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文始证道录 > 第1章 毕宿示兵锋

文始证道录 第1章 毕宿示兵锋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7

惊蛰刚过,函谷关的风里还裹着残冬的寒意,却已带了点草木抽芽的腥甜。尹喜踏着晨露登上观星台时,星轨仪上的铜针正微微颤动,指向西方天幕的毕宿——那片星群素来被称为“边兵之府”,此刻却亮得惊人,七颗主星连成柄弯弯的弓,最亮的毕宿五像枚淬了火的箭头,光带锐利如刀,竟穿透了晨间的薄雾,直直往西刺去,恰好落在犬戎王庭的方位。

“《夏小正》说‘毕昴为边兵之府,毕像小网,昴像髦头’。”尹喜指尖抚过星图上毕宿的刻痕,那是用青铜浇铸的弯弓形状,箭镞的尖端正对着“犬戎”二字,“你看这星芒,哪是小网,分明是张蓄势待发的硬弓。”

守台老卒凑过来,眯眼望了望西天,毕宿的光带在晨光里泛着冷白,像极了城头士兵新磨的刀:“先生,这星亮得邪性,比去年犬戎袭边时还锐。”

尹喜没应声,只是从案头取过《甘石星经》,翻到“毕宿”篇,泛黄的竹简上写着“毕星动,主边兵起,其芒指处,兵锋所向”。墨迹被岁月浸得发暗,却掩不住字里的寒意。他想起三日前斥候回报,说犬戎王庭附近的牛羊都被赶进了谷仓,部落里的青壮正往东南集结,当时只当是寻常的迁徙,此刻被毕宿的星芒一点,才惊觉那是兵临城下的前兆。

辰时三刻,关下传来通报:“犬戎遣使求见,说有国书呈上!”

张诚带着两个亲兵押着使者上来时,尹喜正对着星图测算毕宿的轨迹。那使者是个高鼻深目的壮汉,披着件狼皮斗篷,斗篷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泥点,腰间的弯刀上刻着狰狞的狼头,走起路来靴子踩在石阶上,发出沉闷的响,像头蓄势待发的野兽。

“我家可汗有书与尹关主。”使者操着生硬的周语,从怀里掏出卷兽皮书,扔在案上,兽皮边缘还留着齿痕,像是被什么动物啃过。

尹喜没去看兽皮书,只是盯着使者的眼睛。那双眼瞳是浅褐色的,像戈壁滩上的石子,此刻正偷瞄着观星台的布防,连墙角的箭垛都没放过。“贵使一路从王庭来,走了多少时日?”他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晨露的清寒。

使者愣了愣,显然没料到他会问这个,含糊道:“十……十余日。”

“十余日?”尹喜笑了,指尖敲了敲案上的星图,“从王庭到函谷,快马七日可至。贵使多走的三日,怕是在沿途查看关隘地势吧?”

使者的脸腾地红了,攥着狼皮斗篷的手指关节发白:“关主说笑了,我等是为……为朝见天子而来。”

这时张诚已展开兽皮书,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大意是犬戎可汗“感念天子恩德,欲亲率部众入洛阳朝见,途经函谷,望借道通行”。字迹潦草,墨点飞溅,倒像是仓促间写就的。

“朝见天子?”尹喜终于抬眼,目光落在使者身上,像毕宿的星芒般锐利,“贵使可知,诸侯入洛阳,需持天子的‘路引’?若无路引,便是擅闯王畿,按律当以叛逆论处。”

使者梗着脖子道:“我家可汗与周天子有约,曾蒙天子允诺,可随时入洛觐见!”

“哦?有诏书吗?”尹喜追问,指尖在星图上的毕宿位置重重一点,“拿不出诏书,便是假托王命。何况……”他望向西方,毕宿的光带此刻更亮了,箭尖处甚至迸出点火星,“贵使若真心朝见,为何毕宿星芒直指王庭,带着兵戈之气?”

使者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西天,却只看见淡淡的晨雾,哪里分得清什么星象,只梗着脖子道:“我不懂什么星象!只知可汗的令箭在此,函谷关若不让路,休怪我犬戎铁骑踏平此关!”

“踏平此关?”尹喜冷笑一声,声音陡然转沉,“贵使不妨抬头看看,毕宿七星如弓,箭指西方——那是天在示警,告诉你等若敢妄动,这关城的箭弩,便如星芒般绝不留情!”他转身对张诚道,“取笔墨来。”

张诚铺开竹简,尹喜提笔蘸墨,笔锋如刀,在竹简上写道:“函谷关乃天子屏障,只认诏书,不认私约。无诏擅闯者,箭弩相待,生死勿论。”落款处盖了关防大印,朱砂红得像血。

使者看着那行字,脸色由红转白,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号角,作势要吹。张诚眼疾手快,一脚将号角踢飞,亲兵们立刻按刀上前,刀鞘碰撞的脆响在观星台回荡。

“贵使最好安分些。”尹喜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函谷关的规矩,外使入见不得携带兵器,更不得擅吹号角——这是给你家可汗的面子,不然此刻你已身首异处。”

使者被按在地上,狼皮斗篷翻卷过来,露出里面藏着的短匕,匕尖淬着蓝汪汪的毒。张诚捡起来看了看,眉头拧成疙瘩:“先生,这蛮子是来行刺的!”

尹喜瞥了眼短匕,目光又落回毕宿的方向。那星芒依旧锐利,箭尖处的火星越来越亮,像要射出箭来。“不足为奇。”他淡淡道,“毕宿主‘边兵诡谋’,《甘石星经》说‘毕星带芒,必有诈兵’,他带匕首,不过是小伎俩,真正的杀招在关外。”

他让人将使者拖下去,关进西瓮城的地牢,临走前又补了句:“给贵使备些干粮,让他看看函谷关的箭弩是如何操练的——也算替你家可汗提前熟悉路况。”

使者被拖走时,嘴里还在嘶吼,狼语混着周语,骂骂咧咧的像头被激怒的狼。张诚望着他的背影,对尹喜道:“先生,要不要先派兵守住黑风口?那里是犬戎必经之路。”

尹喜摇头,指着星图上毕宿的箭尖:“你看这星芒指向,不是黑风口,是关城西侧的断云崖。那里崖壁陡峭,易守难攻,却有处裂缝可容百人攀爬——他们定是想趁夜从那里偷袭。”他顿了顿,又道,“《夏小正》说‘毕星弯似弓,其下有附耳’,附耳星主‘密谋’,昨夜我见附耳星忽明忽暗,便知他们在盘算偷袭的路径。”

张诚凑近星图,附耳星的刻痕果然在毕宿下方,像颗不起眼的小石子,此刻却被晨露打湿,泛着冷光。“末将这就去断云崖布防,让弟兄们多带些滚石和火箭。”

“慢着。”尹喜叫住他,“只布防不行,得让他们知道我们早有准备。”他从案头取过支令箭,上面刻着毕宿的星象,“你带五百人,在断云崖下竖起旌旗,再让弓弩手对着崖顶放几轮空箭——不用真射,是射给犬戎的探子看。”

午时的日头爬到半空,断云崖下果然传来阵阵箭响。尹喜站在观星台,看见崖顶的飞鸟被惊得四散,像被毕宿星芒驱散的云絮。老卒在一旁研墨,笑道:“这下犬戎该知道,咱不是睁眼瞎了。”

尹喜没笑,只是望着毕宿的星芒。那光带虽依旧锐利,却比清晨收敛了些,像张被发现的弓,暂时收了势。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犬戎觊觎函谷关不是一日两日,毕宿的星芒既已亮起,兵戈相见便是迟早的事。

“把那封兽皮书烧了。”他对亲兵道,“灰烬撒在关前的土地上——让他们知道,犬戎的‘借道书’,在函谷关只配当肥料。”

夕阳西沉时,断云崖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张诚回来复命,说果然在崖壁后发现了几个犬戎探子,被巡逻的士兵射伤了腿,跑回西边去了。“末将按先生说的,让他们带了句话:‘函谷关的箭,比毕宿的星芒还准’。”

尹喜望着西天,毕宿的星芒在暮色里愈发清晰,像串悬在天上的箭,冷冷地对着犬戎的方向。他想起《甘石星经》末尾的话:“星象示警,非为惧,为备;兵锋所向,非为战,为守。”

观星台的灯火亮起来时,尹喜在星图上毕宿的箭尖处,用朱砂点了个红点。那红点像滴血,映着关城的轮廓,也映着他眼底的坚定——只要毕宿的星芒还在,函谷关的箭弩就不会收,这道屏障,他要守到最后一刻。

老卒端来晚饭,是碗糙米饭配着腌菜。尹喜拿起筷子时,听见关外传来隐约的狼嚎,那声音在夜风中打着旋,却穿不透关城的壁垒,更撼不动观星台上那道注视着毕宿的目光。他知道,今夜的犬戎王庭,定是灯火通明,而函谷关的星辰,已为他们备好最锐利的“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