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镜中秘影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3章 镜中秘影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在青铜镜带来的身心双重折磨下,阿石又勉强支撑了两日。这两日,他几乎未曾合眼,只要一闭上眼,那叹息声和梦中女子的哭泣便如影随形。他的樵夫活计几乎完全停顿,柴篓空置在屋角,蒙上了一层薄灰。怀揣着最后一点希望换来的铜钱所买的米粮,也即将见底。

这一日,他强打精神,砍了一小捆柴,挑着去了石门镇。他脸色苍白,脚步虚浮,走在街上如同游魂。卖柴时,差点将买家递过来的铜钱掉落在地。那买柴的老汉看他状态不对,好心问道:“小伙子,你这是害了啥病?脸色这么难看,快去瞧瞧郎中吧!”

阿石苦笑着摇摇头,谢过老汉的好意。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不知该去向何方。就在这时,他路过街角的“李记杂货铺”。铺主李老栓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面容慈祥,在镇上开了几十年杂货铺,走南闯北,见识颇广。平日里阿石来卖柴,时常会在他铺子门口歇歇脚,喝碗水,听李老栓讲些各地的奇闻异事。

李老栓正坐在店门口的小马扎上晒太阳,看见阿石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也是吃了一惊,招手叫他:“阿石,过来过来!你这是咋了?才几天不见,怎么弄成这副鬼样子?”

阿石走到杂货铺门口,放下柴担,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蹲在了地上。

李老栓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缓缓道:“小子,你印堂发暗,眼神涣散,不像是普通的生病。是不是……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下子击中了阿石的心事。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李老栓,眼中充满了惊惧和一种找到倾诉对象的急切。在李老栓鼓励的目光下,他再也忍不住,将这些日子以来的遭遇——如何在深山里捡到青铜镜,如何夜夜听见叹息和低语,如何被噩梦纠缠,如何精神恍惚、生计艰难——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全都说了出来。

李老栓听着,脸色逐渐变得凝重。他捋着花白的胡须,沉默良久,才沉声道:“阿石啊,依我看,你怕是捡着‘镇物’了。”

“镇物?”阿石不解。

“嗯。”李老栓点点头,“就是一些懂行的术士,用来镇压妖邪鬼怪的法器。这种东西,通常都带着极强的封禁之力,也会沾染上被镇之物的怨气。你捡到的这面铜镜,夜半发声,托梦显形,十有**就是这类东西。里面的‘那位’,怕是道行不浅,至少是个有些气候的精怪。”

阿石听得心惊肉跳,颤声问:“李伯,那……那我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让它这么缠着我吧?”

李老栓沉吟道:“寻常的法子,怕是没用。这种东西,要么找更高明的法师重新加固封印,或者……干脆化解其中的怨气,将其超度。我们这石门镇上,怕是没人有这个本事。”他顿了顿,看着阿石绝望的眼神,话锋一转,“不过,镇上东街那头,有座‘清虚观’,观里的玄清道长,是位真正有修为的高人,平日深居简出,但偶尔也会为有缘人解惑。你不如去求求他,或许他能有办法。”

清虚观!玄清道长!阿石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他连忙谢过李老栓,也顾不上卖柴了,挑起柴担,急匆匆就往东街赶去。

清虚观坐落在一片竹林掩映之中,青瓦白墙,显得十分清幽宁静。观门虚掩着,阿石轻轻推开,走了进去。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棵古柏虬枝盘结,树下放着一个石质香炉,里面插着几炷即将燃尽的线香,青烟袅袅。

一个年轻的道童正在洒扫庭院,见阿石进来,便上前询问。阿石说明来意,求见玄清道长。道童让他稍候,转身进了内堂。不多时,道童出来,引着阿石穿过前堂,来到后院一间静室。

静室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一榻,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画,意境空灵。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正盘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他面容清癯,皱纹如刀刻,但神态安详,自有一股出尘之气。想必这就是玄清道长了。

阿石不敢打扰,恭敬地站在一旁。片刻后,玄清道长缓缓睁开双眼,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他目光落在阿石身上,微微颔首:“施主来了。你身上缠绕着一股非人之气,郁结不散,所为何事?”

阿石心中凛然,暗道高人果然不凡。他再次将青铜镜之事详细禀明,并从怀中取出那个用厚布紧紧包裹的镜子,双手奉上。

玄清道长接过包裹,并未立刻打开,而是用手指轻轻拂过布面,眉头微蹙。他解开布包,将那面青铜镜托在掌心,仔细端详起来。他的手指拂过镜缘的缠枝莲纹,又轻轻敲了敲镜面,发出沉闷的“叩叩”声,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那颗暗红色的珠子上,久久不语。

静室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阿石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道长。

良久,玄清道长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此镜,名为‘锁灵镜’,乃是前朝一位法力高强的术士所炼制,专用于镇压不愿屈服的精怪。镜缘这些纹路,看似莲花,实则是以符文变形而成的‘封灵咒’。而镜背这颗‘血魄珠’,便是整个封印的核心枢纽,汲取被镇者的灵韵,维持封印不灭。”

他抬头看向阿石:“至于镜中所困之物,观其气息纯净中带着一丝妖异,哀而不怨,悲而不戾,当是一位修行有年、已近化形的狐仙。”

“狐仙?!”阿石虽然早有猜测,但得到证实,还是忍不住惊呼出声。

“不错。”道长颔首,“她夜夜叹息、托梦于你,并非有意害你,而是感应到你心性纯良,又身具解救她的机缘,故以此方式苦苦哀求,望你助她脱困。”

阿石愣住了。他原以为镜中是什么凶恶的邪祟,却没想到是一位修行求道的狐仙,而且是因为感应到自己的“善心”才找上自己。一时间,他心中的恐惧消减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同情,有惊讶,也有几分被认可的触动。

“那道长……我该如何救她?”阿石下意识地问道。

玄清道长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语气依旧严肃:“解救之法,确有。但需集齐三样蕴含灵性之物,辅以咒语,于月圆之夜行解封之仪。这三样东西是:其一,聚山中纯净晨露凝结而成的‘玉露’,需每日日出前于灵气充裕之处采集,不可间断,集满一玉瓶(或洁净陶罐)。其二,百年以上老桃树树心之木,‘桃心木’一寸见方即可。桃木虽克邪,但其树心却蕴含生机,可中和封印的死寂之气。其三,未出阁的纯洁少女之‘青丝’一缕,需其心甘情愿赠与,象征人间至纯之念。”

道长顿了顿,加重语气道:“然而,施主需知,破封易,承因果难。你今日救她出来,他日她若行善,功德有你一份;她若为恶,孽债亦会牵连于你。再者,人妖殊途,你需谨守本心,不可生出妄念。你,可要想清楚了。”

阿石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救,可能要承担未知的风险;不救,且不说自己能否摆脱这无休止的困扰,一想到那梦中女子悲伤的哭泣和夜夜哀切的叹息,他就觉得于心不忍。爹娘“行善积德”的教诲言犹在耳,李老栓“镇物”的说法也提醒着他,这狐仙也是被迫害禁锢的一方。

他的内心激烈地斗争着。恐惧告诉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找个没人的地方把镜子埋了算了。但善良的本性却在呐喊,不能见死不救,何况那狐仙是因自己的善念才求助的。

最终,善良战胜了恐惧。他想起梦中那个无助的背影,想起那声声泣血般的叹息,一股勇气从心底涌起。他抬起头,目光变得坚定,对玄清道长说:“道长,我决定了。我要救她。我相信她不是恶类,也愿意承担这份因果。请道长教我解封的咒语和仪轨细节。”

玄清道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乎要看进他的灵魂深处。良久,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善。心存善念,天必佑之。既然如此,你附耳过来……”

道长将解封所需的清心咒语以及仪式摆放、时辰把握等细节,一一传授给阿石。阿石凝神静记,不敢有丝毫遗漏。

带着玄清道长的嘱托和沉甸甸的责任感,阿石离开了清虚观。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摸了摸怀中那面依旧冰凉的锁灵镜,心中不再全是恐惧,而是多了一份使命感和一丝期待。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已经和这镜中的狐仙,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