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17章 热液初降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17章 热液初降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开春的风带着点软,像新弹的棉絮,拂过丹房檐角的铜铃,“叮铃——叮铃——”,声响在巷子里荡开,又被远处田埂上返青的麦叶接住,轻轻送回来。玄元盘腿坐在蒲团上,腰背挺得像株新竹,不偏不倚,连肩头的衣褶都垂得笔直。鼻尖萦绕着尹喜新换的艾草香——今年的头茬艾,是清明前采的,带着露气晒得半干,尹喜亲手揉碎了塞进蒲团芯里,清苦中透着点青嫩气,比陈艾多了几分活泛,像把春天揉进了棉絮里。

窗外的冰棱早化尽了,融水顺着瓦当往下滴,“嗒、嗒、嗒”,打在青石板上。那石板被滴了不知多少个春秋,竟凹下去个浅坑,边缘磨得滑亮,像时光用指尖啃出的印。玄元静坐已过一个半时辰,神念稳在丹田,像守着颗温玉,连檐角的铜铃声都扰不动他。睫毛垂着,在眼下投出浅影,呼吸匀得像风拂湖面,只胸口微微起伏,带着蒲团里艾草的气息一起一落。

忽然,胸口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

不是疼,是暖。像揣着杯刚沏好的热茶,烫熨熨的,顺着喉咙往下淌。过心口“膻中穴”时,那暖意忽然打了个旋,带着点痒,像羽毛尖扫过,引得玄元喉间差点溢出声轻咳。他睫毛颤了颤,像蝶翼沾了露,却没睁眼。

这是第三回了。

头回是上月惊蛰,热液刚冒头时像团乱麻,在胸口缠来绕去,闷得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摸着胸口总觉得堵着团棉絮,又胀又沉,凌晨寅时披衣坐起,见窗纸泛着青灰,便去敲尹喜的门。尹喜那时正蹲在院里翻土,准备种萝卜,手里握着把木犁,泥块顺着犁尖簌簌往下掉。听他说完,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指缝里还嵌着新鲜的土色:“急什么?就像开春化雪,山上的雪水往下淌,遇着石头就得绕,碰着土坎就得歇,哪能一口气冲到河里去?”说罢捡起块鹅卵石,往旁边的水沟一扔,“你看这水,绕着石头走,慢慢就顺了。”

第二回是清明前,热液试着往下去了点,刚过胃脘就卡着不动了。玄元急得用意念使劲往下按,反倒引得那暖意缩成个小硬块,在胁下硌着,疼得他冒冷汗。尹喜给他按揉时,指尖带着股稳劲,绕着胁下的“期门穴”打圈,力道不重,却像带着股韧劲:“松肩沉肘,气脉才敞得开。你把肩膀绷得像拉满的弓,水怎么流得过去?”尹喜的掌心贴在他后心,轻轻往下压,“你看这屋檐的水,顺着瓦沟走,不较劲,才流得远。”

他这才想起尹喜教的法子——静坐时要像晒在檐下的衣裳,松松地垂着,袖口不卷,领口不勒,不较劲,不硬撑。于是试着把肩膀往下沉,手肘离身半寸,指尖自然垂在膝头,果然,胁下的硬块慢慢化了,暖意又开始慢慢动了,像初春解冻的溪,一点一点往前挪。

此刻,那暖意正顺着胃脘往下淌,过肚脐时顿了顿,像船过浅滩,稍一缓劲,“咕咚”一声,竟直直落进了丹田。

像颗石子投进温池,丹田猛地漾开圈热纹,一圈圈往外扩,暖融融的,顺着气脉往四肢漫。玄元只觉浑身毛孔都舒展开了,像晒足了太阳的棉被,连骨头缝里都透着股松快。他忍不住缓缓睁开眼,见日头已过正午,斜斜地照在案上,把摊开的《黄庭经》照得发亮,“丹田之中精气微”那行字,墨迹在光里泛着柔,像在轻轻点头。

案上的嫩芽不知何时被晒得发蔫了,是今早从院里掐的迎春枝,本带着星点黄花,此刻卷着边,失去了清晨的水灵。玄元伸手去碰,指尖刚触到嫩芽的凉,丹田的暖意就轻轻跳了跳,像回应似的。一凉一暖在指尖交缠,竟生出种奇异的稳,让他想起尹喜说的“水火既济”——就像锅里的水和灶里的火,少了哪个都不成,得凑在一处,火催着水沸,水借着火暖,才能熬出好汤。

“醒了?”尹喜端着个竹簸箕进来,里面盛着刚摘的香椿芽,紫红油亮的,带着股冲鼻的香,一进门就漫了满室。他见玄元望着案上的嫩芽笑,便放下簸箕凑过来看,老花镜滑到鼻尖上,他用手指推了推:“这热液总算肯往下走了?”

玄元点头,想起方才那瞬间的暖意,嘴角还带着笑:“像掉进水池里,漾开好大一圈热。”

尹喜蹲下来,用手指轻轻戳了戳玄元的丹田位置,玄元“唔”了一声,不觉得疼,反倒有股暖意顺着指尖往尹喜手上窜。尹喜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像秋菊盛时的褶:“这就对了。身子就像块地,你天天松土浇水,总有一天,种子会发芽的。”他起身往壶里添了把新茶,是去年的龙井,叶片在热水里慢慢舒展,茶香混着艾草香漫开来,“这热液,是身子给你的回信,说它接得住你的诚意了。”

玄元看着尹喜倒茶,见他手腕上的旧伤又泛红了——那道疤像条细蛇,盘踞在腕骨上,是早年在终南山采药时被毒蛇咬的。虽被山中老道救回来,却落下个阴雨天就疼的毛病。他忽然想起,今早见尹喜往药罐里添了当归、川芎,还加了片生姜,想必是夜里又疼了,正用汤药焐着。

“先生,”玄元起身,往灶房走,“我去把香椿芽焯了,拌豆腐吃。”

尹喜在身后笑,声音里带着点哑:“多搁点香油,你最爱吃那口。”

灶房的柴火“噼啪”响,火苗舔着锅底,把铁锅烘得发烫。玄元往锅里添了瓢井水,水纹晃着他的影子,细碎的阳光从窗棂挤进来,在水上撒了把金屑。等水冒起蟹眼泡,他把香椿芽扔进锅里,看着它们在水里打了个滚,紫红油亮的梗子就褪成了鲜绿,像被春水洗过似的,绿得发亮。

他忽然明白,这热液哪是突然降下的?是无数个清晨的静坐,天不亮就起身,对着窗纸的鱼肚白调神;是无数次松肩沉肘,尹喜在旁用竹尺轻轻敲他绷紧的肩头:“再沉些,像担水时卸了担子的松快”;是无数回对着铜钟“滴答”声耐心等待,钟摆晃过一千次,一万次,才让那暖意慢慢攒足了劲,顺着气脉往下走。就像这香椿芽,得熬过一冬的寒,在枝桠上冻得发紫,沐过开春的风,淋过清明的雨,才能长出这紫红油亮的嫩芽,等着被人摘下来,拌进豆腐里,成为餐桌上的一抹鲜。

水开了,咕嘟咕嘟地冒泡,把香椿芽托得上下翻涌。玄元捞起香椿芽,放进凉水盆里,看着它们慢慢舒展,恢复了点精神,像刚从水里探出头的春草。丹田的暖意还在轻轻漾,像揣着个小暖炉,连带着看尹喜的背影都觉得比往常更暖了些——他正坐在廊下,背对着灶房,手里翻着本线装的《黄帝内经》,阳光顺着他花白的头发往下淌,在青砖地上铺了片碎金。

檐角的铜铃还在响,风里带着香椿的香,混着灶膛里松木的烟火气,缠缠绵绵地绕着丹房转。玄元想,这功夫就像过日子,急不得,躁不得。就像等花开,今天浇点水,明天松松土,看着它在夜里悄悄鼓出花苞,看着花萼慢慢裂开道缝,再等着某个清晨,推开窗,忽而就撞见满枝的艳。

他把焯好的香椿芽挤干水分,切碎了拌进嫩豆腐里,豆腐是今早从村头王婶家换的,嫩得能掐出水。淋上香油,是去年新榨的,黄澄澄的,撒点盐,拌匀了,白的豆腐,绿的香椿,亮的香油,看着就喜人。

端出去时,尹喜正翻到“经脉别论”篇,手指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那行字上轻轻点着。阳光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镀了层金,连他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光。

“先生,吃饭了。”

尹喜抬头,见玄元鼻尖沾了点白面粉,像只偷吃东西的猫,便伸手替他擦掉,指尖带着点糙,是常年握犁、捻药留下的茧,却温得很。“好,尝尝我徒弟的手艺。”

香椿拌豆腐的香混着茶香漫开来,丹田的暖意轻轻晃。玄元望着院外抽条的柳树,新绿的枝条在风里荡着,像少女的裙裾。他忽然觉得,这春天,是真的来了。不光是枝头的绿,不光是檐下的风,是心里那点暖意,终于顺着气脉,淌成了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