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文始证道录 > 第6章 诸侯皆不应

文始证道录 第6章 诸侯皆不应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7

天蒙蒙亮时,露水在草叶上凝成了霜,踩上去咯吱作响。队伍钻进一片密松林,松树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湿冷扑面而来,让人清醒了不少。尹喜找了块被太阳晒得微暖的青石坐下,青石上还留着昨夜篝火熏过的焦痕。他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那抹白像被谁蘸着清水抹在墨蓝的天幕上,渐渐晕开,染成淡粉、橘红,最后透出金灿灿的光——本该是赶路的好时候,却被昨夜的伏兵耽搁了整整半日。

“先生,派去联络诸侯的人回来了。”王恒的声音带着股压不住的火气,他领着三个士兵过来,那三人垂着头,甲胄上沾着的泥点已经冻成了冰碴,靴底的草屑上还挂着霜花,一看就跑了不少路。

领头的士兵叫赵二,是跟着尹喜从函谷关出来的老兵,此刻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膝盖砸在冻土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先生,属下无能……”他声音发颤,带着哭腔,“晋侯说他偶感风寒,卧病在床,实在不能出兵;卫侯府的门都没让我们进,管家传话说,前次烽火戏诸侯,宫里烧得跟火海似的,结果是幽王逗娘娘开心,这次怕是又故技重施,他们不会再上当了;郑伯更直接,在府里宴客呢,让门房扔出来句‘洛阳是周室的事,与我郑地无关’,还说……还说要我们别再去烦他。”

“废物!”王恒听得眼睛冒火,一脚踹在旁边的小松树上,树干剧烈摇晃,霜雪“簌簌”往下掉,落了他一头一脸,“他们都是周室分封的诸侯!食周粟、穿周帛,现在王室有难,凭什么见死不救?!”他越说越气,拳头攥得咯吱响,指节泛白。

尹喜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松针的寒气呛得他喉咙发紧,胸口却像堵着团烧红的炭,又闷又疼。其实他早该想到的,昨夜伏兵退去后,他特意爬上山坡观星,代表诸侯的郎将星明明亮亮的,却散乱得像撒了一地的碎银,有的偏东,有的偏西,没有一颗往紫微垣(代表王室)的方向汇聚。《夏小正》里写得明明白白:“郎将星明而不聚,主诸侯各怀私谋”,原来星象早把一切都摊开在他眼前,是他自己还存着一丝侥幸。

“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在先。”尹喜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们如今按兵不动,一半是怕再被戏耍,一半啊……是等着看周室覆灭,好趁机分块地盘。”他想起《甘石星经》里“郎将争辉,国必分裂”的注解,笔尖划过竹简的触感仿佛还在指尖,心里那点侥幸彻底碎成了渣——西周的气数,怕是真要尽了。

“那咱怎么办?”一个年轻士兵突然哭了,他叫阿竹,才十五岁,是洛阳人,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他抹了把眼泪,泪水在冻得通红的脸上冲出两道白痕:“就咱三千人,冲去洛阳也是送死啊!犬戎有几万人马,咱们这点人还不够塞牙缝的……”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水里,士兵们都沉默了,松林中只剩下风吹过树梢的“呜呜”声,像谁在哭。是啊,三千对几万,怎么打?不少人低下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兵器,眼神里的光一点点暗下去。

尹喜抬头看天,东方的霞光里,岁星(木星)正慢慢升起,光芒虽淡,却稳稳地嵌在天幕上,带着股不动声色的坚定。他从怀里摸出那张被体温焐软的星图,指着洛阳的方位,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你们看,岁星还在东行,这是‘天命未绝’之兆。就算诸侯不来,咱也得去——不是为了那个失信的幽王,是为了洛阳城里的百姓,为了那些还守着周室礼义的人,为了……李敢他们没能看到的天亮。”

说到李敢,士兵们都抬起了头,李敢被钉在树上的样子还在不少人眼前晃。那个总爱说“跟着先生准没错”的汉子,那个把最后口粮分给新兵的老兵,就那样成了警示,成了他们心里的刺。

尹喜站起身,拍了拍阿竹的肩,那孩子的肩膀还在抖,却咬着牙没再哭。尹喜的目光扫过众人,一张张脸上有疲惫,有恐惧,却也有不甘:“愿意跟我走的,现在就拔营;想回去的,我不拦着,函谷关的门永远为你们开着,我给你们写通关令,保证没人敢拦。”

帐下沉默了片刻,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松针偶尔落下的轻响。王恒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抹了把脸,把脸上的霜雪和泪水一起擦掉:“我跟先生走!我哥当年死在犬丘城,就是因为诸侯援军不到,我不能让洛阳也变成那样!我哥说过,当兵的,不能看着百姓被刀砍!”

“我也去!”阿竹猛地站起来,声音还有点哽咽,却挺得笔直,“我爹是周室乐官,还在城里呢,我得去看看他还活着没。就算死,我也得死在洛阳城门口,离我爹近些。”

“算我一个!”一个瘸着腿的老兵拄着剑站起来,他昨天被流矢射穿了小腿,简单包扎了一下,“我这条腿是犬戎砍的,正好去讨回来!”

“还有我!”“我也去!”……

响应声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甲胄碰撞的“哐当”声、兵器顿地的“笃笃”声在松林里回荡,像一曲粗粝却滚烫的战歌。尹喜望着他们,忽然觉得眼眶发热——是啊,就算郎将星不聚又如何?就算紫微垣暗淡又如何?这些握着剑的手,这些不肯低头的脊梁,这些在绝望里还想着“百姓”“亲人”“报仇”的念头,才是比星象更可靠的光。

“出发。”尹喜挥剑指向前方,剑锋划破晨雾,“沿北斗勺柄走,天黑前必须到洛阳近郊。王恒,你带五十人殿后,把痕迹处理干净,别让犬戎太快追上;赵二,你带先锋队探路,遇着岔路就看岁星方位,错不了。”

“得令!”两人齐声应道,转身去安排。

队伍重新上路,脚步踩在落满松针的地上,发出“沙沙”的轻响,虽沉,却异常坚定。阳光穿过松针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像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们,温柔又有力量。尹喜走在队伍中间,怀里的《甘石星经》被体温焐得温热,其中“孤星独明,亦能照路”的句子,仿佛在纸页间轻轻跳动。

他摸了摸胳膊上包扎的伤口,布条已经被血浸透,传来一阵阵刺痛,但心里的那团火却越烧越旺。前路凶险又如何?诸侯不援又如何?至少他们还在走,还在向着洛阳的方向走,这就够了。

远处的山林里,隐约传来犬戎兵的狼嗥,那声音粗野而嚣张,却再也吓不退这支队伍了。士兵们挺直了背,握紧了兵器,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那里,洛阳城的轮廓已在晨光中隐隐可见,像一座等待救赎的孤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