心的几个大字——“举家迁往汴京,归期未定”!

邻人听到动静,探出头来,唏嘘地告知:“是卫秀才啊…唉,柳家姑娘前日孤身一人回来,脸色难看得吓人,一句话也不说就把自己关在房里。柳老爷心疼得什么似的,问也问不出缘由。昨日就突然决定变卖铺面,举家迁往汴京投奔亲戚去了…说是…说是要离开这个伤心地…”

伤心地…这三个字,像三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了卫修远的心口。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紧闭的店门前,望着那“汴京”二字,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漆黑。汴京…京城之地,人海茫茫,他去哪里寻她?他那轻率的一纸离书,竟真的成了断送他们情分的绝笔,将她推离了益都,也推离了他的生命。

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卫宅的。苏婉见他神色灰败、双眼红肿地回来,手中还紧紧攥着一张带血的残笺,心中已然明白了大半。她没有再追问柳玉茹去了哪里,只是看着他每日强打精神照顾自己,却在无人处对着那封残笺和那纸冰冷的离书发呆落泪时,心中充满了复杂的酸楚与怜悯。她既心疼丈夫的悔恨,更心疼那个善良隐忍、却被无情辜负的妹妹。

时光荏苒,半年时间在压抑与悔恨中悄然流逝。卫修远一边精心照料苏婉,一边动用所有关系,四处打听柳家迁往汴京的具体下落,却始终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或许是放下了心中积郁的包袱,或许是柳玉茹留下的药方确实起了效果,苏婉的病竟在这半年里渐渐有了起色,虽然依旧体弱,但已能下床走动,脸色也红润了不少。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次年春天,苏婉竟被诊出有了身孕!这无疑给阴霾笼罩的卫家,带来了一线难得的曙光。

而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汴京,这座大宋王朝最繁华的都城,漕运发达的虹桥码头边,一个穿着素雅衣裙的女子,正凭栏而立,静静地望着河中往来如织的漕船。正是柳玉茹。

汴京的繁华,远胜益都百倍。车如流水马如龙,人声鼎沸,可她站在这里,却只觉得周遭的一切都如同无声的布景,与她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半年的时光,并未完全抚平她心中的伤痕,只是将那彻骨的疼痛,沉淀为一种更深沉、更寂寥的哀愁。

父亲轻轻走到她身边,将一件披风搭在她肩上,叹了口气:“玉茹,外面风大,回去吧。卫家…前些时日又托人辗转打听过来了…”

柳玉茹没有回头,依旧望着那流淌的河水,仿佛能从那浑浊的河水中,看到那个让她魂牵梦绕又心痛欲绝的青州小城。许久,她才轻轻开口,声音飘忽如烟:“爹,都过去了。”她抬手,将一直攥在手中的一个药包——那是她根据李郎中的方子,为自己配的、治疗心郁气滞的药——松开了手指,任由其坠入滔滔河水之中,瞬间被卷走,消失不见。

她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却带着淡淡疲惫的坚定:“爹,我们的积蓄还剩不少。我想…在汴京开一间医女堂,专门收容那些无家可归、身患疾病的孤女,教她们识字,教她们医术,让她们…至少能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柳老爷看着女儿眼中那抹历经磨难后愈发坚韧的光芒,心中既痛又慰,点了点头:“好,爹支持你。你想做什么,就去做。”

细雨不知何时悄然落下,打湿了汴京城的青瓦白墙,也打湿了虹桥畔刚刚贴出的一张“柳氏医女堂招募孤女”的告示。墨迹在雨水浸润下,微微有些晕开。柳玉茹站在细雨之中,望着那告示,目光悠远而哀伤。

她不知道,就在半个时辰前,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载着一位新科进士及其家眷,缓缓驶过了虹桥,进入了这座繁华如梦的帝都。马车里,那位年轻的进士,正望着窗外的雨丝,心中一遍又一遍,无声地默念着那个让他痛彻心扉的名字——

“玉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