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秋寒入骨,病榻纳新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章 秋寒入骨,病榻纳新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北宋元丰年间,青州益都县的秋日,总带着一股浸入骨髓的凉意。卫家的宅院便坐落在这座小城略显清冷的东街上,院中那棵老梧桐树的叶子,已然凋零殆尽,只剩下几片枯黄的残叶,顽固地挂在枝头,在萧瑟的秋风里打着旋,最终不甘地飘落,铺满了青石台阶。

书房里,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似乎驱不散那无孔不入的寒气。卫修远放下手中的《孟子》,却是一个字也未曾读进去。他蹙眉踱步至窗前,窗外风声呜咽,清晰地裹挟着母亲崔氏从隔壁厢房传来的、刻意压低了却依旧清晰的叹息:“这都咳了月余了,日日灌下去这许多汤药,却不见半点起色…修远他爹去得早,我们卫家就这一根独苗,若是…若是婉儿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卫家的香火…可如何是好啊…”

那一声声叹息,像沉重的石子投入卫修远的心湖,漾开圈圈苦涩的涟漪。烛火因窗隙漏进的风而摇曳不定,映照着他清俊却写满忧思的面庞。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的那个春日,同样是这间书房,他穿着崭新的儒生袍,胸口戴着大红绸花,忐忑又喜悦地等待着吉时。红盖头被掀开的那一刻,苏婉那双含羞带怯的明眸,如同初融的雪水,清澈而温柔,瞬间熨帖了他所有的紧张。她是他恩师邻县塾师苏先生的独女,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一手针线活更是精巧绝伦。婚后三年,举案齐眉,红袖添香,日子虽因家道中落而清贫,却充满了笔墨书香与脉脉温情。唯一的遗憾,便是苏婉自小带来的孱弱体质,成婚三载,始终未能诞下一儿半女。这,也成了母亲崔氏心头越来越沉重的巨石。

如今,昔日的温馨仿佛还在昨日,空气中却早已被浓得化不开的药香所取代。那苦涩的气息,从苏婉居住的静云轩弥漫出来,缠绕着梁柱,渗透进家具,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爱妻沉疴难起的事实。一阵压抑不住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从静云轩方向传来,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地割在卫修远的心上,让他痛彻心扉,却又无能为力。

“修远。”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崔氏带着一股冷风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体面、满脸堆笑的媒婆。崔氏年近五十,鬓边已生华发,眉眼间积着长年累月的操劳与此刻更深重的愁绪。她将一封大红庚帖放在书桌上,那鲜艳的红色在素净的书房里显得格外刺目。“这是柳家姑娘玉茹的庚帖,娘已经看过了,八字与你再相合不过。柳家是城中有名的药商,家境殷实,玉茹那孩子年方十七,模样周正,听说还跟着她父亲识得些药材,懂得调理之法。过门来,正好可以帮着照料婉儿,也…也好为我们卫家开枝散叶。”

“母亲!”卫修远猛地转身,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痛楚,“婉儿尚在病中,我岂能…岂能在此时纳妾?这让她情何以堪?”他脑海中浮现出苏婉苍白憔悴却强颜欢笑的脸,心中一阵抽痛。

崔氏的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她用帕子捂着嘴,哽咽道:“我的儿啊,娘难道不心疼婉儿吗?可她这病…郎中说了,须得好生将养,短期内是断然无法…无法生育的。你眼看就要参加春闱,若得中进士,前途不可限量,难道要让我们卫家绝后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娘这都是为了你,为了我们卫家啊…”

正争执间,静云轩的丫鬟秋纹怯生生地在门口回话:“少爷,夫人…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卫修远心中一紧,以为是苏婉病情有变,连忙快步走向静云轩。屋内药气更重,苏婉半倚在床头,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却仍显得单薄如纸。她看到卫修远,苍白的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伸出手示意他坐到床边。

“修远…”她的声音微弱,带着气促的沙哑,“方才…方才母亲的话,我都听见了…”她顿了顿,又是一阵轻咳,卫修远连忙为她抚背,心中愧疚万分。

“你别多想,好好养病才是正经。”他握着她冰凉的手,急切地说。

苏婉摇了摇头,眼中水光潋滟,却强忍着没有落下。“母亲…母亲说得对。是我这身子不争气,拖累了你,拖累了卫家…娶个妹妹进来,一来可以帮你打理家事,孝顺母亲,二来…二来也好为卫家延续香火。我…我心中是情愿的…”说到最后,语声已是细若游丝,那强忍的泪终究还是滑落一滴,迅速湮灭在锦被之中。

卫修远看着妻子如此懂事,更是心如刀绞。他深知苏婉的性情,她越是这般说,心中便越是委屈难过。可母亲的压力,家族的期望,以及内心深处对子嗣的一丝渴望,又让他陷入巨大的矛盾和挣扎之中。

接下来的几日,卫家陷入一种诡异的沉寂。崔氏不再明着逼迫,但哀伤的眼神和时不时的叹息,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压力。苏婉则变得更加沉默,常常望着窗外发呆,喂她吃药时,也愈发配合,仿佛在用这种方式,默默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最终,卫修远还是在现实与孝道的双重压力下妥协了。纳采、问名、纳吉…一系列流程走得飞快。纳采那日,柳家果然展现了药商的阔绰,聘礼和嫁妆一抬抬地送进卫家,摆满了前院,引得左邻右舍纷纷侧目。大红绸缎、金银首饰、名贵药材…琳琅满目,与卫家清贫的书香门第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正式过门那日,卫家张灯结彩,却总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沉闷。卫修远穿着吉服,脸上却无半分喜色。堂前,穿着桃红嫁衣的柳玉茹正跪在蒲团上,向崔氏敬茶。新妇身量适中,盖头虽遮掩了容貌,但举止间倒也算得上落落大方。崔氏接过茶,脸上终于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真切笑容,连声说好,并递上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卫修远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站在角落里的苏婉。她今日特意打扮过,穿了件簇新的藕荷色袄子,脸上也施了薄粉,试图掩盖病容,但那强撑的精神,反而更显其形销骨立。当柳玉茹转向她,奉上一杯“姐姐茶”时,苏婉的手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才稳稳接过。她微笑着对柳玉茹说了几句“往后就是一家人,要和睦相处”的场面话,但在低头抿茶的瞬间,卫修远清晰地看见,她飞快地用指尖抹去了眼角那一点即将溢出的泪光。那一刻,卫修远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闷痛难当。

新婚之夜,卫修远以苏婉病情需要人照顾为由,没有踏入新房,而是在书房独坐了一夜。窗外月凉如水,他看着桌上苏婉为他绣的竹枝香囊,那翠绿的竹叶仿佛还带着她指尖的温度,心中充满了对发妻的怜惜与对这场婚姻的无奈。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他才疲惫地推开书房门。

刚走到院中,却见厨房已有袅袅炊烟升起。他鬼使神差地走过去,只见新妇柳玉茹已褪去嫁衣,换上了一身素雅的棉布衣裙,正守在小火炉前,小心翼翼地照看着药吊子。药汁咕嘟咕嘟地翻滚着,苦涩的气味弥漫在清晨潮湿的空气里。

听到脚步声,柳玉茹回过头来。晨光中,卫修远才第一次看清她的容貌。眉目清秀,皮肤白皙,算不上绝色,但自有一股温润恬静的气质。见到他,她似乎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浅淡而柔顺的笑容,轻声说道:“夫君早,姐姐的药…就快好了。”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少女特有的娇嫩,眼神也干净澄澈,看不出丝毫昨夜被冷落的怨怼。卫修远心中微微一动,但想到病榻上的苏婉,那一点微澜立刻平息了下去。他只淡淡地点了点头,甚至未曾回应一句,便转身朝静云轩走去。他没有看见,在他转身之后,柳玉茹注视着药吊子的眼神里,那抹复杂难辨的失落与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