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贞德传 > 第43章 公主军直扑北京

大明贞德传 第43章 公主军直扑北京

作者:01零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5:44:17

收服哈达骑兵后,接下来的战斗就毫无悬念了。

不知道是为了赢得妶玉的信任,还是想要帮助自己的孙子建立功勋,赖恼主动请求退居二线,放弃了兵权,让自己的孙子克伦顶替自己率领哈达骑兵,先后俘虏了王之纲和宜永贵。

经过大约半个月的征战,妶玉控制的地盘扩大到了整个山东、徐州、开封以及河北部分地区,总兵力也扩张到了两万多人。

至此,妶玉正式宣布成立公主救**东路军。任命戚菡冬为东路军军长,赖恼为副军长。

下设一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一个军部直属火骑旅,一个炮兵旅。

其中第一师(骑兵师)师长克伦。

第二师师长姜信。

第三师师长武兆国,副师长李化鲸。

卢有鱼、任七、赵四分别在第三师担任三个旅的旅长。

火骑旅旅长孙参(三当家)。

炮兵旅旅长吴柳(六当家)。

至此,梁山水寨的5位当家都有了职位,除了老五一直担任护卫,没有战功,因此难免有些情绪。

为了安抚五当家,便给他封了个近卫团团长的头衔,虽然比不上旅长级别高,但胜在近卫团离妶玉近,士兵和装备也都最精锐,因此周武(五当家)也非常满意。

为了应对清军的反扑,妶玉没有继续扩张地盘,而是着手增强实力。

财政方面,延续一贯的政策,对投靠清廷的大地主们进行清算,一方面没收了上百万两白银,另一方面把没收的土地分给穷人,获得了百姓的拥戴。

军备方面,加紧扩大后膛枪和炮弹的产量,同时按照妶玉的吩咐,秘密收集和建造大量战船。

山西大同,攻城数月的多尔衮收到山东战败的情报后,雷霆大怒,一气之下旧毒复发,疗养了三日才逐渐好转。

冷静下来的多尔衮,展现了枭雄的能力。

一方面,他力排众议,驳回了北京的王爷们要求流放、甚至处死哈达部族人的要求,不仅没有下令严惩哈达部族,反而派兵对他们进行保护。

当然,名义上是保护,其实本质上是监视和拿他们做人质。

另一方面,即便是山东以及开封、徐州等地被占,他依然没有从大同撤军,反而加大了攻城的力度。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使得妶玉逼迫多尔衮撤军,围魏救赵、救援姜镶的战略企图落空了。

就这么安静地又过了两个月,经过了两个月的训练和武器生产,东路军这两万多人已经成为了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军队。

除此之外,还不惜重金建造了二十艘大型楼船,一百艘中型战船,以及数百条小型运兵船。

眼看东路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战船也打造得差不多了,估摸着姜镶差不多也快要到极限了,妶玉赶紧召集众将,商议如何救援姜镶。

虽然历史上姜镶在大同整整守了十个月,但此时的多尔衮毕竟仿造了一批后膛枪,尽管用来攻城作用或许不大,但为了万无一失,还是得提前出兵。

经过讨论,妶玉最终采纳了诸葛灵的谋略,兵分两路。

其中姜信率领第二师,自开封出发,直取洛阳,并飞鸽传书西安,命李书恒自陕西兵出潼关,配合姜信切断正在山西的多尔衮的粮道和退路。

考虑到李书恒并不认识姜信,妶玉让米思翰随姜信一同西进,便于和李书恒联络。

而妶玉则亲自率领哈达骑兵师和第三师,沿大运河直接北上,直奔北京而去。

唯一奇怪的是,身为东路军军长的戚菡冬,却没有随同大军出征,而是与火骑营、半个炮兵营一起,留在了济南。

随后的一个月内,各地的军报陆续传到了多尔衮、多铎和顺治小皇帝的手里。

西边,姜信迅速攻占洛阳,并与李书恒合兵一处,连续攻占了运城、临汾,兵锋直逼太原。

而在北边,则是一反常态,压根不去攻打沿途河北的州县,而是直奔北京城而去,仿佛根本不担心后方的安全,于是直接打到了距离北京城只有一百多里的武清。

整个天下随即震动,自清军入关以来,明军节节败退,就在几个月之前,南明朝廷再次丢失陪都南京,弘光皇帝**而死,财税重地的江南地区落入多铎的手里,隆武帝退守福建,战局艰难。

没有人能想到,仅仅几个月之后,那传奇的广陵公主,居然在山东凭空拉起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横扫两淮,甚至直接开启了北伐,即将打到北京城下!

北京,紫禁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抱着顺治,表情凝重但依然强装镇定。

“太后,您得拿个主意啊!如今摄政王不在京城,多铎和阿济格两位亲王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北京城内的守军只有一万余人,可守不了多久啊!”郑亲王济尔哈朗带着满朝文武大臣,请求太后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下旨命令多尔衮三兄弟放弃前线的战役,赶紧撤回来救援北京城。

“郑亲王……哀家只是一个妇人,并不懂打仗……哀家想,若是强行召回前线大军,是否会对大局不利?这北京城城高墙厚,真的不能守一守吗?”

“太后!那广陵公主非同小可,奴才听说,她不仅改良了先进的枪械,甚至还改良了炮弹,将一般的将军炮发挥出了红夷炮的射程和威力……

太后啊,这北京城城墙再厚,面对上百门红夷炮,又能守得住多久呢?”

孝庄沉默不语,红夷大炮的威力她还是有所耳闻的,毕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死,和红夷大炮都脱不开关系。

“太后……太后不妨先给多尔衮下诏,如果他们三兄弟不肯回师救驾,那只能说明……他们有不臣之心,想要借明军之手除掉陛下和各位宗亲王爷!届时还请太后带着陛下放弃京城,退回关外……大清或许还能东山再起!”

孝庄深吸了一口气,抚摸着顺治的额头,坚定地说道:

“不,哀家和陛下就待在这里,不回关外!大清好不容易入主中原,将士们还在前方奋战,哀家岂能就这么逃了?!

济尔哈朗,你以哀家的名义给摄政王写一份信,说清楚情况,告诉摄政王,哀家和陛下决定坚守京城,让他……不必顾忌哀家和陛下,以前线大局为重!”

“太后!这、这……还请太后深思啊……”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奴才……领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