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文始证道录 > 第2章 传令候圣人

文始证道录 第2章 传令候圣人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7

戌时三刻的梆子声撞在函谷关的城砖上,碎成漫天清响。尹喜站在点将台的石阶顶端,腰间玉带映着紫气泛出暗纹,手中那面紫旗被风掀得猎猎作响——旗面用西域紫绒织就,中央绣着北斗七星,此刻在紫气里几乎要融进天幕,只剩星纹的金线还闪着微光。

台下五百戍卒列成方阵,青铜戈的刃口泛着冷冽的紫芒。这是尹喜三日前就吩咐下去的,让兵甲坊用紫草汁浸泡戈头三日,再以桑皮纸裹住阴干。\"不是为了煞气,是为了合气。\"当时他对着满脸疑惑的坊主解释,\"《甘石星经·北斗篇》说'紫气相感,万物归序',圣人将至,兵刃也该敛了锋芒。\"此刻望去,那些紫芒果然温顺,像裹着层晨霜,映得戍卒们的甲胄都泛着淡淡的紫。

\"展开星图。\"尹喜的声音穿过风幕,张诚立刻捧着那幅丈长的《紫气东来图》上前,两名兵卒各执一角,将图在点将台的案上绷直。图上用朱砂标着函谷关的地形:黑风口的断崖如卧虎,青石崖的岩层似盘龙,老槐林的树影像团墨渍,而那道紫气轨迹正从东方斜斜切入,在三处地形上空各打了个旋,恰与星图上的角、亢、氐三宿重合。

\"角宿对应黑风口。\"尹喜的朱笔点在图上左角星的位置,那里的断崖下藏着三处暗哨,\"《夏小正》说'角二星,左角右角两相对',左角主'天关',右角主'天门',黑风口正是入关的第一道关隘,你们营要守住这里,见青牛而不鸣锣,闻车声而不喝问,只看紫气引路便可。\"

黑风口守将单膝跪地,甲叶碰撞的脆响里带着敬畏:\"末将谨记,只认紫气不认人。\"

尹喜颔首,笔尖移向亢宿:\"亢四星形如梯,对应青石崖的三段石阶。\"他指着图上标着\"望乡台\"的位置,那里是入关的第二处要地,\"《甘石星经·亢宿篇》言'亢为天衢,主迎宾客',你们营要在此处清理石阶上的碎石,再铺一层细沙——青牛踏沙无声,圣人不喜惊扰。\"

青石崖守将应声时,袖口的金线绣成的亢宿星纹闪了闪——那是尹喜昨日特意让人缝制的,每个营的兵卒袖口都有对应的星宿纹样,便于识别,更便于\"合星象之气\"。

最后,朱笔落在氐宿:\"氐四星似斗斛,老槐林的七棵古槐恰成斗形。\"尹喜望着图上那片浓墨般的树影,\"氐宿主'道路、关隘',更主'藏风聚气',你们营要在槐树下铺些干草,再挂三盏羊角灯——灯油里掺了紫草汁,燃起来是紫色的,既不刺眼,又能照路。\"他顿了顿,补充道,\"记住,灯要悬在离地三尺处,青牛的缰绳刚好及此,圣人伸手便能借光。\"

老槐林守将领命起身时,尹喜忽然想起三日前观测的星象:氐宿旁的钩钤星亮得异常,《甘石星经》说\"钩钤星明,有贵人过\",想来正是为此刻。

\"大人,\"张诚捧着一叠竹简上前,\"这是各营的布防明细,您过目。\"竹简上的字是用紫墨写的,每个营的职责都对应着一句星经,比如黑风口营的\"左角星明,不妄举\",青石崖营的\"亢星贯气,不妄言\",老槐林营的\"氐星藏影,不妄动\"。

尹喜翻到最后一页,见上面写着\"关前总调度:尹喜亲守\",便合上竹简:\"百姓那边不必惊动。\"他望着关外渐浓的暮色,紫气已漫过老槐林的树梢,\"《甘石星经·天市垣篇》说'天市垣动,商旅不惊',圣人西来,是为'道'而行,不是为'礼'而来,让粮铺照常碾米,酒肆照常开门,渡口的船工照常撑篙,这才是最合天道的迎接。\"

张诚却有些犹豫:\"可......可万一百姓好奇,围上来看热闹呢?\"

\"那就让他们看。\"尹喜忽然笑了,指尖划过案上的《夏小正》抄本,\"《夏小正》唱'天市垣里多星官,各守其职不相干',百姓也是天市垣里的星子,他们的好奇,也是'道'的一部分。\"他让人取来三十面紫旗,旗面绣着二十八宿星纹,\"你带一队人,把这些旗插在关前五里的官道上,每半里一面,按角、亢、氐、房、心、尾、箕的顺序排列,像在地上画一幅星图。\"

张诚捧着紫旗转身时,尹喜又叫住他:\"旗竿要埋三尺深,杆顶的铜铃用棉花塞住——圣人喜静。\"

戌时四刻,紫旗插毕。尹喜登上关楼最高处,凭栏远眺,只见官道上的紫旗在紫气里若隐若现,角宿旗的左角星纹对着黑风口,亢宿旗的梯状星纹连着青石崖,氐宿旗的斗形星纹环着老槐林,真如一幅铺在地上的星图。风过时,旗面翻动的弧度竟与天幕上的星宿轨迹隐隐相合,仿佛天地间有根无形的线,将天上的星与地上的旗连在了一起。

\"大人您看!\"张诚指着最东端的角宿旗,那里的紫气忽然凝聚成一道细线,顺着旗竿往下淌,在地面画出条紫色的路,\"《甘石星经》说'景云垂地,为圣人铺路',果然如此!\"

尹喜没有说话,只是从袖中取出那枚青铜星盘。星盘的中心刻着北斗,边缘刻着二十八宿,此刻转动星盘,让北斗的斗柄指向紫气来的方向,盘上的角、亢、氐三宿恰好与地上的紫旗位置重合。他忽然觉得,自己此刻就像在星空中布棋,每一面旗都是一颗子,每一道指令都是一步棋,而对手不是人,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是\"道\"的流转。

关楼的漏刻滴答作响,戌时五刻了。尹喜望着紫气深处,那里隐约传来青牛的哞叫声,很轻,却穿透了风声,像从星空中落下来的。他忽然想起《三坟》里的句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此刻守关迎圣,又何尝不是如此?火候到了,自然水到渠成;星象合了,自会紫气引路。

\"再取些松枝来。\"尹喜对身后的兵卒说,\"撒在关前的空地上,青牛喜食松针。\"他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青牛影子,指尖在星盘上轻轻摩挲着——那里刻着一行小字,是祖父留下的:\"星象是天的布防,人心是地的星象。\"此刻想来,真是至理。

紫气越来越浓,已将关楼染成了紫色。尹喜整了整衣袍,袍角的星纹在紫气中活了过来,仿佛要飞上天幕,融入那片浩瀚的星图里。他知道,今夜的函谷关,地上的旗与天上的星,已在\"道\"的指引下,汇成了同一幅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