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豫菜春秋 > 第14章 明远楼困境:老伙计辞工,人心渐涣散

秋阳斜斜地照进明远楼后厨,案板上的葱姜蒜摆得整整齐齐,却没了往日的烟火气。

张师傅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站在李明远身后,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远儿,你……你看看这个。”

李明远正在擦祖父留下的银质菜模,指尖刚触到冰凉的花纹,听见声音回头,看见张师傅手里的纸,心里“咯噔”一下。

那是张辞呈,字迹歪歪扭扭,纸边还沾着点面粉,显然是在和面的案子上写的。

“张叔……”李明远的声音有点发紧。

张师傅是店里的老伙计,跟着他爷爷干了40年,后来父亲卧病在床,又接着帮他。

以前店里忙的时候,张师傅一个人能顶半个后厨,揉面、切菜、蒸扣碗,样样利落。

他还记得小时候,张师傅总偷偷塞给他刚炸好的麻叶,香得能让他连吃三大把。

张师傅把辞呈往他手里塞,头埋得低低的,花白的头发遮住了额头:“远儿,不是叔不仗义。你看店里这情况,上个月工资都没按时发,我家孙子要交幼儿园学费,还有他爸妈治病的钱……我实在扛不住了。”

李明远捏着辞呈,纸角被他攥得发皱。

他想说“再等等”,想说“明远楼快好起来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翻了翻桌上的账本,红色的赤字像扎眼的刺——这三个月,明远楼的营业额一个月比一个低,昨天更是只卖了两百块,连水电费都不够。

“我知道,我知道……”李明远的喉咙堵得慌,他抬头看着张师傅,看见老人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无奈,眼眶一下子就热了,“张叔,是我没用,没把店撑起来。工资我明天凑给你,还有……还有这些年你帮衬明远楼的情分,我记着。”

张师傅摆了摆手,声音有点哽咽:“工资不用急,我知道你难。远儿啊,叔看着你长大,也看着明远楼从热闹到冷清,心里不是滋味。可我一家子等着吃饭,隔壁川菜馆给我开五千,还管两顿饭……我实在没办法。”

他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转身往后厨外走,脚步走得很慢,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眼案台上的银质菜模,叹了口气:“好好的店,别败了。”

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厨里只剩下李明远一个人。

他捏着那张辞呈,站在原地,手里的银质菜模冰凉刺骨。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哗哗”响,像是在叹气。

他想起小时候,明远楼的后厨总是热热闹闹的。

张师傅揉面的“砰砰”声,父亲颠勺的“滋啦”声,还有学徒们的嬉笑声,混着饭菜的香味,能飘出半条街。

那时候,张师傅总说:“远儿,等你长大了,接了这店,叔还帮你,咱明远楼能火一辈子!”

可现在,一辈子还没到,人就走了。

李明远把辞呈叠好,放进抽屉最底层,那里还压着几张催缴水电费的通知单。

他走到案台前,拿起菜刀,想切点菜,可刀刃落在萝卜上,却没了力气,切出来的丝歪歪扭扭,再也不是以前细如发丝的模样。

“远哥,我……我也想走。”门口传来个怯生生的声音,是洗碗工刘婶。

她手里攥着围裙,脸上满是愧疚,“我老家儿子要盖房,催着我回去帮忙,店里这情况,我也帮不上啥忙,不如……”

李明远停下手里的刀,看着刘婶。

刘婶来店里两年,话不多,却很勤快,每天天不亮就来洗碗,后厨的瓷碗总被她擦得锃亮。

他知道,刘婶不是不想干,是店里实在没活给她干,她总不能天天闲着拿工资。

“行,刘婶。”李明远点点头,声音有点沙哑,“谢谢你这两年帮衬,我这就给你结工资。”

刘婶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这个月才干了十几天,不用结了。远哥,你别太难为自己,明远楼是好店,会好起来的。”她说完,转身快步走了,好像怕多待一秒,就会舍不得。

后厨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水龙头滴水的声音,“滴答,滴答”,在空荡的屋里格外响,像敲在李明远的心上。他

走到洗碗池边,拧紧水龙头,水珠还挂在瓷盆边缘,亮晶晶的,像眼泪。

他掏出手机,想给陈静雅发消息,可点开聊天框,又不知道说什么。

总不能说“张叔走了,刘婶也走了,明远楼快撑不下去了”吧?陈静雅还等着帮他看老菜谱,还等着和他一起研究北宋宫廷菜,他不想让她担心。

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他疲惫的脸。

他走到前厅,推开虚掩的门,阳光照进来,落在蒙着薄灰的八仙桌上。

店里只剩下两个学徒,一个在擦桌子,一个在扫地,动作慢吞吞的,没了往日的劲头。

“远哥,刚才张师傅走的时候,说……说隔壁川菜馆招人,工资比咱这高两倍。”

擦桌子的学徒小杨小声地说,头埋得低低的,“我爸妈也催我,说要是店里一直这样,让我去学做网红菜。”

李明远心里一沉,却没怪他。

两个学徒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来店里学厨,图的就是能学门手艺,能挣口饭吃。现在店里没生意,他们学不到东西,也拿不到工资,走是迟早的事。

“你们要是想走,我不拦着。”

李明远走到柜台后,拿出抽屉里仅有的几千块钱,分成两份,递给两个学徒,“这是你们这月的工资,虽然不多,拿着。要是以后想回来,明远楼的门,永远给你们开着。”

学徒们接过钱,眼圈有点红,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只是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店里彻底空了。

李明远坐在柜台后,看着空荡荡的前厅,八仙桌、太师椅、墙上的匾额,都是祖父留下的老物件,现在却显得格外冷清。

他想起祖父在世时,每到饭点,店里坐得满满当当,熟客们喊着“来份牡丹燕菜”“要盘炒三不沾”,祖父穿着雪白的厨师服,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脸上却带着笑。

那时候,谁能想到,明远楼会有今天?

他站起身,走到父亲的卧室门口。

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父亲咳嗽的声音。父亲卧病在床半年多,身体越来越差,话也少了,每天只是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偶尔问一句“店里今天来了几桌客人”。

李明远抬手想敲门,却又放下了。

他不能告诉父亲张师傅走了,刘婶走了,学徒也走了,不能让父亲再操心。他靠着门框,听见屋里的咳嗽声越来越轻,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过气。

天黑下来,他没开灯,就坐在前厅的八仙桌上,看着窗外的路灯亮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

他想起白天张师傅的话,想起刘婶的愧疚,想起学徒们的犹豫,心里空落落的。

他掏出手机,翻出和陈静雅的聊天记录,看到昨天发的“彭祖雉羹改良方案”,陈静雅还加了句“这个方案很好,下周咱们去开封找老厨师问问细节”。

他苦笑了一下,现在明远楼只剩下他一个人,就算方案再好,又有谁来做呢?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陈静雅发来的消息:“明远,明天我带北宋宫廷菜的资料过去,咱们一起研究‘莲花鸡签’的做法,你有空吗?”

李明远看着消息,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半天,终于回复:“有空,明天你来就行。”

他不能放弃。

明远楼是祖父的心血,是父亲的牵挂,也是他的根。就算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要撑下去。

他站起身,走到后厨,打开灯。

灯光照亮了空荡荡的案台,照亮了祖父留下的银质菜模,也照亮了他疲惫却坚定的脸。他拿起菜刀,走到案台前,放上一根青萝卜,深吸一口气,刀刃落下,慢慢切起来。

萝卜丝细如发丝,在灯光下闪着光。

他想起祖父说的“豫菜的魂,在‘和’字上”,想起凌老说的“合力”,想起陈静雅说的“挖掘历史,创新传承”。

也许,他一个人撑不下去,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帮他,只要他不放弃,明远楼就还有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