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10章 登岸问路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10章 登岸问路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乌篷船靠岸时,玄元的指尖还沾着海水的咸涩。

码头是片简陋的滩涂,青石板被海浪泡得发乌,几艘渔船歪歪扭扭地泊在岸边,渔民们正扛着湿漉漉的渔网往沙滩上拖,网眼里的银鱼还在蹦跳,溅起的水珠落在玄元的道袍上,凉丝丝的。他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被一层薄薄的雾霭裹着,像水墨画里晕开的墨痕,心里忽然松了口气——渡海的风浪、母亲的泪眼,仿佛都被这片陌生的土地滤成了淡影,只剩下脚下坚实的泥土,和前路隐约的方向。

“小哥要往哪儿去?”船夫收着缆绳,黝黑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这南岸不比北岸,山路多,岔路也杂,可得问清楚了再走。”

玄元从包袱里取出半块碎银递过去,指尖因长时间攥着丹经而有些僵硬:“敢问武当山怎么走?”

船夫的手顿了顿,抬头看了看他,又望了望远处的青山,挠了挠头:“武当山?那可是仙山,听说在云雾里头藏着,寻常人找不着路。前几年有个货郎想去寻,走了半个月,愣是绕回了原地,说山里有神仙指路,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玄元笑了笑,没再多问。他知道,仙山之路从来不会轻易示人,就像大道的真意,总要历经波折才能窥见。他谢过船夫,背起简单的包袱——里面只剩那本被海水浸过的丹经、母亲绣的玄武图、老丈给的平安符,还有从净乐带来的半块玉佩。青锋剑悬在腰间,剑鞘上的七星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在为他引路。

沿着滩涂往内陆走,海风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草木的清气。路边的野花比净乐的更野,黄的、紫的、白的,挤在石缝里,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滩涂变成了土路,脚下的沙砾换成了松软的泥土,远处的青山越来越近,连林间的鸟鸣都听得真切——有黄鹂的婉转,有杜鹃的清亮,还有些不知名的鸟儿,叫得像顽童的嬉笑。

山路渐渐陡起来,两旁的树木也密了,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玄元找了块青石坐下,掏出怀里的麦饼——这是离开净乐时,那个曾受他恩惠的妇人塞给他的,说“路上饿了垫垫”。麦饼已经有些干硬,嚼在嘴里却带着麦香,让他想起净乐的田野,想起老丈说“大道在泥土里”的话。

正吃着,忽然听见林间传来“咔嚓”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砍柴。玄元站起身,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枫树下,站着个樵夫。他穿着粗布短打,裤脚卷到膝盖,露出被山路磨出厚茧的小腿,肩上扛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背上的柴捆足有他半人高,却走得稳稳当当。

“老丈请了。”玄元迎上去,对着樵夫拱手。

樵夫放下柴捆,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打量着他。这少年穿着干净的道袍,不像山里人,也不像走江湖的,眉宇间透着股清俊,额间的朱砂痣尤其显眼,像沾了点天上的丹砂。“小哥是外乡人?”樵夫的声音带着山里人特有的质朴,像山涧的石头,厚重而实在。

“正是。”玄元点头,“从北岸来,想去武当山求道,不知老丈可知路径?”

樵夫闻言,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老树皮的纹路:“武当山?那地方可不好找。”他抬起布满老茧的手,指向远处最高的那座山。那山被一层厚厚的云雾裹着,只露出半截青黑色的山尖,像浮在云海里的礁石。“看见没?云雾深处,有异人结庐者,便是了。”

玄元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云雾变幻莫测,时而像奔腾的马,时而像展开的锦,根本看不清山里的模样。他刚想再问“异人结庐有何标志”,转身却发现,身后的樵夫竟不见了。

柴捆还立在枫树下,斧头斜插在泥土里,斧刃上还沾着新鲜的木屑,可那扛柴的人,却像从未出现过一样,连地上的脚印都没有留下。只有风穿过枫林,发出“沙沙”的响,像是谁在低声轻笑。

“仙助……”玄元喃喃道,心里忽然亮堂起来。他对着云雾深处深深一揖,既是谢樵夫指路,也是谢这无声的提点。

他想起渡海时护佑他的玄武龟蛇,想起离开净乐时宗庙牌位的金光,原来道途之上,总有看不见的力量在指引。这樵夫来得蹊跷,去得突然,不是凡人,分明是山中神明化身,来为他指引方向。

重新背起包袱,玄元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山路虽陡,却不再觉得难走,每一步踩下去,都像踏在实地上,心里的迷茫也被那樵夫的话驱散了——“云雾深处,有异人结庐者即是”。所谓异人,或许就是武当山的仙师;所谓结庐,或许就是修行的道场。而那云雾,不是阻碍,是考验,是要让求道者在迷茫中守住初心,方能见真境。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山雾越来越浓,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不足丈许。林间的鸟鸣渐渐稀了,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在雾里回响,像在跟谁对话。玄元没有停,他想起胎息时的静,闭上眼睛,让心神沉入丹田,感受着周围的气息——草木的清气在左侧,泉水的湿气在前方,而更远处,隐约有股淡淡的檀香,像从云雾的缝隙里飘来。

“往檀香处走。”他对自己说,睁开眼时,脚步更坚定了。

雾中的山路渐渐变得平缓,脚下的泥土里混着些碎石,踩上去“咯吱”作响。忽然,雾气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开,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开阔的谷地,谷底有潺潺的溪流,溪边立着几间茅屋,茅屋顶上飘着袅袅的炊烟,炊烟里混着淡淡的檀香,正是他方才闻到的气息。

茅屋前的空地上,晒着些草药,有他认识的玄参、白术,还有些从未见过的,叶片上沾着露水,在阳光下闪着光。一个穿着灰色道袍的老者正蹲在溪边洗药,银发在阳光下像雪一样亮,动作缓慢而沉稳,仿佛与这山水融为了一体。

玄元站在谷口,望着那几间茅屋,望着溪边的老者,忽然明白了樵夫的话——这便是“云雾深处,异人结庐”。他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衣襟,朝着茅屋走去。脚下的石子路发出轻响,惊动了溪里的鱼,“哗啦”一声游进了深处。

老者抬起头,目光落在他身上,没有惊讶,只有温和的笑意,像早就知道他会来。

玄元走到老者面前,对着他深深一揖,声音在谷里回荡,清晰而郑重:“晚生玄元,自净乐国来,求见仙师,愿入道修行,求大道以济苍生。”

老者放下手里的药,站起身,目光落在他额间的朱砂痣上,又看了看他腰间的青锋剑,缓缓开口,声音像山谷里的回声,带着岁月的沉淀:“既来了,便是缘。先进屋喝杯茶吧。”

茅屋里的茶香混着药香,在雾里弥漫开来。玄元知道,他终于走到了武当山的门口,而这扇门后的世界,将是他道途的新起点。那樵夫的指引,那云雾的考验,都不是偶然,是大道在冥冥中安排的相遇,是要让他明白,求道之路,虽有迷茫,却从不会真的无路可走——只要心向光明,云雾自会散开,异人自会相见。

夕阳的余晖透过雾的缝隙洒进谷里,给茅屋镀上一层金边。玄元坐在茅屋里,接过老者递来的茶,茶水温热,入口微苦,回味却带着甘醇,像极了他一路走来的滋味。窗外的云雾渐渐淡了,露出远处青黑色的山尖,像在对着他点头微笑。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的修行之路,会比渡海的风浪更险,比雾中的山路更迷。但只要想起那樵夫的指引,想起心中的大道,想起“济度众生”的誓言,他便不会畏惧。因为他的道心,早已在净乐的土地上生根,在渡海的风浪里淬炼,此刻,正要在这武当山的云雾中,抽枝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