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5章 练形之法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5章 练形之法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夕阳把紫霄观的飞檐染成金红色时,玄元已站在观前的空地上。晚风卷着松针的清香掠过耳畔,远处的山影被暮色浸得发蓝,正是师父说的“夕练”好时候。他今日要练的是八段锦,这功法师父教了半月,说是“练形之要”,能让筋骨像春藤般柔韧,又似古松般坚实。

观前的青石板被日头晒了一整天,踩上去还带着暖烘烘的余温,像块被摩挲得温润的老玉。玄元脱了外袍,只留件月白短褂,露出的胳膊上能看见淡淡的筋络,那是这半月来日日抻拉的痕迹。廊下的竹椅上,尹喜师父正抽着旱烟,烟杆上的铜锅泛着经年累月磨出的暗红光泽,烟丝燃着的青烟在暮色里慢悠悠打了个旋,才恋恋不舍地融进天边的霞光里。

“形者,载气之舟也。”尹喜的声音混着烟味飘过来,带着点沙哑的暖意,“气要靠形来运,形若僵了,气便堵了;形若活了,气自畅了。八段锦看似是舞胳膊动腿,实则是让筋、骨、肉跟着气走,你且用心体会。”

玄元点头应着,双脚慢慢分开与肩同宽,指尖贴着裤缝往下垂,先让心神沉到脚底。他能感觉到青石板的温度顺着脚心往上爬,混着晚风里的松香,在四肢百骸里轻轻漾开。这是他每日最静的时刻,白日里抄经时的浮躁、打坐时的杂念,到了这时节,仿佛都能被暮色滤得干干净净。

深吸一口气,他开始起势——双手从体侧缓缓抬起,掌心朝上,像托着两团暮色里的流云。手臂抬到与肩同高时,指尖微微发麻,那是气在顺着经脉往上走的缘故。尹喜师父说过,起势要“如捧春水”,既不能用力,又不能懈怠,得像捧着碗刚沏好的茶,既要稳住,又得让茶香慢慢飘出来。玄元的手腕轻轻转了半圈,掌心对着夕阳最后的余晖,仿佛要接住那缕快要沉进山后的金光。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玄元的手臂慢慢上举,指尖快要触到天际时,忽然轻轻向后仰了仰,腰腹的肌肉跟着一绷,像拉满的弓弦。他能感觉到气顺着脊椎往上爬,像条温驯的小蛇,从尾椎骨一路游到后颈,三焦经的脉络在胳膊里轻轻跳,酸麻中带着股舒展的劲儿。肩窝处有些发紧,那是昨日挑水时不慎抻着的旧伤,此刻气一涌过,竟像被温水泡过似的,慢慢松快下来。

“三焦通了,全身的气就顺了。”师父的声音混着烟圈飘过来,玄元慢慢回落时,特意让掌心对着夕阳的方向,手指张开又合上,仿佛真的接住了那最后一缕金光,正往丹田里头送。他想起初练这式时,胳膊举到一半就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师父拿竹枝敲着他的腰说:“往上托,不是用胳膊使劲,是让气推着走。你看那炊烟,不用人撵,自己就往天上蹿,这才是真劲儿。”如今气真的顺着胳膊往上涌,他才懂那“托”字的妙处——不是硬撑,是顺着力道往上“送”。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左臂前伸,掌心向内,右臂拉到胸前,手指捏成虚拳,像握着张无形的弓。玄元的目光顺着左指尖望去,远处的山尖正被暮色啃去一角,像块被咬了口的麦饼。他忽然想起在净乐国猎场见过的射雕手,拉弓时臂膀上的筋络像盘着的蛇,每寸肌肉都绷得恰到好处,既不松懈,也不僵硬。

此刻自己的胳膊里,也有股气在游走,顺着肩窝往下淌,把僵硬的筋骨泡得发软。换右式时,他故意放慢了速度,让气在腋下多绕了半圈。师父说这里是“极泉穴”,气通了能养心。玄元能感觉到那处有点发涨,像揣了颗温吞的小石子,慢慢往下沉,沉到心口窝时,竟打了个轻颤,像是压在那里的躁气被轻轻推了推。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左手向上托,右手下按,像托着块山岩,按着片土地。玄元能感觉到丹田的气往左右分,顺着胳膊往指尖跑,左手指尖发麻,右手掌心发烫。他想起药圃里的老参,根须在土里扎得深,茎叶才能长得壮,这身体的脾胃,就像那老参的根,得托着、按着,才能把气往下沉。

起初练这式,他总觉得左手托不住,右手按不实,师父就拿他药圃里的锄头作比:“你锄地时,哪只手使劲?不都是一推一拉,劲儿才匀吗?这托和按,也是一阴一阳,得让气在里头打个转。”如今气顺着胳膊往指尖跑,左手像托着团云,右手像按着块暖玉,阴阳相济,倒真有几分锄地时的自在。

练到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时,暮色已浓得化不开。玄元慢慢转头,目光越过肩膀往后望,能看见观门的铜环在暮色里闪着微光,像只半眯的眼。转头的刹那,脖颈的筋络像被拉开的橡皮筋,酸得他差点皱眉,可随即就有股暖流涌上来,从后颈一直淌到后腰,把酸胀冲得七零八落。

“五劳七伤多是坐出来的,”师父的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火星溅在暮色里,像颗小星,“往后瞧,是让气往背上游,把淤住的地方冲开。你整日抄经打坐,后背的气早就堵成了乱麻,得好好梳梳。”玄元望着观门后那片漆黑的竹林,忽然觉得后背真的像被梳子梳过似的,节节松开,连呼吸都顺了些。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最是畅快。玄元双手按在膝盖上,顺时针摇了三圈,逆时针摆了三回,脑袋跟着身子晃,像溪水里的石头被水流推着动。每晃一下,心口就轻一分,仿佛有团火被摇得越来越小,最后化作缕烟,顺着鼻孔呼了出去。他想起昨日抄经时心里冒的躁气——明明是很简单的《道德经》,偏生越抄越烦,笔杆都快被捏断了。此刻那点躁气竟随着摇头摆尾,散得干干净净,倒像是被晚风吹进竹林里了。

“摇的时候别光晃身子,”师父的声音里带着笑,“想想你小时候荡的秋千,浑身都得跟着悠起来,气才能活泛。”玄元试着把腰胯放松些,果然觉得气顺着摇晃的劲儿往四肢窜,连指尖都透着股痒意,像有小虫子在爬。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时,玄元的手指终于触到了脚背。起初练这式,腰像块铁板弯不下去,师父就拿竹枝轻轻敲他的后腰:“松些,肾在腰里,你绷得那么紧,气怎么进去?”玄元那时总怕闪了腰,浑身都僵着,师父就按着他的肩慢慢往下压,疼得他龇牙咧嘴,却也真的摸到了点“松”的门道。

如今他能感觉到腰腹的筋像水草般舒展开,手指触到脚背的刹那,一股气从脚底顺着脊椎往上蹿,把后腰的命门穴烘得暖暖的。那暖意像杯温酒,顺着经脉往下淌,连带着膝盖都不那么发僵了。他想起药圃里那株老枸杞,根在土里盘得深,枝干才能年年抽出新条,这腰腹的劲儿,大抵也和那老根差不多。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玄元捏紧拳头时,指节“咔咔”响。他故意把眼睛瞪得圆些,望着远处的山影,像要把那暮色都看穿。拳头上的气鼓鼓的,顺着胳膊往胸口撞,撞得胸腔嗡嗡响,连呼吸都粗了几分。起初他总拿捏不好“怒目”的分寸,要么瞪得眼珠子发酸,要么就软塌塌没点力气,师父说:“怒目不是真生气,是让气聚在拳头里,增的是底气,不是戾气。你看那石狮子,看着凶,实则是镇宅的,不是惹事的。”

玄元慢慢收拳时,果然觉出那气不是暴躁的,是沉厚的,像压在土里的酒坛。收拳的瞬间,气又顺着胳膊往回淌,回到丹田时,竟带着股甜丝丝的暖意,比刚喝的蜜水还润。

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玄元踮起脚尖,脚跟在青石板上轻轻颠着,一下,又一下,像踩着朵会跳的云。每颠一次,丹田的气就往上翻涌,顺着百会穴往头顶冒,浑身的毛孔都跟着张开,吸着暮色里的清露。七颠过后,他缓缓落地,脚跟砸在石板上,“咚”的一声,像敲在鼓上,震得五脏六腑都跟着颤,却舒服得想叹气。

三刻钟练完时,月亮已爬上了东崖,像枚刚剥壳的银梭子,斜斜插在墨蓝的天上。玄元站在暮色里,额角的汗顺着下巴往下滴,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小的湿痕。可浑身的筋骨却像被温水泡过,松快得很,连呼吸都带着股劲,能吸得比往日更深、更沉。他摸了摸后腰,命门穴那里还暖烘烘的,像揣了个小炭炉。

“怎么样?”尹喜站起身,烟杆别回腰间,烟锅上的火星在暮色里明灭了一下,“觉出形和气的勾当了?”

玄元活动着手腕,骨节响得像串玉珠:“弟子好像摸到点——形动,气就动;形顺,气就顺,像船行在水里,船身稳了,水自然就让路。”他想起昨日过溪时见的那艘渔船,船板平整,船身匀称,划过水面时悄没声息,不像自己先前撑的那破木筏,东摇西晃,光跟水较劲了。

师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月光:“正是这个理。这八段锦,就是让你的身子骨变成艘好船,往后气满了,才能载得动更沉的道。”他顿了顿,用烟杆指了指天上的月牙,“你看那月亮,看着软乎乎的,实则是块硬邦邦的石头,可它绕着天转,从不用硬劲,全凭那点引力顺着走。练形也是这道理,不是练出一身硬骨头就完了,得让骨头里裹着气,跟着气的劲儿走。”

夜风穿过观门,带着药圃的草药香——有薄荷的凉,艾草的苦,还有点说不清的甜,那是晚开的金银花的味。玄元望着天上的月牙,忽然明白,这练形之法,从不是把筋骨练得硬邦邦,是练得像春山,既有岩石的坚,又有草木的柔,让气在里面畅行无阻,载着那颗求道的心,往更深、更远的地方去。

他转身往厢房走时,脚步踩在青石板上,比来时更稳,每一步都像踩在鼓点上,咚、咚、咚,敲得丹田的气也跟着跳,像颗埋在土里的种子,正借着这练形的力道,悄悄往下扎根。廊下的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晃,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墙上,跟着他一步一步,往灯火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