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陶清羽、程凌丝等人继续出去采风。柳如烟则留在了酒店,开始谱曲!
她已经有了灵感,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接下来的行程对她而言,就是纯粹的旅游和放松……
《意大利之夏》,这是柳如烟这次选择的主题曲。
意大利足球文化盛行,人们对世界杯的到来充满热情。
意大利独特的文化和风情也是重要元素。
这首《意大利之夏》,将意大利人对足球运动的理解与迷人的音乐相结合,既有悠扬动听的旋律,又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
柳如烟谱曲的速度非常快,写完之后,她又想了想:为了保险起见,再写个英文版本的吧!
《To Be Number One》——同样的旋律,不同的歌词!
柳如烟轻声道:“这意大利语,暴雪娱乐没人能唱。可这英语版本的,陶清羽和谭婆就能唱!”
她对自己的团队知根知底,英文版的演绎倒是不用愁,但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语版本,必须找到最地道的嗓音。
打定主意,柳如烟戴上专业监听耳机,开始在网上浩瀚的意大利歌手中,大海捞针般寻找适合《意大利之夏》的嗓音。
她需要一种既能驾驭悠扬旋律,又能迸发出足球激情,同时带有意大利独特浪漫质感的声线。
一首首歌曲在耳机中流淌,时间也在专注的聆听中飞逝。
意大利不愧是美声故乡,高音男女歌手层出不穷,音域宽广,技巧精湛。
更不用说那些专攻歌剧的歌唱家,他们的声音塑造力和戏剧性非常强。
选择实在太多了,这些歌手风格各异,一时之间挑选起来,竟比谱曲还要耗费心神。
柳如烟听得耳朵都有些发麻,感觉各种华丽的嗓音在脑中交织盘旋。
她疲惫地摘下耳机,揉了揉太阳穴,抬眼一看时间,竟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专注之下,她连午饭都忘了吃,此刻胃里空空,开始“咕咕”地发出抗议。
就在这时,陶清羽、程凌丝他们采风回来了。
几人放下东西,谭婆敲响柳如烟的房门:“丫头,去楼下吃晚饭吧。”
“来了——”柳如烟打开房门,看到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外出汲取灵感后的满足与愉悦。
几人一进门,就看到桌上的笔记本电脑还开着,那耳机中还不断传来歌曲声。
“写得怎么样了?看你这蔫蔫的样子,遇到难题了?”
柳如烟有气无力地摆摆手:“歌是写完了,意大利语和英文两个版本都搞定了。
就是对意大利的歌手不熟悉,选歌手的时候太费劲了。
听了大半天,感觉耳朵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而且这些歌手好多都是唱歌剧的,声音条件是好,但听得多了,我耳朵疼。”
谭婆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中气十足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
“哎哟,选意大利歌手,你在这儿自己瞎琢磨什么?你问我啊!”
“啊?”柳如烟错愕的问道:“嫂子,你……你熟悉意大利歌手?”
“你忘了,我的专业就是歌剧啊!这个专业,意大利歌剧是绕不开的经典!”
说到这里,谭婆拉着柳如烟说道:“看你这蔫蔫的。走吧,先吃饭,回来嫂子帮你选歌手。”
“GO,GO,GO——”柳如烟哪里还会犹豫,立刻跟着大部队去酒店餐厅吃饭。
一顿丰盛的晚餐过后,众人再次聚集在柳如烟的套房客厅里。
柳如烟打开电脑,调出她整理出的部分歌手资料和音频片段,就眼巴巴地看着谭婆。
谭婆也不含糊,大大方方地坐在电脑前,神情专注地开始浏览和试听。
她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时不时点开一个歌手的代表作片段,凝神倾听片刻,又快速切换。
她的筛选速度,明显比柳如烟自己漫无目的地寻找要快得多,也精准得多。
不过十来分钟,谭婆的眼睛一亮,手指停在屏幕上:“有了!我觉得这两个声音,非常符合你这首歌的气质!”
柳如烟立刻凑了过去,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两位歌手的资料和照片。
第一位:莫罗德
谭婆介绍道:“这位可是意大利电子乐的先锋和大师级人物!
他赢得过3座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风格横跨迪斯科、流行、电子,非常擅长充满未来感和激情的音乐氛围。
他的编曲能力和对节奏的掌控,同样也是是一流的。”
第二位:娜尼尼
谭婆点开另一位看起来个性十足的女歌手照片和音频:“娜尼尼,她的声音非常有辨识度!
不是那种传统的清亮高音,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沙粒感,有些粗粝,却又充满了力量和温度,听着非常舒服!
她的演唱充满了激情和叛逆精神,但又蕴含着深沉的抒情性。
她的声音,既有野性和力量。”
柳如烟听着谭婆的介绍,又亲自点开了几位歌手代表作片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