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几件小事,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几颗石子,涟漪虽然细微,却终究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这天下午,李清风刚结束一轮巡逻,回到岗亭,正准备继续研读他那本已经被翻得有些卷边的《物业服务标准化管理手册》,物业经理老陈就领着两个陌生人走了进来。
“李师傅,忙着呢?”老陈脸上堆着笑,语气比平时更客气几分,“这两位是区里安防设备公司的技术员,张工和李工。咱们小区不是有一部分监控设备老化了嘛,公司安排他们来做个全面的巡检和评估,看看哪些需要更换升级。”
李清风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老陈身后的两人。这两人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提着工具箱,胸前挂着工作牌,看起来确实是那么回事。年长些的“张工”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普通,眼神却格外沉静,带着一种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形成的专注感。年轻些的“李工”看起来二十多岁,略显青涩,但动作麻利,眼神在打量岗亭环境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然而,在李清风远超常人的感知下,这两人的“内里”却与外表截然不同。他们的气血远比普通人旺盛凝练,呼吸绵长,尤其是那位“张工”,体内隐隐有一股微弱但精纯的能量在缓缓流动,其强度大概在炼气期中后期的样子。而年轻些的“李工”,虽然能量波动弱得多,只是刚摸到炼气门槛,但精神力的活跃度却异于常人,似乎经过特殊训练。
“特殊事务处理部门…终于来了点像样的人了。”李清风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站起身,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陈经理,张工,李工。需要我配合什么吗?”
“不用不用,就是跟您打个招呼,他们主要在小区公共区域和监控室活动,可能需要查看一些线路和设备。”老陈连忙摆手。
“张工”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技术员特有的、略显拘谨的笑容:“李师傅,打扰了。我们主要是检查一下现有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比如摄像头覆盖范围是否合理,有没有盲区,设备老化程度等等。听说您对小区情况最熟悉,到时候可能还要向您请教。”
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合情合理。
“没问题,应该的。”李清风点点头,指了指岗亭一侧的监控屏幕墙,“主控屏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部分公共区域的实时画面。需要调取历史记录或者查看具体线路,得去地下一层的监控机房。”
“好的,谢谢李师傅。”“张工”道了谢,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岗亭内部的陈设,从那张摆放整齐的桌子,到墙角那几盆生机勃勃的绿植(包括“永恒基石”和小蘑菇),再到那个不起眼的漆黑基座,最后落在李清风那本厚厚的管理手册和旁边的搪瓷杯上。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要将每一个细节都刻印下来。
李清风仿佛毫无所觉,重新坐下,拿起手册,自顾自地看了起来,甚至还习惯性地拿起红笔,在某个条款下面了条线,嘴里低声念叨:“‘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嗯,这块确实需要加强…”
“张工”和“李工”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有再多说什么,跟着老陈离开了岗亭,开始了他们的“设备巡检”工作。
玄猫在它的专属空间里,懒洋洋地翻了个身,熔岩眼瞳中闪过一丝玩味:“嘤嘤嘤~(老板,鱼饵撒下去,小鱼儿这不就游过来了?还是两条有点修为的灵鱼苗。)”
“咪。(小塔,稍安勿躁。观其行,听其言,辨其意。是敌是友,是试探是接触,尚未可知。)”李清风意念回应,依旧稳如泰山。
接下来的半天,李清风能隐约感知到那两人在小区内活动的气息。他们确实在检查监控设备,动作专业,记录认真。但他们的检查,明显带着某种目的性。他们尤其关注那些监控覆盖的边缘区域、光线不足的角落,以及……李清风平时巡逻路线上的一些特定点位。他们甚至假装不经意地向偶尔路过的其他保安或保洁人员,打听一些关于西门岗亭李师傅的日常,比如他工作认不认真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啊,晚上巡逻一般走哪条路线之类的。
这些试探,在李清风看来,如同透明的水波,一清二楚。
傍晚时分,那两人再次来到了岗亭,向李清风“汇报”初步检查结果。
“李师傅,” “张工”依旧是那副技术员的口吻,“初步看下来,咱们小区东南角那片绿化带后面,还有三号楼和五号楼之间的那个消防通道拐角,监控存在明显盲区。另外,部分夜间摄像头的红外补光效果不太理想,图像噪点大。这些我们都会在评估报告里详细列明。”
他说的地方,确实是监控覆盖的薄弱环节,也是李清风平时巡逻时会额外留意的区域。
“嗯,这些地方我巡逻的时候也会多看看。”李清风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用一种闲聊的语气补充道,“不过啊,我觉得监控这东西,主要还是起个辅助和威慑作用。真要说安全,关键还得靠人。就像我们保安,腿勤快点,眼尖一点,比啥摄像头都强。再好的设备,也有坏的时候,也有看不到的角度,对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