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豫菜春秋 > 第76章 情感抉择:明远静雅情定,共赴未来路

郑州进入五月,夜风像被谁兑了半勺槐花蜜,吹在脸上黏而甜。

明远楼后院的小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月光像刚出锅的牛奶,哗地泼了一地。

院中央,那株移植第三年的荷包牡丹正逢花期,叶片层叠如鼓胀的绿云,花朵却低低垂首,像一盏盏粉色小灯笼,风一吹,轻轻晃动,发出极轻的“沙沙”,像给夜色加了一段无声的鼓点。

李明远站在花前,月白对襟褂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层同色暗纹——是他亲手绣的锦鲤,尾巴翘成太极弧,针脚歪歪扭扭,却胜在真诚。

他左手托一只白瓷盘,盘面盖着 translucent 的糯米纸,纸上再覆一片新鲜荷叶,像给即将出场的点心加了一层“幕布”。

右手藏在袖里,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衣料,一下,两下,像给心跳打拍子——他等的人,还没来。

陈静雅是被王建业“骗”来的。

老人原话说:“后院牡丹开疯了,你来帮拍几张文化册插图。”她背着相机进门,一眼看见满院只留一盏钨丝灯,灯下的李明远比灯还亮。

风掠过,他额前碎发投下一道阴影,阴影里却嵌着一双含水的眼睛,像汴河凌晨的薄雾,轻轻一碰就会碎。她下意识放轻脚步,像怕踩碎一条刚结冰的河。

“拍花?”她问,声音比风还轻。

“拍你。”他答,尾音被夜色吞了一半,却足够让她听清。

没有长桌,没有烛光,没有玫瑰。

只有一方老榆木茶台,台面裂纹里嵌着陈年面粉,像给岁月加了一道老汤底色。台上摆三样东西:一只白瓷盘、一壶明前毛尖、一盏豆油小灯。

灯芯短促,火苗却稳,像给这条即将启航的小船点了一盏指路灯。

李明远把瓷盘推到她面前,揭开荷叶——一枚牡丹酥。

花瓣用白豆沙捏成,边缘滚一层淡红可可粉,像初绽的洛阳红;花心点一粒金色鲟鱼子,借用了“太极冷盘”的意象,却小得像一粒将要孵化的月亮。

酥皮层次分明,一共三十七层,对应他三十七次试验:欧洲黄油减10%,赤藓糖醇减30%,补0.2%柠檬泡沫,解腻,也解乡愁。

“我……不会做西点。”

他声音低哑,却带着笑,“但能把牡丹做成可食用的,让它从汴梁开到柏林,再开到……你心里。”

陈静雅没说话,只伸手。指尖碰到酥皮,“咔嚓”一声轻响,像给夜色撕开一道口子。

她掰下一瓣,送入口中——先是酥,像给牙齿铺了一层雪;再是豆沙,细腻清甜,像雪地里涌出一眼温泉;最后是柠檬泡沫,极轻极淡,却在尾段留下一点微酸的钩子,把甜味牢牢挂住,像给记忆加了一个书签。她眼眶忽地发热,却笑出声:“你把我写进味道里了。”

“也写进未来。”

他接得飞快,像给一道急火炒菜最后补的那勺锅边醋。

下一秒,他从袖里掏出一只小锦盒——是胡辣汤速食包的外包装纸折的,外层印着“豫味春秋”小篆,内里却躺着一枚小小铜印,1.5厘米见方,上刻“静远”二字,阴文,填了极薄一层朱砂,像给一条暗河点了一盏灯。

“我手艺有限,刻了七晚,还是歪。”

他声音低下去,像火关到最微,“但想告诉你——”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像给一条新河开闸——

“往后,豫菜走多远,我就想你陪我走多远;黄河流到哪儿,我就想和你一起把它装进袋子里,再让它从别人的水龙头里流出来。”

陈静雅还是没说话,只把铜印举到灯前,对着光轻轻一转,朱砂像一尾小红鱼,在阴文里游了一下。

她忽然伸手,拉过他的右手——那只手食指和中指间有薄茧,是常年握刀留下的,像给皮肤加了一层老汤釉。她把铜印按在他掌心,再合上自己手指,像给一条新船系上第一根缆绳。

然后,她掰下一瓣牡丹酥,递到他嘴边。他张嘴,咬下,咀嚼声极轻,却像给整个院子加了一段无声的锣鼓点。

“你知道吗?”她声音比风还轻,却带着笑,“我写过那么多文案,却找不到一个词,形容刚才的味道。”

“那就别找。”

他笑,眼睛亮得像刚擦过的铜锅,“我们就把这种味道,一起带到巴黎、带到柏林、带到塞纳河、带到莱茵河,让欧洲人也找不到词,只能像我们现在这样——”

他伸手,指了指自己胸口,再指了指她胸口——

“只能用心跳来形容。”

远处,编钟楼的钟声恰在此刻响起,“当——当——”两声,像给这条新河加了节拍。

月光穿过牡丹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影子随风晃动,像给两人铺了一张不断变化的太极图。陈静雅低头,从相机包里掏出一张刚洗出的照片——是柏林品鉴会结束那天,她偷拍的:李明远站在“云牡丹”雾气里,像被一朵看不见的花托举,只露出半张侧脸,眼神却亮得像刚出锅的糖色。照片背面,她用0.38mm中性笔写了一行小字:

“让黄河流进别人的水龙头,也让我流进你的未来。”

她把照片递给他,像给一条新河递上第一张船票。他接过,却反手塞进她掌心,再合上她手指,像给这条河加上第二把锁——

“票根你留着,船我划。”

没有拥抱,没有热吻,只有并排的肩膀,像两瓣刚出锅的牡丹酥,轻轻靠在一起,却足够抵御夜风。

灯芯被风吹得微微摇晃,影子投在墙上,一大一小,却同样挺拔,像给这条新河立了两根桅杆。远处,熊儿河的水声隐约传来,像有人在低声喊:“启航吧。”

次日清晨,交流中心天台。

陈静雅把昨晚的照片扫描进电脑,做成一张海报:背景是荷包牡丹,前景是两人并肩的背影,中间那行字被她加粗——

“往后,豫菜是味,也是归途。”

海报右下角,她盖上那枚“静远”小印,朱砂被晨光照得发亮,像给一条新河点上了第一盏航标灯。

李明远端着两杯速溶咖啡上来,杯面浮着细沫,像给晨光加了两盏小灯。他递给她一杯,自己靠在栏杆上,看远处第一班高铁驶出郑州东站,车头被朝阳镀成金色,像一条刚出锅的糖醋鲤鱼,正朝欧洲游去。

陈静雅侧头,看他:“下一站,去哪?”

他笑,伸手,指了指自己胸口,再指了指她胸口——“去这里,然后,再去全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