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4章 炼心养气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4章 炼心养气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晨雾像一匹半湿的素绸,慢悠悠漫过丹房的门槛时,玄元的膝盖已经麻得发木。他盘腿坐在那只陈年艾草编就的蒲团上,草茎的纹路硌着腿腹,混着艾草温燥的香气,倒成了唯一能抓得住的实感。这是今日打坐的第三个时辰,妄想像开春的草芽,刚被他用意念掐掉一茬,转瞬间又从心缝里钻出来,带着露水珠,鲜嫩得让人没法子硬起心肠。

“师父,”他终于忍不住睁开眼,睫毛上还沾着点雾汽。尹喜正坐在靠窗的案前,用一支紫毫笔蘸着松烟墨在宣纸上画圈,圈画得极圆,像是用圆规量着描出来的,墨色浓淡匀净,在米白的宣纸上晕出浅浅的黑晕。“为何我总静不下来?方才明明想着‘息息归根’,才数到第三息,忽而就想起镇上张婶的枣糕了。”他说着,耳根微微发烫,“就是前日赶集时见她在街角支的摊子,笼屉掀开时冒的热气里,裹着蜜枣的甜香……想着想着,气就乱了,在胃脘那里打了个结,半天顺不过来。”

尹喜把笔轻轻搁在砚台上,墨汁在笔尖坠了个小珠,滴在宣纸上,又晕开个更小的圆。“初层炼心,炼的便是这未纯之心。”他抬手用指尖点了点纸上的圆,“你看这圈,我初学画时,笔总像生了锈的针,刚起笔就歪向左边,勉强往回拽,又偏到右边去,练了三个月,才有如今这模样。心也一样,未纯时就像没捻紧的线,东飘西荡是常事,得用‘止观’当线轴,一点点把那些乱线头缠拢。”

玄元顺着他的指尖看向宣纸上的圈,忽然觉得那圆里像藏着片小小的虚空。他重新闭上眼,试着回想尹喜曾说过的“虚无圈子”——脐堂之后,命门之前,稍往下些的地方,大约三寸深浅,像一只看不见的琉璃盏,里面盛着一缕若有若无的气。那气极轻,像初春刚化的雪水,在盏底晃晃悠悠,总也落不稳。

可刚要将意念“止”在那琉璃盏上,游思就像闻着腥气的猫,悄没声地溜了过来。先是想起昨日练剑时,剑穗不知怎的缠上了院角的竹篱,他费了半天劲才解开,竹枝划破了指尖,渗出血珠,滴在青石板上,像朵极小的红梅花。接着又跳到前日观星,夜空中“虚”星暗了半分,他当时还揣度着是不是天将有变,琢磨着要不要在晨课上跟师父提一句。念头刚落,三岁时父皇给的那只玉麒麟竟又浮上心来——玉质是极温润的羊脂白,雕成麒麟踏云的模样,独角尖尖的,那时他总爱攥在手里,冰凉的角硌着掌心,反倒觉得踏实。

“妄想起于贪欲,游思起于不觉。”尹喜的声音从案前飘过来,像一颗石子落在平静的水面,把那些纷乱的念头荡开些。“张婶的枣糕是贪欲,是你心里先存了个‘想尝尝’的念;玉麒麟是不觉,它藏在记忆深处,你没防着它,它就顺着心缝往里钻。”他顿了顿,添了句,“就像这雾,你越想推开它,它缠得越紧,不如静下心看它如何漫进来,又如何漫出去。”

玄元深吸一口气,试着把舌尖轻轻抵上颚,这是尹喜教的“搭鹊桥”,说是能引气顺流。他凝神往那“琉璃盏”里找,果然摸到了那缕气——它刚才被枣糕的念头勾得往上飘,此刻正卡在胃脘那里,像颗滚圆的珠子,硌得人发闷。他试着用意念推着它往下走,气珠却像生了根,纹丝不动。玄元有些急,刚想加把劲,忽听尹喜在案前轻轻咳嗽了一声。

“气如流水,你越堵,它越犟。”

他恍然省悟,松了松意念,改用舌尖轻轻一顶上颚,同时想着“琉璃盏”的位置,放缓了呼吸。那气珠像是忽然没了阻力,慢悠悠往下滑,过肚脐时顿了顿,接着便落进那片温热的虚空里。玄元只觉心尖忽然一轻,像有片羽毛飘了过去,痒丝丝的,随即化成一股暖意,慢悠悠往四肢漫开。

“止则止于此处,内观之。”尹喜的脚步声停在蒲团边,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很近,“心照空中,与气相守,就像用线牵着风筝,既不能太紧,紧了容易断;也不能太松,松了就飞远了。”

玄元依言内观。起初那片虚空里只有蒙蒙的白,是气在缓缓流动,像晨雾漫过草地。他试着把注意力凝成一点微光——尹喜说这是“心光”,让它慢慢往气团里凑。可那气团像受惊的鱼,心光刚靠近,它就“嗖”地往边上躲,心光追过去,它又绕到另一边,来来往往闹了十几息,倒把玄元逗得差点笑出声。他赶紧收住笑意,想起师父说的“不拒不留”,便让心光悬在虚空里,既不追,也不躲,只安安静静照着。

忽然间,那气团像是卸了防备,慢悠悠蹭到心光边,起初只是轻轻碰了碰,见心光没动静,竟一点点融了进去。白气裹着金光,在“琉璃盏”里转成个小小的旋涡,暖得像晒化的蜜,顺着经脉往四肢百骸淌,连发麻的膝盖都舒服了些。

“这便是一线心光接真气。”尹喜的指尖在他后背命门处轻轻一点,力道不重,却像一颗火星落进干柴堆,玄元只觉那片虚空里的暖意“腾”地旺了些,“你前日总想着‘合造化’‘立元基’,把心绷得太紧。就像给园子里的山茶浇水,非要数着滴数,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反倒浇不透根。”

玄元“嗯”了一声,想起前几日确实急功近利。夜里躺在榻上,总琢磨着何时能练到“气贯丹田”,想着想着就失眠,第二日打坐时,眼皮都在打架,气自然更难稳住。他悄悄松了松眉心,感觉那团心光与真气缠得更紧了些,像两缕刚抽出来的蚕丝,在“琉璃盏”里慢慢绕成个小茧。

日头爬到窗棂中间时,丹房里的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格纹的光斑,照在玄元的手背上,暖融融的。他的膝盖不知何时已经不麻了,气在“琉璃盏”里转得匀匀的,像磨盘里正在碾的谷粒,慢慢碾出点暖香来。妄念还是会冒头——想起张婶的枣糕时,气团轻轻晃了晃,他没去掐,只静静等着,过了两息,那晃动感自己就消了;念起玉麒麟时,心光闪了闪,他只当是风拂过水面,过了就过了,倒也没掀起大浪。

尹喜端着碗薄荷水走过来,碗沿冒着丝丝凉气。“息息归根,合自然之造化。”他把碗递到玄元面前,水汽凉丝丝扑在玄元脸上,“你看那檐角的铜铃,风来了就响,叮叮当当,响得自在;风停了就静,悄无声息,也自在。它从不去想‘该响’还是‘该静’,心也该这样。”

玄元接过碗,喝了一口,薄荷的清凉顺着喉咙往下淌,却没冲淡丹田那片暖。他忽然懂了,初层炼心从不是把心磨成块石头,硬邦邦的没半点活气。心该像片湖,妄想是落进湖的雨,砸出些涟漪也好,惊起些水花也罢,雨过了,湖还是湖;游思是拂过湖的风,风来的时候,水面起波澜,风走了,依旧能映出天上的云、水里的鱼,还有岸边垂下来的柳丝。

暮色漫进丹房时,玄元才缓缓收了功。起身时,腿腹被蒲团硌出的印子清晰可见,却不觉得疼。他伸手摸了摸命门前的虚空,那里像揣了颗小太阳,暖烘烘的,连带着心尖都亮堂堂的。原来所谓“初功”,不过是学会跟自己的心说:“别急,慢慢走,我在这儿等你。”

尹喜还在案前画圈,宣纸上的圆已经渐渐连成串,大小相间,像串在虚空里的珠子,每颗都裹着淡淡的光。玄元凑过去看,发现那些圈的边缘并非笔挺的直线,而是带着极细微的起伏,像水面的波纹,倒比用圆规画的多了几分活气。

“师父画的圈,越发圆了。”

尹喜放下笔,笑了笑:“圆非圆,方非方,心圆了,笔自然就圆了。”他指了指玄元的眉心,“你今日打坐,这里的结松了些。”

玄元抬手摸了摸眉心,果然觉得舒展了不少。他望着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天,檐角的铜铃被晚风拂着,轻轻摇晃,发出清越的响。他知道,往后打坐的日子还长,张婶的枣糕、竹篱上的剑穗、玉麒麟的凉角,这些念头还会时不时冒出来。但他不怕了——因为那片“琉璃盏”里,已有心光与真气缠着,像两株绕着长的藤,根在土里扎得实实的,叶在风里招摇着,会越长越紧,越长越暖。

夜渐渐深了,丹房里的灯烛明明灭灭。玄元躺在床上,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缕气在“琉璃盏”里缓缓转动,像守着个秘密。他忽然想起尹喜说的“炼心即炼气,气随心转,心逐气行”,原来心与气,从来不是谁管着谁,而是手牵着手,在这具躯壳里,在这天地间,慢慢往前走。

窗外的月光淌进来,落在床脚的蒲团上,艾草的香气在月光里浮着,竟也带了点甜意。玄元翻了个身,嘴角噙着笑,很快便沉入了梦乡。梦里没有枣糕,没有玉麒麟,只有一片暖暖的光,裹着一缕气,在虚空中慢慢转着,像师父画的那些圈,不紧不慢,却自有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