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7章 心如死灰 遁入空门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7章 心如死灰 遁入空门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沈知意一步步走出清溪县城门,将身后的喧嚣、繁华以及那场令人作呕的婚约彻底抛却。城外的空气似乎都带着不同于城内的清冷与自由,可她此刻的心境,却并非逃离牢笼的欣喜,而是一种历经巨大欺骗与背叛后,万念俱灰的虚无与悲凉。

真相带来的冲击如同海啸,在最初的愤怒与心痛过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废墟。她不仅看清了秦文昭那伪善面具下的蛇蝎心肠,更对这人世间的所谓“情爱”与“算计”感到了彻骨的寒意。三年!整整三年!她活在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里,像个傻瓜一样,为一个虚假的“负心人”伤心流泪,苦苦等待,最终却在绝望中,差点亲手将自己送入仇人的虎口。

她想着苏墨卿。那个傻书生,那个耿直得有些迂腐的呆子!他当年是怀着怎样一种被“恩情”碾压的痛苦与自责,才会做出那般“割爱报恩”的决定?他离家这四年,在外又是如何的孤苦伶仃,奋发图强?他可知,他所以为的“舍身救友”,不过是一场处心积虑的骗局?他可知,他心爱的姑娘,因为他的“成全”,险些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对秦文昭的恨,蚀骨灼心;对苏墨卿的怨(怨他当年轻信,怨他不懂她的心),纠结难解;而对那三年错付的青春与情感的悲哀,更是如同沉重的暮霭,笼罩了她全部的心神。人世间的爱情,原来并不总是月湖堤的桃花、崇文堂的棠棣,更多的是云台山的陷阱、阴暗巷弄里的算计。她累了,真的累了。这红尘浊世,充满了虚伪、欺骗与利用,她不愿再沾染分毫。

或许,只有那远离尘嚣的古刹青灯,那寂静无波的梵唱佛音,才能洗涤她满身的伤痕与疲惫,才能让她寻得内心最后的一片净土。在那里,没有欺骗,没有算计,没有爱恨痴缠,只有永恒的平静。

净慈庵坐落在城西数里外的一座小山腰上,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黄墙黑瓦,显得格外清幽肃穆。沈知意沿着长满青苔的石阶一步步向上,脚步虚浮却异常坚定。山风吹拂着她单薄的衣裙,扬起几缕散落的发丝,她却浑然未觉,只是目不斜视地望着那越来越近的庵门。

来到庵门前,那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沈知意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襟,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叩响了门上的铜环。

良久,旁边一扇小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年纪约莫十来岁、穿着灰色缁衣的小尼姑探出头来,双手合十,稚声问道:“女施主,有何事?”

“小师父,烦请通传庵主,就说清溪县沈知意,心慕佛法,愿斩断尘缘,恳请庵主慈悲,收留弟子皈依我佛。”沈知意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小尼姑看了看她苍白而美丽的面容,以及那双深不见底、充满悲戚却又异常坚定的眼眸,不敢怠慢,说了声“施主稍候”,便转身进去通传了。

不多时,沈知意被引领至庵堂后方一间简洁的禅房。净慈庵的庵主是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慈祥却目光睿智的比丘尼,法号静慧。她盘坐在蒲团上,静静地听完了沈知意跪在地上,泪水涟涟却条理清晰地讲述完自己的遭遇——从与苏墨卿的相知相许,到秦文昭的横加干涉,再到云台山的骗局、苏墨卿的离去、自己的三年苦守、被迫应婚,以及最后如何从秦福口中得知惊天真相。

静慧师太静静地听着,手中的念珠缓缓拨动,眼中时而流露出慈悲,时而又闪过叹息。她看得出,眼前这女子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真的被尘世间的欺骗与痛苦伤透了心,对红尘再无留恋。

“孩子,”待沈知意说完,静慧师太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佛门虽是清净之地,却也并非逃避之苦的港湾。遁入空门,意味着放下一切爱恨情仇,舍弃红尘繁华,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你……当真想清楚了吗?你还如此年轻。”

沈知意抬起泪眼,眼神空洞却坚决,对着静慧师太重重磕下头去:“师太,弟子想清楚了。这红尘于我,已是牢笼苦海,再无可恋。唯有佛法无边,或可渡我脱离这无边苦厄。弟子愿长伴青灯,诵经念佛,洗净铅华,了断尘缘。求师太成全!”她的额头抵在冰凉的地板上,声音带着颤抖,却无比清晰。

静慧师太凝视她良久,终于轻叹一声:“阿弥陀佛。既然你心意已决,尘缘已尽,我佛慈悲,便予你一方清净之地吧。你便留在庵中,带发修行,静心礼佛。赐你法号——‘了心’。望你日后能了却尘心,明心见性。”

“了心……谢师太恩典!”沈知意再次叩首。了心,了却凡心。这正是她此刻最渴望的状态。

而此时沈家,早已因为春桃带回的消息和沈知意的失踪而炸开了锅。

“什么?!悔婚?!她去了哪里?!”沈掌柜听到春桃的禀报,又惊又怒,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厅堂里那些尚未收起的、闪耀着富贵光芒的聘礼,此刻看来如同无声的嘲讽。

沈夫人更是急得差点晕厥过去,哭喊道:“这个傻孩子!她到底听到了什么胡言乱语!这聘礼都收了,婚期都定了,满城皆知她要嫁入秦家,如今她一句悔婚,人还不见了,这……这让我们沈家的脸往哪搁!让秦家如何肯干休啊!”

就在沈家乱作一团,派人四处寻找之际,有邻居说似乎看到沈家小姐往城西净慈庵的方向去了。沈掌柜夫妇一听,心知不妙,立刻备了车马,火急火燎地赶往净慈庵。

到了庵中,见到已然换上一身灰色缁衣、带发修行、跪在佛前闭目诵经的女儿,沈掌柜夫妇简直如同五雷轰顶!

“知意!我的女儿啊!”沈夫人扑上前去,一把抱住沈知意,放声痛哭,“你这是做什么傻事啊!快跟娘回去!那秦家的婚事,你若实在不愿,我们……我们再想办法推脱便是,何至于要出家啊!”

沈掌柜也是老泪纵横,颤声道:“女儿啊,爹知道你可能受了委屈,有什么事咱们回家再说,好不好?你这一出家,让爹娘以后可怎么活?咱们沈家的脸面……还有那秦家,岂能善罢甘休啊!”

沈知意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悲痛欲绝的父母,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随即被更深的决绝所取代。她轻轻推开母亲,对着佛龛恭敬地叩了三个头,然后转身,平静地看着父母,声音没有丝毫波澜:“爹,娘。女儿不孝,让二老伤心了。只是女儿心意已决,尘缘已断,从此世间再无沈知意,只有佛门弟子了心。秦家之事,女儿绝无可能回头,聘礼务必退还。至于脸面……”她惨然一笑,“与其一生活在欺骗与算计之中,女儿宁可要这佛门的清净。你们……就当从未生过我这个女儿吧。”

任凭沈掌柜夫妇如何哭诉、哀求、甚至以死相逼,沈知意(了心)只是闭上双眼,双手合十,默诵佛经,不再回应一句。那平静而疏离的态度,仿佛真的已经将一切红尘纷扰隔绝在心门之外。沈家夫妇见状,知她铁了心,终究是无可奈何,哭哭啼啼地被庵中女尼劝了出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文昭耳中。他先是惊愕,随即暴怒!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而且还是飞进了尼姑庵!他气得在书房里砸碎了最心爱的古董花瓶,撕毁了价值千金的古画,面目狰狞地咒骂着:“沈知意!你这个贱人!宁可当尼姑也不嫁我!还有那个老不死的秦福,定是他坏了我的好事!苏墨卿……都是因为你!”

可他纵有万般怒火,却也不敢真的强闯净慈庵抢人。强抢民女已是重罪,何况是强闯佛门清净之地、逼迫带发修行的女子?那不仅会引来官府的干涉,更会让他秦家名声扫地,成为众矢之的。他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一面派人暗中寻找秦福的下落,欲除之而后快,一面还得强装镇定,思考如何体面地处理这桩已然成为笑话的婚事。

净慈庵的暮鼓晨钟,悠然响起,回荡在山林之间。沈知意跪在蒲团上,望着慈眉善目的佛像,香烟缭绕中,她的面容平静无波。她亲手剪断了与红尘的最后一丝联系,将过往所有的爱恨、委屈、不甘,连同那个叫做“沈知意”的女子一起,埋葬在了这青灯古佛之畔。选择出家,是她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命运不公与奸人算计所能做出的最决绝、最彻底的反抗。或许,在这一方净土之中,她那颗饱经摧残的心,才能真正获得安宁,而她内心深处,对那份纯洁不掺杂质爱情的最后一丝守望,也得以在佛前,以另一种方式封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