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说完就挂了电话,直接登上了微博。
刷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情况果然和张迪说的差不多。
柳如烟直接登录自己的微博,艾特了一下徐正:“徐老师,怎么激动成这样,是电影赔钱了么?不应该啊,暴雪娱乐今年春节档都没上电影。表情(微笑)”
所有导演看见柳如烟这条微博,全都气的肝疼。
柳如烟的话,成功让他们想起春节档被哪吒支配的恐惧!
现在是你和徐正的事儿,你骂徐正就行了,把我们带上干什么啊?
徐正好像一直等在电脑前,见柳如烟亲自下场,立刻发微博回应:“柳总,赔钱是小事,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底层人的辛苦,不能只向“前”看!”
柳如烟先是发了一个大拇指的表情,接着说道:“你了不起,你清高!请问,徐老师说的是自己那部扑街的电影吗?叫什么来着?”
柳如烟的话,像一根针一样,狠狠扎在了徐正最敏感的神经上。
徐正捂着腰,好悬没把手机摔了!!
评论区网友都笑疯了,这柳如烟太能气人了,句句都不离扑街和赔钱!
“哈哈哈!柳总杀人诛心!《逆行》扑街到连名字都让人记不住了吗?”
“徐导:我说底层辛苦!柳总:你电影扑街!徐导:我说艺术价值!柳总:你电影扑街!徐导:……(卒)”
“柳总这战斗力,一个顶十个营销号!徐导快别说了,越说越显得你输不起!”
“《逆行》成本4亿,票房收入2.59亿?这扑得也太惨烈了吧?难怪急眼了找暴雪娱乐碰瓷!”
“徐导,听句劝:扑街要认,挨打站稳。学学人家暴雪娱乐,《梦华录》质量不行,人家直接都不上映!”
每到和人开撕时候,柳如烟总是特别兴奋,他见徐正半天不说话,又发了一条微博:
“要我说啊,就你这电影要啥没啥,扔到港岛去拍,投资三千万都多了。现在有2.59亿票房你就偷着乐吧。”
柳如烟说的真不是假话!!
以港岛那些导演的功力,这片子放到港岛去拍,三千万的效果绝对要比现在强上不知道多少!
如果在压缩压缩成本,恐怕连三千万都用不上!
徐正彻底坐不住了,撸起袖子就开始和柳如烟对线。
“柳总是办公室待多了吧?你也会拍电影?”
柳如烟回道:“我是不会拍电影,但我知道你这部电影是怎么扑的!表情(微笑)”
“那就请教柳总了!表情(抱拳)”
吃瓜网友立刻搬着小板凳,在评论区排排坐,他们都想看看柳如烟到底能说出什么理由!
柳如烟看着徐正的消息,不屑的笑了笑,在微博上不紧不慢的打字道:“既然徐老师诚心请教,那我就指点指点你。”
徐正看着微博,牙都要咬碎了!
别看柳如烟一句一句徐老师叫着,可实际却把他看成是晚辈一样教导!
“快快快,都记一下,柳总又要怼人了。”张迪等人在电脑前排排坐,每人都准备了个小本本。
此时,柳如烟的微博更新了:
“我要是没说错,这部《逆行》是徐老师改编自“清明”的原着吧。连名字都不改一下,不知道徐老师有没有支付版权费?表情(微笑)”
“徐老师的拍摄手法狡猾啊,把原着里骑手的苦难保留了,却把原着中的对平台算法压榨、超时机制等问题全部回避。”
“而在徐老师的电影中,仅用“系统派单”一句话,轻轻带过了平台责任。我想不通这是什么意思?是惹不起外卖平台么?”
“徐老师改编中试图通过“小人物逆袭”的套路,引发观众共情,但却过度简化骑手与平台之间的矛盾,回避制度问题。”
“这是“既想赚眼泪,又想赚钱,还想规避风险”。徐老师这招实在是高!吃瓜的导演们,这招记得学习一下!”
“我记得徐老师在宣传电影时曾说过:为了捕捉外卖员真实状态,剧组在魔都多个外卖站搭建了临时指挥部,但却没说具体费用是多少。”
“我呢,粗略计算了一下:日均人工,以及设备租赁等费用加在一起,每天的费用绝对超过50万。”
“我就在想啊,如果把这笔费用全给外卖员多好啊,这样你连演员片酬都省了,还能让真正的外卖员赚些收入!”
“毕竟没有一个演员能比外卖员本身,更能演好这个角色,不是么?”
“徐老师虽然标榜“取材真实”,但却在电影中完美回避了外卖员社保缺失、工伤风险等深层议题。完全没有体现出对平台剥削骑手的直接批判!”
“最后,我想请问徐正老师:这样一部回避核心矛盾、消费苦难、动机不纯的电影,给你2.59亿票房还委屈你了?”
柳如烟发完这条微博,起身拿了瓶矿泉水便喝了起来。
好久没骂的这么爽了,这段时间外部带来的压力,总算找到了一个释放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