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坐在“云朵奶茶”西门总店角落里那张临时充当办公桌的小方桌后,眉头微蹙,指尖在计算器上飞快地跳跃,偶尔在旁边的笔记本上记录下几个关键数字。
她面前摊开着云游之前那本记得有些随意的账本,旁边是她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已经建起了一个雏形的电子表格。
张涛和周家明凑在一旁,大气不敢出,看着李静如同施展魔法般将一堆杂乱的数据变得条理清晰。空气中只剩下计算器的按键声和键盘敲击声。
半晌,李静终于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看向一旁看似平静但眼神中也带着一丝期待的云游。
“云游同学,”
她开口,声音一如既往地冷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
“根据过去三个月的账目梳理,剔除掉一些模糊的现金支出,‘云朵奶茶’目前两家门店的月均净利润稳定在八万轩国币以上,利润率接近百分之四十五。
这还没算上品牌无形资产的增值。”
“多……多少?”
张涛猛地瞪大眼睛,掰着手指头,“八万?
一个月?
俺爹妈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也挣不了这么多啊!”
周家明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如此精确且惊人的数字,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用力拍了一下云游的肩膀:“游哥!
咱们这是抱上金母鸡了啊!”
云游嘴角微微上扬,这个数字与他估算的相差无几,但经由李静这位专业人士确认,分量截然不同。
他看向李静:“学姐,辛苦了。现在感觉如何?”
李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目前采购原料没有固定合同,付款周期混乱,店员薪酬发放全凭记忆和现金,税务方面……
几乎处于放任状态。
你们就没想过,一旦规模扩大,或者被人盯上查账,会出大问题吗?”
她的话像一盆冷水,让兴奋的张涛和周家明稍微冷静下来。
云游点点头,这正是他请李静来的目的之一。
“所以,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小打小闹的时代该结束了。”
他目光扫过眼前三位最初的伙伴,语气变得郑重,“我打算正式成立公司。”
“成立公司?”
张涛和周家明异口同声,既兴奋又有些茫然。
“对。”
云游斩钉截铁,“‘云朵奶茶’需要一个正规的身份。
有了公司,招聘、签合同、谈合作、开发票、甚至将来贷款融资,都有了根基。
更重要的是,立下规矩,才能走得更远。
名字我想好了,就叫‘四海餐饮有限公司’。”
“四海之内,皆有生意?
好气魄!”
周家明最先反应过来,眼睛发亮。
“四海餐饮……听着就大气!”
张涛也憨笑着挠头。
云游看向李静,发出正式邀请:“学姐,你的能力我看到了。兼职财务太屈才。
我想正式邀请你加入四海餐饮,担任财务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所有财务工作。薪资在你现在兼职基础上翻倍。
并且,”他顿了顿,抛出一个对大学生极具吸引力的条件,“我会为你预留一部分初创团队期权。
未来公司每开一家新店,每融一轮资,你的这份期权都会增值。愿意一起来吗?”
期权!
这个词对于经济学院的高材生李静来说,意义非凡。
这代表的不仅仅是固定的工资,更是与公司深度绑定,共享未来成长的红利!她看着云游那双充满自信和诚意的眼睛,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代表着实力的盈利数据,心中再无犹豫。
“我愿意加入,云总。”
李静站起身,郑重地伸出手,第一次用了这个正式的称呼,“感谢信任,我会用专业能力,为四海建立起坚固的财务防线和高效的资金系统。”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张涛和周家明在一旁使劲鼓掌,虽然对“期权”的概念还有点懵懂,但他们明白,这位厉害的学姐以后就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接下来的日子,四海餐饮的筹备紧锣密鼓地展开。
周家明发挥他人脉广、脑子活的特长,跑工商、跑税务,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流程走得飞快。
李静则开始着手起草公司的财务制度、薪酬体系,并开始接触银行,为对公账户做准备。
云游也没闲着,他拉着张涛,开始系统地梳理两家店的日常运营流程,将那些原本口口相传的“经验”变成文字化的标准操作手册。
比如:
《奶茶标准制作SOP》
《门店卫生管理制度》
《客户服务规范》等。
张涛虽然写东西头疼,但执行力和对细节的把握极强,两人配合,倒是将手册做得有模有样。
两周后,烫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式颁发下来。
“四海餐饮有限公司”几个大字,仿佛带着魔力,让所有看到它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云游特意将营业执照复印了好几分,裱起来,挂在两家店的显眼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