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禾禾的声音刚落,通道入口处,周文博的身影已然出现。
他身着一袭水墨晕染风格的现代中式服装,气质沉稳,步伐从容,眼神中带着一种经历过起伏后的笃定。
就在他亮相的瞬间,后台等候区的凡希亚和香缇·莫几乎同时微微坐直了身体,脸上露出惊讶和了然的神情。
凡希亚惊讶的说:“哦!是他——《青花瓷》!”
香缇·莫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道:“《青花瓷》,很好听。”
她们的反应通过镜头,精准地捕捉并呈现在直播屏幕上。
当年周文博事业低谷时,正是凭借柳如烟为“大夏瓷器展”创作的《青花瓷》,成功翻身。
其影响力甚至辐射海外,成为许多外国友人认识华语流行音乐的窗口之一。
如今见到真人,两位国际歌手自然流露出一种“亲切”的认可。
现场灯光变得静谧,幽蓝色的光束如同水底暗流,缓缓铺满舞台。
一道纯净、空灵的笛声作为引子,悄然响起。
周文博站在立麦前,微微闭上双眼。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第一句出来,后台的英子姐就轻轻点了点头:“嗯,基本功非常扎实啊。”
周文博成名非常早,技术层面无可指责。
音准极稳,气息悠长且控制力极强,每一个字都咬得清晰而富有情感。
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刻意炫技。
而是用一种内敛而坚定的方式,处理着这首意境深远的歌曲。
歌曲逐渐推进,编曲的层次感开始显现。
在悠扬的笛声和古筝的铺垫下,电吉他和鼓点适时加入,但并不喧宾夺主,只是恰到好处地推涌着情绪,如同平静湖面下渐渐涌起的暗流。
“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进入副歌部分,周文博的声音稍稍加大了共鸣和力度,但依旧保持着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如同蓝莲花在静谧中傲然绽放,充满了内在的生命张力。
这种处理方式,与凡希亚极致技术流的表演形成了东西方美学的鲜明对比。
一个外放冲击,一个内敛磅礴。一个依靠顶尖技术征服,一个依靠意境和底蕴打动人心。
现场观众完全沉浸在这种东方式的音乐美学中,许多人闭着眼,随着节奏轻轻摇摆。
直播间弹幕也开始刷屏:
“稳!太稳了!这就是实力!”
“听得我鸡皮疙瘩起来了,和原唱是完全不同的味道!”
“这才是大将之风啊,不慌不忙!”
“编曲太好了!完美融合了民族和现代!”
“给华语乐坛长脸了!周文博牛逼!”
“感觉心灵被洗涤了……”
在控制室内,柳如烟微微点头:“这种类型的歌曲,周文博驾驭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但可惜的是,风格太过于单一。”
小离诧异道:“啊?这样也赢不了吗?”
“赢?”柳如烟不赞同的说道:“能保住前三就不错了。你别忘了,还有香缇·莫没出场呢。”
“对噢,”小离恍然道:“等候区还有一位大神没出场呢。”
舞台上的周文博的状态越发松弛和投入……
尾奏部分,音乐渐渐回落,再次回到那空灵的笛声,周文博的声音轻轻吟唱,最终与乐器声一同缓缓消散在空气中。
片刻的寂静之后,演播厅内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种掌声里包含着欣赏、尊重和一种被深深打动的情绪。
周文博鞠躬致意,额头上也有细汗,但脸上是满足和平静的笑容。
主持人禾禾激动地走上台:“谢谢文博,真的太精彩了!《蓝莲花》唱出了完全不同的境界和力量!感觉如何?”
周文博接过话筒,气息还未完全平复:“谢谢!站在这个舞台上,唱这首歌,意义非凡。
感谢乐队老师们的完美配合。
我只是想把这首歌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他的发言得体而真诚。
评委李哲评价道:“周文博展现了一个成熟歌手应有的掌控力。技术稳定,情感表达精准且有深度。
这是一场完成度极高,且极具竞争力的表演。
他将华语流行音乐的魅力,在这个国际化的舞台上,有效地传递了出来。”
这番评价无疑给予了高度肯定。
周文博走下台,回到等候区,迎来了其他歌手更为热烈和敬佩的拥抱。
英子姐直接竖起了大拇指。凡希亚和香缇·莫也再次向他点头致意。
周文博的表演,成功地将赛场从纯粹的技术比拼,部分拉回到了音乐内涵,和风格的多元化展示上,也为华语歌手们稳住了阵脚。
主持人禾禾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了激情:“感谢文博带来的震撼表演!那么接下来,这位歌手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让我们掌声欢迎,下一位竞演歌手——华语乐坛常青树,英子姐!”
英子姐,肩上的压力如山般沉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