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7章 回光反照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7章 回光反照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暮色漫进丹房时,玄元已静坐了两个时辰。案上的油灯刚点着,灯芯裹着层薄蜡,蜡油顺着灯柱往下淌,积成小小的乳白蜡泪,像谁不小心滴在桌上的月光。火苗在芯尖轻轻跳,忽明忽暗,像只停在枝头的萤火虫,翅膀扇动时带起细碎的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土墙。那影子随着呼吸微微起伏——吸气时影子往回收,肩背的轮廓变得紧实,像收拢的船帆;呼气时又悄悄往外探,腰腹的线条舒展如流云,倒像在模仿他丹田处元气的流转,张弛间自有韵律。

尹喜捧着本泛黄的医书坐在对面,书页边缘卷得像浪花,是被无数次翻动磨出的弧度,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清晰如网,想来是去年秋日用的书签。他指尖划过“回光返照”四字,墨迹被岁月浸得发乌,边缘却因常被触摸而泛着浅黄,忽然抬头:“用目内视,不是让你瞪着眼往肚里瞧,是把眼的光收回来,像收网似的,拢在下丹田。”他说话时,指腹在书页上轻轻敲了敲,“笃笃”两声,混着窗外渐起的虫鸣——是蟋蟀在墙角振翅,声儿脆得像碎玉相击,倒比寻常说教多了几分沉静,像把石子投进静水,漾开的涟漪都带着禅意。

玄元试着闭上眼。眼皮刚合上,窗外的晚霞就像追着他似的,红的、紫的、金的,在眼皮上晃,明明灭灭,像谁在眼前铺开了幅流动的云锦。往日里,眼总跟着外物跑,看山是青的,便追着那抹青跑遍整座山;看水是绿的,便跟着那汪绿淌过整条溪;看晚霞就跟着醉成一片红,站在山巅直到暮色吞尽最后一缕光。此刻要把那束光拽回来,倒像扯着根浸了水的棉线,沉得很,指节都泛了白,稍一松劲,那光就“嗖”地飘回天边,在脑子里映出晚霞漫过屋顶的模样。

他想起尹喜晨起说的“回光”,像日暮时太阳往山后落,最后那缕光总要往自家院里照照,才算踏实——可不是么,谁家过日子,不先把自个儿院里的地照清楚呢?院里的菜畦该浇水了,墙角的柴堆该码齐了,屋顶的瓦片该补了,若总盯着天边的云,自家的院怕早荒了。这么一想,心里倒松快了些,那根“棉线”似也轻了点。

“眼是神的窗户,窗户敞着,神就往外飘。”尹喜说着,用指尖在他眼睑上轻轻按了按,那力道轻得像落了片柳叶,刚触到皮肤就滑开了,“你看那睡着的人,眼闭着,神才守得住,像把门窗都闩好了,风刮不进,雨淋不着。内视,就是让醒着的眼也像睡着时那样,把光收进屋里,照照自家的田——田在哪?就在你脐下三寸,那片能生能养的地。”

玄元依言放松眼睑,不再较劲似的扯那“棉线”,只让心神跟着呼吸往下沉。吸气时,像闻着檐下晒的草药香,慢慢往肺里钻;呼气时,像看着炉上飘的药烟,缓缓往丹田落。起初像在雾里走,四周都是白茫茫的,辨不清方向,脚底下软绵绵的,像踩在云絮上。偶尔踩到块“石头”——许是白天劈柴时闪了腰的旧伤,那处忽然泛出点钝痛,像被木槌轻敲了下;或是前日练剑时岔了的气,在胸口鼓出个小疙瘩,硌得人发慌——便惊得那点“目光”往上蹿,差点撞着“脑门”。

他想起尹喜说的“别追”,便定了定神,任由那些“石头”躺在雾里,不踢,不搬,只管慢慢往下走。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那点“目光”忽然触到片暖意,像脚踩进刚晒过的棉被里,暖得绵密,带着点阳光的甜香,从脚底直窜到天灵盖。霎时,眼前的雾散了,清亮得很——像黑夜里点起盏灯,能“看”见气穴里的景象:元气像团淡金色的雾,正缓缓流转,边缘泛着细碎的光,像揉碎的星子,又像撒了把金粉。那雾转得匀,却在靠近腰侧的地方打了个结,转得慢了些,像河流遇着块礁石,绕过去时总要打个旋。

“这就是返照。”尹喜的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散那团雾,“光不往外照了,反过头照自个儿的根。你看那老树枝繁叶茂,根在土里,谁也看不见,可根若得不着滋养,叶早晚得黄,风一吹就掉。内视,就是让光往下照,照照你的根——那根在哪?就在你气穴里,那团雾转的地方,是你元气生发的地儿。”他说着,往油灯里添了点灯油,油壶是锡做的,倒油时“咕嘟”响了声,火苗“噗”地跳了跳,玄元“看”到丹田的雾也跟着颤了颤,像水面被风吹起的涟漪,倒像是有了呼应,连空气里的尘埃都在光里跳起舞来。

玄元的“目光”便贴着元气游走,细细打量那团雾。雾是暖的,触着“目光”时像浸在温水里,舒服得让人想叹气。他见雾团边缘有些地方发暗,像蒙了层灰,不均匀地散布着,像块好玉上沾了些泥点——是早年练硬功时,气没沉住,在经络里留下的淤。那时总想着“快”,扎马步要比别人久,劈掌要比别人狠,气在丹田还没站稳,就被硬生生拽出去,像没熟的果子被强摘,汁水洒了一地,剩下的核便成了淤。

他试着让“目光”停在暗处,像用灯照角落的尘。起初那处没什么动静,淤块硬邦邦的,像冻在冰里的石子。他便想起尹喜说的“焐”,就那么定着,像冬日里揣着暖炉焐冻僵的手,不催,不逼,只把暖意一点点送过去。

没片刻,那处竟微微发烫,像揣着的炭火烧得旺了些,烫得恰到好处,不灼人,只觉淤块边缘开始发酥,像冰遇着了暖阳,慢慢软下来。再“看”时,暗纹渐渐浅了,像冰雪化成细流,顺着元气的走势融进雾里,连雾的颜色都亮了些,金得更纯了。玄元心里一喜,神念便紧了紧,像抓住了点什么宝贝,谁知那刚化开的地方又泛起层薄雾,倒比先前更暗了些,像被惊扰的鱼,往深处钻了钻。

“别用劲,像捧着碗水走路,一晃就洒了。”尹喜见他眉峰微蹙,鼻梁上渗了点细汗,轻声提醒,手里的医书翻过一页,纸页摩擦发出“沙”的一声,“内视是看,不是挖,是让光慢慢焐,焐得淤散了,气就顺了。你越急,那淤越犟,像地里的石头,你越挖它越往深里钻,最后坑越挖越大,苗也没法种了。”

玄元松了松神念,“目光”便变得像片月光,柔和地覆在丹田上,清辉漫过之处,元气的雾都泛起层银边。他不再盯着那处暗纹,只看元气如何转,如何绕,像看河里的水如何绕开礁石——水从不会硬撞,总是顺着礁石的弧度流,慢慢把棱角磨圆,把缝隙浸软。看着看着,倒觉出些意思来——那团雾绕着暗纹转时,会悄悄分出点微光落在上面,像给礁石披了层纱,薄得像蝉翼。转得久了,那纱竟慢慢渗进礁石里,暗纹便又浅了些,像被春雨润过的土,渐渐松了、软了。

他忽然明白,这“回光返照”原是让向外散的神回头看自个儿,像旅人走到岔路,忽然想起家的方向,掉头往回走,每一步都踏在自家的土地上。先前总想着往外闯,练剑要比谁快,运气要比谁足,倒忘了自个儿的根在哪。就像那老树,风一吹就使劲往高长,枝丫伸得老远,忘了往深里扎根,风再大点,可不就容易折么?根扎得深了,哪怕外面狂风暴雨,内里也是稳的,该抽枝抽枝,该结果结果,不慌不忙。

油灯的火苗渐渐稳了,不再跳,像定住了似的,把屋里的光都染成了暖黄。墙上的影子也定住了,肩不耸,背不驼,像尊沉静的石像。玄元的“目光”已与丹田的暖意融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哪是气,只觉那片暖越来越盛,像有轮小太阳在肚里升起来,光顺着经络往四肢跑,指尖、脚尖都泛着热,照得四肢百骸都透亮,连骨头缝里都像被熨过似的,舒坦得想哼出声。

先前那些在雾里的“石头”,此刻都成了发光的石子,躺在经络的路边,倒像是路标了——哪里曾受过伤,哪里气脉淤塞过,都清清楚楚,却不再是阻碍,反倒成了提醒:哦,原来这里得多照照,多暖暖。

尹喜合上书,书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风吹过竹林的细响,“形定了,念止了,光回来了,这才算把静坐的架子搭稳。往后日日照看着,像农人守着苗,除草、施肥、浇水,总有抽穗结果的那天。”他起身往灶房走,要去添壶热水,木屐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响,路过玄元身边时,见他眉梢舒展,嘴角噙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便知他入了门,嘴角忍不住勾了勾,眼角的皱纹都浅了些。

窗外的暮色已浓如墨,蛙鸣蝉噪倒比先前更欢了,青蛙的“呱呱”声沉厚如鼓,蟋蟀的“唧唧”声清亮如笛,合在一起像支热闹的夜曲。丹房里却亮得很。那亮不是来自油灯,是从玄元丹田处透出来的,淡淡的,却很匀,像浸在水里的玉,温润通透,把他脸上的纹路都照得柔和了,连鬓角的白发都泛着层银光。

玄元“看”着丹田的雾团转得越来越圆,像个滚圆的月亮,元气在雾里流转,时而聚成珠,时而散成烟,自在得很。忽然想起少年时追着看的晚霞——那时总觉得天边的光最亮,拼了命也要追上去,却不知最亮的光从不用往外找,自个儿心里就有,像埋在土里的火种,只要用心焐着,总能燃成燎原的暖,照亮自个儿的路,也暖透自个儿的魂。

他就那么坐着,任由丹田的光漫延,听着窗外的虫鸣,闻着屋里的药香,像守着一炉刚烧开的茶,不急着喝,只慢慢等,等那茶香浸透了时光,也等那光芒焐热了岁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