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周三。
昨日外公那通充满牵挂的电话带来的温情尚未散去。
云游在处理完上午几项紧急事务后,便将思绪稍稍抽离了与迅聊的激烈战局。
落在了另一件“小事”上——
关于表弟小斌修车店的事情。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连接了总裁办外的苏晴。
苏晴,帮我查一下,大概去年十一月底左右,是不是有一份从沱市泷县寄来的关于汽车维修店的投资计划书。
申请人是李云斌。
好的,云总,请稍等。
苏晴冷静干练的声音传来。片刻后,她回复道。
云总,查到了。
确实有一份,当时按您的批示,已由投资部下属的早期项目小组做过初步评估,评估报告和建议已归档。
需要我调取出来给您吗?
“嗯,立刻发到我邮箱。
另外,让早期项目组的负责人半小时后跟我简短汇报一下这个项目的最新情况,如果有的话。
明白。
很快,一份不算太厚但内容清晰的评估报告和那份略显青涩却充满诚意的商业计划书电子版出现在了云游的邮箱里。
他点开,仔细翻阅起来。
这份计划书,源于去年秋天。
当时表弟小斌看着日渐红火却受限于场地和设备的生意,萌生了扩大规模的想法。
但资金缺口不小,家里凑了又凑还是不够,最终在外公的鼓励下,小斌硬着头皮,带着一丝希望和忐忑,给在京华做大生意的表哥云游打了个电话。
云游接到电话时,并没有立刻答应。
他耐心地听完了表弟有些磕巴的想法,然后给了他一个在亲戚们看来有些“不近人情”的指示。
小斌,扩大经营是好事。
但光有想法不够。
你写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给我,包括你现有的经营数据、扩大后的具体规划、预算明细、风险评估、以及你打算如何还款或者给我什么样的回报。
写好了寄给我。
这个要求,对于初中毕业就学手艺的小斌来说,难度不亚于让他独自大修一台进口发动机。
他一度想放弃,觉得表哥是在为难他。
还是外公外婆鼓励他,说云游这是要教他真本事。
小斌咬着牙,请教了镇上初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语文老师,又查资料又算账。
花了小半个月,终于捣鼓出了一份虽然格式稚嫩、错别字不少,但数据真实、想法朴实的计划书寄了过来。
云游收到后。
并没有因为其简陋而忽视,而是直接转给了集团内部专门评估小型早期项目的团队,让他们以专业的眼光进行分析。
并派人简单调研了一下泷县当地的汽车保有量和后市场需求。
评估团队的结论是。
项目本身小而实,当地市场存在需求空白,申请人具备核心技术(修车手艺好,有口碑),经营思路初步具备,但管理能力和财务知识是明显短板。
总体认为,风险可控,具备投资价值,但建议以可转债或小额股权投资方式进入,并附加必要的管理和财务辅导,而非单纯借款。
这正是云游想要的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直接给钱,很可能害了他,也容易让亲情变味。
半小时后,早期项目组的负责人通过视频会议向云游做了简要汇报,确认了当初的评估意见,并表示近期通过电话回访,李云斌的店铺经营状况良好,扩张需求真实存在。
好,我知道了。
云游结束了通话。
几乎在同一时间,他的内线电话又响了,是周家明。
“云总,您之前让李强帮忙简单调研的关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汽车后市场的情况,他整理了一个初步的简报,我刚发您邮箱了。
数据比较宏观,但也能看出一些趋势。
嗯,谢谢。
云游点开周家明发来的文件。
李强整理的简报虽然简单,但数据清晰,指出了随着经济发展,下沉市场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但规范、可靠的后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存在市场机会。
这从侧面佐证了表弟那个修车店扩张的可行性。
做完这些功课,云游才拿起私人手机,拨通了表弟小斌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背景音里还能听到扳手敲击和汽车音响的声音,显然小斌正在忙。
“喂?
呃…表哥?
小斌的声音带着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没想到云游会主动打过来。
小斌,在忙?
云游的声音平和。
啊,没事没事!
刚弄完一辆车。
表哥,您找我有什么事。
小斌赶紧说道,语气恭敬。
你去年寄给我的那份计划书,我看过了,也让我们公司的同事评估了一下。
云游开门见山。
电话那头的小斌呼吸似乎都屏住了,等待着“判决”。
想法不错,数据也算实在。扩大经营,方向是对的。
云游先给予了肯定,让小斌松了口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