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文始证道录 > 第3章 夜巡观星象

文始证道录 第3章 夜巡观星象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7

函谷关的朔日总带着股清冽的寒气。尹喜披上父亲传下的玄色披风,披风下摆绣着北斗七星的纹样,在月光下泛着暗银。每月初一,按关令旧例需沿关墙夜巡,从东角楼到西角楼,整整九里地,要踩过三百六十级石阶,敲遍十二座烽燧的石鼓——祖父说这是“以人步应星轨”,让关令的脚印与星辰的轨迹相合,方能守住这道天险。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尹喜提着盏羊角灯走出关署。灯芯裹着细棉,照得地面的青石板泛着冷光,灯影里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关墙的剪影重叠在一起。刚走到西角楼,一阵风卷着沙粒撞在灯纱上,灯影猛地晃了晃,他下意识抬头,忽然发现西南天际的壁宿比往日亮了三分。

壁宿二星在飞马座的四边形星象,形如两扇并列的玉门。《夏小正》里说“壁宿二星主文章”,父亲曾据此在关内设了间书馆,供关内子弟读书;但此刻尹喜想起的却是《甘石星经·壁宿》的注文:“壁宿明,有远客至,带文宝而来。”他凑近关墙的箭窗,借着月光细看壁宿,星旁的玄氛呈淡紫色,像浸了酒的桑葚,按《周公星经》的说法,这是“远客携珍宝之兆”。

“今夜怕是有西域商队来。”尹喜对身后的护卫说。护卫是个老兵,跟着尹家守了两代关,闻言笑了笑:“公子又看星象了?这大半夜的,骆驼哪能跑这么快。”话音刚落,西角楼的铜铃忽然“叮铃”作响,不是风刮的,是关下传来的震动——驼铃声,一串接一串,从遥远的黑暗里滚过来,带着西域的胡椒味和皮革香。

寅时三刻,关下的火把连成了线。尹喜登上箭楼,见一队商队正围着篝火取暖,骆驼卧在地上,背上的货囊鼓鼓囊囊,为首的胡商举着通关文牒,用生硬的秦语喊:“我们从大月氏来,带了夜光璧,求见关令!”验过文牒,打开货囊,里面果然有块拳头大的玉石,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绿光。“壁宿主文章,亦主玉帛。”尹喜摸着玉石的纹路,对护卫道,“《甘石星经》说‘壁宿贯索间,有玉气则宝至’,果然不假。”

放商队入关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尹喜却没回关署,沿着关墙继续往东走,巡到北斗七星正下方时,忽然驻足。北斗的斗柄正指向西南,勺口对着天枢星,像把倾斜的酒勺。《甘石星经·北斗》明言:“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皆夏;指西,皆秋;指北,皆冬。然指西南,则主‘夷狄扰边,盗贼潜生’。”

可他凝神细看,斗柄周围的玄氛却呈现出温润的玉色,像初春解冻的河水,清透里带着暖意。这就奇了——星象示凶,玄氛示吉,到底该信哪个?尹喜从怀里摸出星盘,铜制的盘面上刻着二十八宿,他转动指针对准北斗,盘底的刻度显示此刻斗柄与黄道的夹角是六十度,恰在“西南”的临界线上。

“去看看南道的商路。”他对护卫说。南道是关内通往洛邑的捷径,因地势偏僻,常有人劫道。两人借着星光往南道走,刚转过山坳,就见一队车马正缓缓前行,车帘上绣着“齐”字,显然是齐国的商队。护卫握紧了腰间的剑,尹喜却按住他的手——商队前后跟着十几个镖师,个个精悍,货车上的绸缎在月光下闪着柔光,哪有半分“盗贼”的影子。

“这是怎么回事?”护卫纳闷道。尹喜指着斗柄旁的玄氛:“你看这气,虽在斗柄凶位,却无戾气。《甘石星经》说‘玄氛如玉,邪不压正’,斗柄指西南本主盗,可商队护卫周全,人心安定,凶兆自然化了。”他蹲下身,摸了摸路边的车辙,很深,却很规整,“你看这辙印,行得稳,说明载货实,心也实。心实,则玄氛正,星象的凶兆也就落不到实处了。”

往前走了半里地,果然在道旁的老槐树下发现了异常——树后藏着几个黑影,见他们过来,慌忙往密林里钻。护卫要追,尹喜却摇了摇头:“看他们脚印,是本地的流民,不是惯盗。斗柄的凶兆,原是指这个。”他让人取了些干粮放在树下,“星象示警,不是要赶尽杀绝,是要知微杜渐。给他们条活路,比抓人更管用。”

天亮时巡到东角楼,尹喜在烽燧的石鼓上敲了三下,回声在山谷里荡开。他取出札记,就着晨光写道:“星象示警需辨气,斗柄指西南本凶,然玄氛清正,反主商路通达。盖因人心安则地气和,地气和则天象顺,此谓‘天人感应’之微也。”写罢抬头,见北斗的斗柄已微微偏东,玄氛的玉色更浓了些,想来那些流民取了干粮,该是往别处谋生去了。

回到关署时,案头已放着齐国商队的文书。商队首领在竹简上写,说昨夜过南道时,虽有些担心劫道,却见“北斗之下有紫气”,便知平安,果然一路顺畅。尹喜看着竹简,忽然想起祖父札记里的话:“守关者,守的不是墙,是人心。人心顺了,星象再凶也没用;人心乱了,星象再吉也枉然。”

他翻开《夏小正》,在“北斗七星去不远,左辅右弼影微微”那页批注:“斗柄如秤,玄氛如秤砣,星象是秤星。秤星虽定,轻重却在人心。”墨迹干时,窗外的壁宿已渐渐西沉,而东方的启明星正亮得耀眼,像块被晨光擦亮的玉。

这日的早衙,尹喜特意问起南道的治安。兵曹吏说,昨夜确实有几个流民在道旁徘徊,见了巡逻队就跑,没敢闹事。“给南道加派些巡逻兵,”尹喜道,“但不必抓人,多备些干粮,遇着流民就分些,告诉他们,函谷关不养懒人,却也饿不着肯干活的。”兵曹吏不解,他指着窗外的北斗:“斗柄虽转,可玄氛是暖的,这是天意要咱们留条生路。”

傍晚时,商队的镖师来谢,说他们在南道拾到些干粮,知道是关令的意思,特来道谢。尹喜笑了笑,取出那块夜光璧:“你们看这玉,在暗处才亮得最透。人心也一样,得给点暖光,才照得亮路。”镖师们似懂非懂,却都记下了这句话。

夜深时,尹喜又登上关楼。北斗的斗柄已转向西方,玄氛的玉色淡了些,却更清透。他想起夜巡时的种种,忽然明白:星象不是定数,是提醒;玄氛不是吉凶,是镜子。就像这函谷关的墙,看着是挡人的,其实是护人的——挡的是豺狼,护的是百姓;就像这北斗的斗柄,指的不是祸,是要你防祸,指的不是福,是要你惜福。

他在札记的最后画了幅小图,北斗的斗柄下画着颗心,心旁写着“玄氛自心出”。风从关楼吹过,带着黄河的潮气,吹得烛火轻轻摇晃,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与星图上的北斗重叠在一起,像个人在星空中行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