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剧变带来的压力是立竿见影的。浓稠如粥的雾气不仅极大限制了视野,其中蕴含的“阴寒之气”更如附骨之疽,不断侵蚀着三人的护体灵光,灵力消耗速度陡增。脚下的大地不时传来轻微的震动,原本坚实的路径可能下一刻就塌陷成坑,或者从旁侧猛然刺出尖锐的石笋。
“这‘版本更新’补丁也太狠了!直接上‘地狱难度’!”王大石一边奋力维持着护体灵光,一边挥舞玄龟重盾拍飞一只从浓雾中悍不畏死冲来的、双眼赤红的“风刃狼”,忍不住抱怨。这只狼妖在之前绝不敢如此主动攻击三人小队。
“抱怨无效,专注应对。”沈问语气冷静,【数据可视化】全力运转,如同一个高负荷的处理器,不断接收、分析、处理着来自环境的海量“数据流”。“当前优先级:生存。次要目标:按计划路线移动。所有非必要战斗规避。”
在他的特殊视角下,周围不再是单纯的迷雾和危险,而是化作了无数流动的能量线条和参数标识。阴寒之气的浓度梯度、地脉灵气的紊乱矢量、妖兽狂躁度的区域热力图……所有这些信息交织成一张极其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危机地图”。
“左前方十五度,三米处,地面结构脆弱,两秒后可能塌陷,绕行。”
“右侧雾气中,‘刺藤妖’群落情绪值(狂躁)达到阈值,攻击范围扩展百分之二十,提前规避。”
“上方雾气团,阴寒粒子凝聚度超标,形成‘局部冰雾区’,穿行将导致灵力消耗增加三倍,建议从下方低空区域快速通过。”
沈问的指令清晰、精准、及时。林小鱼和王大石早已对他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深信不疑,严格遵循。三人小队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穿梭的灵巧扁舟,总是能在危机降临前的刹那,以最小的代价和最优的路径闪避过去。
这种高效的“闪避流”玩法,在外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曾有另一支队伍远远看到他们在浓雾中若隐若现的身影,试图跟随,结果没走多远就接连触发陷阱,被狂化的妖兽群缠住,很快便捏碎传送玉符,光柱冲天而起,遗憾退场。
“他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退场前,那名队长看着沈问三人消失的方向,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就是‘敏捷开发’的优势。”沈问偶尔会抽空对队友进行“理念灌输”,“在需求(生存)和目标(抵达终点)明确的前提下,通过快速迭代(不断调整路径)、持续集成(保持队形协同)和响应变化(规避动态风险),实现价值(安全)的最大化交付。我们不是在‘闯关’,而是在‘交付一个安全抵达的解决方案’。”
林小鱼听得若有所思,手中长剑却丝毫不慢,一道剑气精准点爆了一只从头顶雾气中垂落、试图喷射毒液的“隐雾蛛”的毒囊。“所以,沈师兄,我们现在是处于……‘冲刺阶段’?”
“没错!而且是带着‘已知BUG(环境危险)’进行冲刺。”沈问肯定道,同时手一挥,一道早已准备好的“驱寒符”打出,金光闪过,将前方一小片刚刚凝聚的“冰雾区”暂时驱散。“注意,前方进入高频率地形变动区,跟紧我的脚步,每一步都必须踩在我落脚的位置!”
只见前方一片区域,地面如同活物般微微起伏,岩石凭空生长或消融,裂缝开合不定。沈问的【微观构筑解析】死死锁定着地脉能量的“运算逻辑”,寻找着那极其短暂的安全“时间窗口”和“空间坐标”。
“跳!左三,落地瞬发灵力震荡!”
“右前方那块凸起岩石,零点五秒后下沉,借力点,过!”
“停!等左侧裂缝闭合,右侧石柱升起……就是现在,穿过去!”
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三人险之又险地穿过了这片“动态地形区”,王大石甚至感觉自己的体修平衡感都快跟不上了,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我的妈呀……这比跟赵乾那帮人打一架还累!”王大石喘着粗气。
“物理攻击好挡,规则层面的‘耍赖’难防。”沈问也稍微松了口气,但神色依旧凝重,“这只是开始。‘系统’为了平衡我们过快的进度,施加的‘debuff’会越来越强。我们必须更快,在环境恶化到无法通行之前,冲出核心影响区。”
他再次确认了脑海中的“安全通道”模型,这条通道正在被周围恶化的环境不断挤压、侵蚀,如同风浪中逐渐收窄的航道。
“下一个挑战,是‘灵气乱流区’。”沈问指向前方,那里的雾气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如同漩涡般缓缓转动,色彩也变得更加斑斓,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那里的灵气属性混乱且极具攻击性,会随机引发法术失控、灵力逆流甚至心魔扰动。常规的护体手段效果大减。”
“那怎么办?”林小鱼蹙眉,剑修对灵气最为敏感,她能感觉到前方区域的危险。
“我们需要一个‘自适应过滤算法’……或者说,一个能动态调整属性、中和混乱灵气的‘缓冲区’。”沈问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了王大石的玄龟重盾和自己携带的材料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