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10章 抱定此旨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10章 抱定此旨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日头过了正午,丹房里的暑气渐渐沉了些。檐角的铜铃被风推得轻晃,“叮铃”声里裹着点热意,像被晒化的蜜。玄元坐在竹榻上,榻面的竹篾被磨得发亮,透着清凉的纹。蒲团垫着层细麻,麻线的纹路蹭着衣料,倒比往日凉快些。他试着将神念落在丹田,像往刚平静的水里投了颗石子,刚泛起圈浅淡的涟漪,忽然想起昨日尹喜说的“不可过于着意”,神经猛地一松,神念竟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荡荡往窗外飞,落在了院角的梧桐树上——他甚至能“看”见树桠间藏着个麻雀窝,干草和棉絮堆得乱糟糟的。

“这就过了。”尹喜正用竹筛晒茯苓,白生生的苓片在筛子里轻轻晃,阳光透过筛眼落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金斑。他手腕一转,筛子画了个半圆,苓片互相碰撞,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春蚕在啃桑叶。“过于着意是攥太紧,骨头都捏出响;一时无意是撒手扔,连绳头都找不着,都不是正道。”

他把筛子搁在廊下的石阶上,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苓粉:“就像你端着碗水,太使劲指节会发白,水晃得差点溢出来;太松指头发软,碗底磕在案上,‘当’的一声,照样洒。得找到那点不松不紧的劲,像给花浇水,壶嘴既不高得溅起泥,也不低得压弯了苗。”

玄元望着桌上的青瓷碗,碗沿描着圈浅蓝的云纹,碗里的茶水还冒着热气,在碗口凝成层薄雾。他伸手端起,指尖刚触到碗沿就下意识收紧——前日端药汤时洒了半盏,此刻还记着那烫。指腹用力,指节泛了白,茶水在碗里晃得厉害,差点漫过蓝纹;试着松了松,指节一软,碗底“当”地磕在案上,惊得案上的药碾子都跳了跳。来回试了五六次,才找到个稳当的力道:指尖既觉着手端着碗,掌根又不刻意绷着劲,连腕子都透着点懒,茶水在碗里安安稳稳,只在碗心漾着圈极浅的纹,像小姑娘裙摆上的褶。

“静坐的意,就像端碗的劲。”尹喜把晒得半干的茯苓收进陶罐,陶土的罐身被阳光晒得发烫,盖子扣上时“咔嗒”一响,带着点闷声。他用布擦了擦筛子,竹丝的缝隙里还卡着点苓末,“过于着意,气脉会僵,像三九天冻住的河,冰面硬得能走人,底下却没活气;一时无意,神念会散,像初春漫山的雾,看着白茫茫一片,抓不着半点实。”

他往灶房走,木屐踩过青石板,留下串“嗒嗒”的响:“得让那意像条绳子,不绷紧得发亮,也不断成两截,就那么轻轻牵着,像小孩放风筝,线轴既不转得太快,也不任着风拖。”

玄元重新闭目,睫毛在眼下投出片浅影。神念刚要往丹田沉,脑子里又冒出来“别太着意”,那点念头像受惊的鱼,“嗖”地往天灵盖蹿,差点又飘到梧桐树上。他定了定神,舌尖抵着上颚,尝到点津液的甜,想起尹喜说的“绳子”,便让神念像根半松的棉线——是去年晒过的棉线,褪去了新线的硬,又带着点韧。一头松松系着丹田,线头垂在气穴上方,不勒得紧,也不垂得软塌塌拖在地上。

片刻后,丹田的暖意慢慢浮上来,像浸在温水里的玉,不烫,却润得匀,顺着经脉往四肢漫,过手腕时,连带着端碗的手指都添了点暖。他忽然想起年轻时绣荷包,线太紧会扯皱了布,太松针脚又散,得让丝线贴着布面走,既看得见针脚,又不硌着手。

忽然,灶房传来砂壶烧开的哨声,尖锐得像根细针,“吱——”地刺破了丹房的静。玄元的神念被刺了下,竟像被磁石吸着似的,顺着声音飘了过去——他“听”见壶盖被蒸汽顶得轻颤,“咔哒咔哒”打着壶沿,还能“闻”到水沸时的潮气,混着灶膛里的草木灰味。等回过神来,丹田的暖意已淡得像层薄纱,若有若无的。

他没急着拽回神念,只像重新系绳子似的,用指尖捏住棉线的另一头——这次没太用力,也没撒手任它飘,就那么轻轻往回拢。棉线似的神念慢慢收紧,暖意又一点点聚起来,比先前更柔,像刚化的春水,漫过之处都带着点痒。

“这就是不松不紧。”尹喜端着壶凉茶走进来,壶嘴冒着白汽,在他胸前绕了圈就散了。他把壶搁在案上,倒了两碗,碧色的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像刚醒的芽。“过于着意是‘执’,像攥着块烫手的玉,明知烫得慌,偏不肯撒手;一时无意是‘放’,像丢了串钥匙,连在哪儿丢的都想不起。”

他推过一碗茶,碗底的凉意透过掌心漫上来:“静坐要的是‘守’——守着那点意,像守着院里的菜畦。既不用时时刻刻盯着苗,看它抽了几片新叶;也不能扔着不管,任由草长过了苗。该浇水时拎着壶过去,该除草时蹲下来薅两把,自在得很,像过日子似的。”

日头斜过窗棂时,丹房里的光换了方向,落在玄元脚边的青砖上,像块被晒暖的金。他的神念已像根浸了水的棉线,柔中带韧,湿哒哒地贴在气穴周围。能清晰地觉出丹田的暖,像揣着个温凉的玉牌,却不被那暖牵着走——暖得浓了,便松松线;淡了,就轻轻收收。

偶尔神念还是会飘远:听见墙外货郎的拨浪鼓,“咚咚”声里裹着点甜,会想起小时候娘给买的糖人;闻到灶房飘来的药香,会记起昨日煎药时忘了加甘草,苦得舌头发麻。但他不再慌,只像收线似的,用意念轻轻拽回——不用力,也不拖沓,棉线似的神念慢慢绷紧,暖意便又聚起来,像被风吹散的雾重新拢成云。

气穴里的元气流转得顺,像刚疏浚过的渠,水淌得匀净。过腰间时,竟带着点痒,像有小虫子在皮肉下爬,细细的,却不扰人。他只“觉”着那痒,既不抬手去挠,也不刻意屏住呼吸忽略它,就像走路时觉出鞋底沾了片叶,知道有这么回事,却不必立刻蹲下来抠掉,任它来,任它去,等走到石阶处,蹭一下也就掉了。

尹喜在案上摆了两碗粥,小米熬的,上面浮着层米油,黄澄澄的,像抹了层蜜。粗瓷碗碰着案面,发出“磕”的轻响。“你看这粥,”他用木勺搅了搅,勺底刮过碗沿,“火太旺锅底会糊,结层黑垢,刮都刮不掉;火太小米芯是生的,嚼着硌牙。得用文火慢慢熬,灶里的柴不冒烟,只红着点火星,粥在锅里‘咕嘟’着,泡泡起得慢,落得也慢,这样熬出来的米才绵。”

他推过一碗,木勺放在碗沿:“静坐的意也是文火,不猛,却能慢慢焐热丹田,焐透气脉。你先前要么把柴添得太满,火苗蹿得老高,把气脉烧得发燥;要么忘了添柴,火灭了都不知道,丹田凉得像冰窖。”

玄元喝着粥,米粒在舌尖化开,带着点淡淡的甘,混着米油的滑,顺着喉咙往下淌,连带着丹田的暖意都更柔了。他忽然懂了,“不可过于着意,亦不可一时无意”,原是在“有”与“无”之间找个平衡——像走路时的影子,太阳在东边,它就落在西边;人往前走,它也跟着挪,既不跑到前头挡路,也不落在后头扯腿,自在相随,却不扰分毫。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掀起,露出叶底的青,像翻了面的绸缎。玄元望着丹田那片暖,神念像条温顺的溪,绕着暖缓缓流,不疾,不徐。他知道,这“五也”的功夫,原是让心找到个安稳的住处,既不把它捆在柱子上,勒得喘不过气;也不把它放出门外,任着野风刮。就像守着只刚学飞的鸟,笼门半开着,食罐里总有米,它倒愿意在檐下多待些时候,偶尔扑棱棱飞两圈,最后还是会落在窗台上,歪着头看你碾药、看书,把日子过成温水,不烫,也不凉。

灶房的砂壶又开了,哨声刚起,玄元的神念颤了颤,却没像先前那样飘走,只在丹田周围打了个旋,像受惊的鱼往深处钻了钻,很快又浮上来,带着点被惊扰后的温驯。他嘴角微微扬起,舌尖的米香还没散,丹田的暖意像朵刚开的荷,在气穴里轻轻晃,把整个身子都浸成了淡金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