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27章 面壁九年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27章 面壁九年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丹房的药香混着秋日的桂花香,在晨露里漫得很远。玄元捧着那碗野茶,望着窗外虬结的老槐,终于下定决心开口:“弟子想入山。”

尹喜正用竹筛晒茯苓片,听见这话,手底的动作没停,茯苓的白屑落在筛子上,像撒了层细雪。“想好了?”他转过身,晨光落在他花白的胡须上,“面壁九年,可不是打坐那么简单。洞里没日月,没声响,日子久了,怕是连话都忘了怎么说。”

玄元点头。这几日他让阳神走遍了周遭村落,看够了炊烟里的人间烟火,也跟着感受过市集的喧闹、田埂的辛劳。可每次阳神归来,他总觉得心里有片空处,像幅画缺了最中心的那笔——那空处,得在极致的静里才能填满。

尹喜放下竹筛,取来一张泛黄的旧图,铺开在案上。图上画着云雾山的地形,用朱砂圈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是‘洗心洞’,在云雾山最深处,从前是你师爷清修的地方。”他指尖点着那圈朱砂,“洞壁是天然的白玉岩,光滑得像被水流洗了千年,能映出人影。洞外有株千年松,虬枝如盖,能挡风雨。”

三日后,尹喜陪着玄元往洗心洞去。山路越走越陡,到后来几乎没了路,全靠阳神在前头拨开荆棘。行至一处崖边,尹喜停下脚步:“从这往下走百丈,就是洗心洞。”他递过一个沉甸甸的布包,“里面是三年的干粮,还有几件换洗衣物。”

玄元接过布包,触到包底硬硬的,打开一看,是个蒲团,棉絮填得很实,边缘还绣着朵小小的灵芝,是尹喜的手艺。“每日卯时起,阳神出体绕山一周,熟悉天地气息;归来后便面壁静坐,观想天地之气从百窍入体,与阳神相融。”尹喜拍了拍他的肩,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衣料传过来,“九年期满,你自会明白该做什么。若中途想出来……”

“弟子不会。”玄元打断他,目光坚定。

尹喜笑了,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铜铃,挂在他腰间:“这是你小时候戴的长命铃,遇着危险便摇响,我自然会知。”他转身往回走,走了两步又停下,“记住,洞里的静,不是死静。你得让阳神去‘听’——听松针落的声,听岩缝渗水的声,听风穿过松枝的声。那些声,才是天地在跟你说话。”

洗心洞比玄元想象的更小,仅容一人静坐。洞壁果然如尹喜所说,白得像玉,真能映出人影,连他鬓角的一根白发都看得清清楚楚。洞顶有个细缝,漏下一线天光,刚好落在他面前的石壁上,像支笔,随着日头移动在壁上画着无形的字。

头一年,最难熬的是静。

卯时的天光刚从洞顶漏下来,玄元便召出阳神,让它绕山一周。阳神穿过晨雾,带回松针的清苦、山涧的湿冷,甚至远处野兽走过的腥气。可等阳神归位,洞里重归寂静,那寂静便像潮水般涌来,压得人胸口发闷。

他坐在蒲团上,听着洞外的松涛“哗哗”响,总忍不住想让阳神再出去看看——哪怕只是去碰一碰洞外的苔藓。有次实在忍不住,阳神刚飘到洞口,他忽然想起尹喜的话,硬生生收了神念。法身返归时带着股躁气,撞得他眉心发麻,洞壁上映出的人影都晃了晃。

“静不是憋。”他对着洞壁上的影子自语,声音在空荡的洞里显得格外陌生,“是看住自己的心。”

从此,他强迫自己专注于洞壁的纹路。那些纹路像天然的山水画,有的像奔流的河,有的像层叠的山,还有的像缠绕的云。他让神念跟着纹路走,像在解读一本无字的经。日子久了,竟真的忘了时间——有时觉得只坐了片刻,洞顶的天光已移到石壁尽头;有时觉得过了很久,天光却仿佛没动过。

第二年开春,洞外下了场桃花雪。雪花顺着洞顶的细缝飘进来,落在玄元的衣襟上,化成小小的水痕。他静坐时,忽然觉出些异样——阳神的脉动与他的心跳渐渐重合,有时甚至分不清哪是肉身的温热,哪是阳神的光晕。

一日午后,山雨骤至。雨水顺着岩缝渗进来,滴在石地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响。玄元的神念随着水滴起落,忽然“见”阳神的虚影伸出手,在半空接住了一滴雨。那瞬间,他肉身手背竟也泛起同样的冰凉,连雨滴在“掌心”炸开的细微触感,都分毫不差。

“原来如此。”他对着洞壁笑了,声音比从前沉稳了许多,“阳神与肉身,原是一体两面。”

自那以后,他不再刻意区分“我”与“阳神”。阳神出体时,他觉自己如鸟翔空;阳神归位时,他感天地如在怀中。洞壁上的影子也渐渐变了,有时映出的是他静坐的模样,有时映出的是阳神在山间穿行的虚影,到后来,两个影子竟慢慢重叠,分不清谁是谁。

第五年,玄元已能让阳神融入山风。法身化作一道微光,随着气流在林间穿梭,神念所及,连松籽落地时砸在腐叶上的“噗”声,都能“听”得分明。有次阳神随山风掠过一片竹林,他甚至能“闻”出哪根竹枝藏着冬笋,哪片竹叶生了虫。

面壁时,洞壁上的纹路不再是静止的画。他闭上眼,那些纹路便活了过来,化作阳神见过的山川河流——云雾山顶的日出,山涧里的游鱼,甚至村落里的袅袅炊烟,都顺着神念印在了他的识海,像幅不断铺展的长卷。

他开始试着“问”洞壁。遇着识海里的景象纷乱,便对着洞壁凝神,那些纷乱竟会顺着纹路慢慢梳理清楚,像水流过筛子,留下的都是最清的部分。有次他“问”阳神与天地如何相融,洞壁上竟映出松针的影子,针针分明,却又与风缠在一起,难分彼此。

“原来不是相融,是本就一体。”他豁然开朗,洞外的松涛恰好传来,像在应和他的话。

日子就这样不疾不徐地过着。洞里的干粮吃完了,他便让阳神寻些野果、菌类回来;衣物磨破了,他学着尹喜的样子,用松针的纤维简单缝补。他渐渐忘了自己是谁,忘了丹房的模样,甚至忘了说话的滋味——偶尔想开口,喉咙竟发不出声音,像生了锈的门轴。

直到第九年开春。

那日卯时,玄元如常静坐。阳神刚从山间归来,带着新抽的嫩芽气息。他正观想天地之气入体,忽然觉眉心一阵滚烫,阳神的光晕猛地炸开,化作无数光点,像银河般倾泻而下,顺着他的百窍钻进肉身。

他下意识想闭眼,却被一股力量推着睁开。洞壁上的影子正在变化——阳神的虚影与他的肉身渐渐重叠,白得发亮的光晕从他周身溢出,与洞外的晨光连成一片。他“看”到自己的指尖泛着淡淡的金芒,触到洞壁时,白玉岩竟泛起涟漪,像触摸的不是石头,是流动的水。

洞外的千年松忽然发出一阵轻响,虬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玄元站起身,九年未动的腿脚竟毫无滞涩,像每日都在行走一般。他走到洞口,望着外面的世界——天比记忆里更蓝,云比记忆里更白,连风的轨迹、云的流动,都仿佛有了脉络,在他眼前清晰地铺展开。

“成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玄元转过头,见尹喜站在千年松下,穿着件新做的棉袍,比九年前更显苍老,却依旧精神。他手里提着个食盒,正冒着热气。

玄元张了张嘴,以为会说不出话,却听见自己的声音响起,沉稳而清晰:“师父。”

尹喜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碗热粥,还卧着个荷包蛋。“尝尝,用你洞外的泉水煮的。”他看着玄元喝粥的样子,忽然道,“刚见你周身发光,还以为要飞升了呢。”

玄元笑了,光晕随着他的笑意轻轻晃动:“弟子明白了。这九年面壁,不是把自己关起来,是让阳神与肉身、与天地,真正长成了一体。”就像那株千年松,根在土里,枝在风里,却从不会觉得根是根,枝是枝。

尹喜舀了一勺粥,慢慢喝着:“你师爷当年面壁结束,说过一句话——‘天地即我,我即天地’。如今听你这话,算是懂了。”

山风穿过松枝,发出“哗哗”的响,像是在为这对师徒伴奏。玄元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忽然觉得,这九年的静,不是空,是满——满得能装下整个天地,装下所有风声、雨声、万物生长之声。而他与阳神,早已化作这天地间的一缕气,自在流转,无拘无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