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文会别离,重金求药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3章 文会别离,重金求药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时光流转,入了冬。一场大雪覆盖了益都县,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却愈发显得寂静清寒。苏婉的病在柳玉茹不惜工本的药材调理下,时好时坏,虽未再咳血,但总不见根本性的好转,人依旧虚弱得下不了床。

这日,卫修远接到一封来自济南府同窗的快信。信中言道,三日后济南府将举办一场盛大的文会,届时有一位致仕还乡的翰林学士会到场点评诗文。此老学识渊博,在士林中声望极高,若能得他青睐,得其一二指点,对明年春闱大有裨益。同窗极力怂恿卫修远前往。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机会。卫修远寒窗苦读十数载,为的便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若能得翰林学士指点,无疑是通往仕途的一条捷径。然而,看着病榻上气息羸弱的苏婉,他心中犹豫不决,难以启程。

反倒是苏婉,从丫鬟口中得知此事后,主动将他唤到床前。她靠坐在床头,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异常坚定:“夫君,去吧。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济南府此行是难得的机会,万不可因我而耽误了前程。我这里有玉茹妹妹悉心照料,还有母亲看顾,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她顿了顿,脸上努力挤出一丝让他宽慰的笑容,“说不定…你带了好消息回来,我心中一高兴,病就好了大半呢。”

柳玉茹也在一旁温言劝道:“姐姐说得是。夫君尽管放心前去,家中一切有我。我会每日亲自为姐姐煎药、调理饮食,定会保姐姐无恙。若真有紧急之事,我也会立刻让管家卫福快马送信去济南府,断不会误事。”

崔氏自然也是极力支持儿子前去谋求前程。

在妻子、继室和母亲的三重劝说下,卫修远权衡再三,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收拾好行囊书籍,带上书童卫庆,冒着严寒,踏上了前往济南府的路途。临行前,他特意去静云轩告别,苏婉将一枚亲手缝制的、装着平安符的香囊塞进他怀里,柔声叮嘱:“路上小心,早些回来。”那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依恋。柳玉茹则默默地将一包准备好的干粮和一件厚斗篷交给卫庆,细致周到,无可指摘。

济南府果然不愧为齐鲁重镇,繁华远非益都小县可比。文会设在名园“历下亭”中,名士云集,才子荟萃。席间,卫修远一篇即兴所作的《治国策》,立论高远,文采斐然,赢得了满堂喝彩。那位白发苍苍的翰林学士仔细阅后,眼中露出激赏之色,亲自执起他的手,对众人感叹道:“此文有经世之才,此子有栋梁之质!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一时间,卫修远成了文会的焦点,众多学子围拢过来,或讨教,或结交,恭维之声不绝于耳。当晚,同窗设宴庆贺,席间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卫修远心中亦不免有几分志得意满。然而,就在他举杯欲饮的瞬间,怀中那枚苏婉所赠的平安符硌了他一下,冰凉的触感让他猛然惊醒。他仿佛又看到了苏婉倚在床头,那强撑笑颜却难掩病容的脸,听到了她那压抑的咳嗽声。

繁华与喧嚣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对病妻深深的牵挂。他再也坐不住了,当即掷杯起身,向同窗郑重告退。不顾众人错愕的挽留,也不顾窗外正下着的淅淅沥沥的冷雨,他立刻唤上卫庆,收拾行李,连夜踏上了归途。同窗惋惜他错过后续与翰林学士深谈的机会,他却只觉得归心似箭,恨不能肋生双翅,立刻飞回益都,飞回苏婉的病榻前。

主仆二人冒雨疾行,抵达益都县城门外时,已是次日傍晚,天色昏沉,城门即将关闭。更夫敲着梆子,在空寂的街道上走过,与相熟的守城兵丁闲聊:“…嘿,你是没看见,今儿天还没亮,卫家那位新娶的二夫人,就跪在保和堂门口了!说是要求李老先生出诊,那李老先生可是从济南府告老回来的太医,架子大着呢,等闲不清动…也不知是为了谁,这般尽心…”

更夫的话随着风,隐隐约约飘进刚入城的卫修远耳中。他心中猛地一沉!玉茹天不亮去跪求名医?是为了婉儿吗?婉儿的病情又加重了?他心中一急,猛抽一鞭,纵马朝家飞驰而去,将书童卫庆远远甩在了身后。然而,他满腔的焦急与对柳玉茹此举的些微感激,很快就会被即将目睹的“真相”冲击得粉碎。

与此同时,卫家宅院内,却是一片与时间赛跑的紧张与隐秘。

静云轩里,苏婉昏昏沉沉地睡着,呼吸微弱而急促。柳玉茹刚刚送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是那位更夫口中架子极大的李老先生。老者临走前,面色凝重地对柳玉茹低语:“夫人,尊姊此乃沉疴痼疾,肺金已损,肾水枯竭。寻常药石,只怕…效力不逮了。若想延命,非‘紫河车’不可。而且需得是头胎、健康、新采的,药效方足。只是此物…极为难得,价格昂贵还在其次,关键是…”

柳玉茹的心沉到了谷底,她强自镇定,追问道:“老先生,请您直言,何处可寻?需要多少银钱?”

李老先生叹了口气,报出了一个数字。柳玉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那几乎是她剩余嫁妆的总和,甚至可能还不够。她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请老先生务必帮我留意,银钱…我来想办法!”

送走郎中,她回到自己房中,打开妆匣底层一个上了锁的小抽屉。里面空空荡荡,只剩下最后一对成色极好的翡翠耳坠,那是她及笄时父亲所赠,她一直珍爱非常。她拿起那对耳坠,在掌心摩挲了许久,冰凉的触感仿佛能冻结她的指尖。最终,她还是毅然将其揣入袖中,趁着夜色,从后门悄悄出了府。

她找到与柳家相熟的一个药商,避开旁人,将翡翠耳坠递了过去,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王掌柜,您看这副耳坠…能抵多少银子?我想求购一味‘紫河车’,要最好的。”

那王掌柜接过耳坠,就着灯光仔细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与惋惜:“玉茹姑娘,这…这可是上好的玻璃种啊,价值不菲。您当真要…”他看到柳玉茹坚定而哀戚的眼神,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叹了口气,“罢了,这副耳坠,我最多能给您作价二十两。但紫河车此物,有价无市,二十两…恐怕连半副都难买到。而且…”他压低了声音,“姑娘,不是小的多嘴,里头那位夫人的病…李老先生想必也说了,即使用了紫河车,也不过是…拖些时日罢了。您这又是何苦呢?”

柳玉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静云轩的方向。窗纸上,映出秋纹伺候苏婉喝水的瘦弱剪影,那影子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她的眼圈蓦地红了,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清晰:“我知道…我知道可能无力回天。但是…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能放弃。姐姐她…她是夫君心尖上的人。姐姐若是不在了,夫君…夫君眼里,只怕就更看不见我了…我…我总要为他,做点什么…”

她的话语,卑微而深情,夹杂着一个女子在爱情与道义间的全部挣扎与付出。窗外,一道惊雷骤然炸响,撕裂了沉沉的夜幕,惨白的电光瞬间照亮了她满是泪痕却无比倔强的脸。雷声轰鸣,掩盖了许多细微的声响,也包括那一阵由远及近,急促地敲打在青石板上,属于归人的马蹄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