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陋室孤影 隔墙闻仙音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章 陋室孤影 隔墙闻仙音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明朝景泰年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运河如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穿过县城,带来了南来北往的船只,也带来了无尽的繁华与喧嚣。码头上,脚夫们哼着号子,扛着沉甸甸的货物;沿河的街道,商铺鳞次栉比,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马蹄声、舟楫摇橹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空气里混杂着河水淡淡的腥气、茶叶的清香、布匹的染料味,还有各家食铺飘出的饭菜香气,活色生香。

在这片繁华景象的边缘,靠近城墙根的一处略显僻静的街巷里,有一家不算起眼的当铺,黑底金字的招牌上写着“和顺记”。铺面不大,但柜台高耸,透着几分森严。此刻,日头已然偏西,铺子里迎来了最后的零星客人。

柳存义将一位捧着破旧棉袄、佝偻着腰的老妇人送出店门,小心地掩上门板。他年方二十,中等身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短褐,眉眼还算周正,只是面色带着些营养不良的苍白,眼神里总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怯懦。

“存义,磨蹭什么呢?快把地扫了,账本收拾好!”柜台后,留着山羊胡、戴着瓜皮帽的老掌柜头也不抬地拨弄着算盘,声音带着惯常的威严。

“是,掌柜的。”柳存义低声应着,连忙拿起靠在墙角的扫帚,开始清扫地面。动作间,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小心翼翼。

他是城郊农户家的儿子,爹娘早逝,几亩薄田也被族亲占了去,无依无靠,三年前辗转来到城里,好不容易托了远房表叔的说情,才在这“和顺记”当铺里谋了个学徒的差事。说是学徒,实则杂役,洒扫庭除、跑腿送信、伺候掌柜伙计,什么杂活累活都归他。工钱微薄,仅够糊口。

铺子里的另一个伙计,比他早来两年的李二,翘着二郎腿坐在一旁,嗑着瓜子,斜眼瞅着柳存义忙碌的身影,嗤笑道:“我说存义,你小子干活能不能利索点?磨磨蹭蹭跟个大姑娘似的。瞧你那怂样,以后哪个姑娘能看上你?”

柳存义脸一热,头垂得更低,只是闷头扫地,不敢接话。他知道,一旦回嘴,只会招来更肆意的嘲笑。在这里,他是最底层,谁都可以踩一脚。他的性格,便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与卑微中,愈发变得懦弱内向。

收拾停当,天色已彻底暗了下来。店铺打烊,掌柜和李二各自回家,当铺后院便只剩下柳存义一人。

他的“家”,是后院角落里一间原本用来堆放杂物的柴房。低矮、潮湿,夏天闷热如蒸笼,冬天寒风能直接从墙壁的缝隙里钻进来。屋里除了一张用木板搭成的床铺、一张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破桌子,便再无他物。一盏油灯如豆,光线昏黄,勉强驱散一隅黑暗。

柳存义坐在床沿,就着咸菜啃着一个冷硬的窝头,这便是他的晚饭。柴房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和灰尘混合的气息,与墙外运河畔传来的隐约酒肉香气,形成了残酷的对比。他的生活,便如同这间柴房,黯淡无光,清贫如水,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希望。

然而,与这陋室仅一墙之隔,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墙那边,是告老还乡的苏员外家宅。苏员外曾在京城为官,虽官阶不高,却也积攒了些家底。归乡后,置办了这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气派非凡。

此刻,苏家后院灯火通明,隐约传来杯盘碰撞和丫鬟们细碎的脚步声,那是主人家正在用晚膳。与这凡俗的热闹相比,更吸引柳存义的,是晚膳过后,常常会响起的一阵琴声。

果然,当隔壁的喧嚣渐渐平息,一轮明月爬上柳梢时,一阵悠扬婉转的琴声,便如潺潺流水般,越过那道不算太高的隔墙,清晰地传入柳存义的耳中。

那琴声,初时如春雨润物,细密轻柔;转而似幽谷泉鸣,清越空灵;时而夹杂着几许难以言喻的愁绪,如泣如诉,拨动着听者的心弦。在这寂静的夜里,这琴声拥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能暂时洗涤柳存义满身的疲惫与内心的孤寂。

他放下吃了一半的窝头,下意识地站起身,走到墙边。这道墙,隔开了两个世界,也连接了两个世界。他搬来那个每日用来垫脚的小板凳,小心翼翼地踩上去,双手扒着墙头,探出半个脑袋,向那灯火阑珊处窥望。

苏家的后院,比他这逼仄的柴房不知宽敞精致多少倍。月光下,可见假山玲珑,回廊曲折,几株晚开的桂花树散发着馥郁的香气。而在那庭院中央的小亭里,一个窈窕的身影正端坐抚琴。

因隔着一段距离,又有花木掩映,柳存义看不太清那女子的具体容貌,只能看到她穿着一身淡雅的衣裙,身段袅娜,青丝如瀑。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清辉,宛如月宫仙子临凡。她低首信手续弹,全副心神似乎都沉浸在了指尖流淌出的乐章里。

那便是苏员外的独生爱女,苏婉娘。山阴县有名的才女兼美人。

关于苏婉娘的种种,柳存义在当铺里,从那些来典当物品、闲话八卦的客人口中,早已听得耳朵快起茧子。据说她年方十八,生得肤若凝脂,眉如远黛,一双杏眼顾盼生辉,更有满腹才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上门求亲的媒人几乎踏破了苏家门槛,从官宦子弟到富商巨贾,应有尽有,可这位苏小姐心气极高,竟一个也没瞧上。

对于柳存义而言,苏婉娘就像是悬挂在天边的明月,璀璨夺目,却遥不可及。他只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小学徒,身份卑微如尘,能与她隔墙听琴,偷窥仙姿,已是莫大的奢侈。

然而,人心总是贪婪的。听着那美妙的琴声,看着那朦胧而美好的身影,柳存义内心深处,一种混杂着爱慕、向往与深刻自卑的复杂情感,如同藤蔓般悄然滋生,紧紧缠绕着他的心。他明知不该,却无法控制自己每个夜晚,如同着了魔一般,攀上这堵矮墙,去寻找那一道能照亮他灰暗生活的光。

今夜,苏婉娘似乎弹的是一曲《汉宫秋月》,琴音哀婉,诉说着深宫女子的寂寞与幽怨。柳存义不懂这些高雅的乐理,他只是觉得,这琴声让他心里发酸,发胀,让他想起自己孤苦的身世,想起前途的渺茫,更对那弹琴之人生出无限的怜惜与憧憬——她那样神仙般的人物,为何也会弹出如此忧伤的曲调?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亭中的苏婉娘缓缓起身,抱着琴,在丫鬟的陪伴下,沿着回廊,向亮着灯的绣楼走去。她的步伐轻盈,裙裾微动,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柳存义的心尖上。

直到那抹倩影彻底消失在门廊深处,闺房的窗户映出她走动、落座的剪影,柳存义才怅然若失地从墙头下来,跌坐回冰冷的床板上。

柴房里,重新被黑暗和孤寂填满。只有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和那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的琴音与身影。

“婉娘姑娘……”他在心底默念着这个名字,感觉胸口一阵滚烫,又是一阵冰凉。他用力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那是求而不得的痛苦,是云泥之别的绝望,也是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敢深想的、蠢蠢欲动的妄念。

他知道这样窥视大家闺秀是非礼之举,若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这是他贫瘠生活中唯一的一点甜,一点光,他戒不掉,也舍不得戒掉。

夜色渐深,油灯终于耗尽最后一滴油,噗地一声熄灭了。柴房陷入彻底的黑暗。柳存义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辗转反侧,耳边依旧是那挥之不去的琴声,眼前依旧是那月下抚琴的绰约风姿。

这一夜,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而那在他心底潜滋暗长的情愫与妄念,也正悄然积聚着力量,等待着某个契机,破土而出,将他,或许也将墙那边的那个她,一同卷入命运的漩涡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