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冯渊回到冯府。推门进入主屋,看到晴雯正坐在自己的床上摆弄着一件衣衫。当看到冯渊时,急忙站起身来,欣喜的问候道:“公子回来了。”
冯渊看着她略带倦意的面容,疑惑的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晴雯拿起手中的长衫,轻轻抖开,递给冯渊道:“这是奴婢刚刚赶制出来的新衣,公子您试试合不合身。”
冯渊接过长衫,入手柔软顺滑,质地极佳。他脱下外袍,换上晴雯亲手缝制的长衫,在屋里走了几步,感觉裁剪得体,舒适自然,笑着称赞:“甚为合身,晴雯的手艺真好。”
晴雯听到夸奖,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眼角眉梢都带着几分得意,轻声说道:“只要公子喜欢就好。”
正在这时,小红提着一个红木的食盒,脚步轻快的走了进来,食盒里散发着诱人的饭菜香味。她看到冯渊说道:“公子,午饭做好了,您请用餐。”
说着将食盒放在餐桌上,打开盖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便呈现在眼前,有红烧肉、糖醋鲤鱼、炒时蔬等,都是冯渊平日里喜欢吃的。
小红动作麻利的将碗筷摆放好,然后微微欠身,声音清脆的说:“公子请用餐,这些都是厨房精心准备的,您尝尝味道如何。”
冯渊走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味道确实不错,不由得点了点头,赞许道:“嗯,味道不错,厨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他正吃着饭菜,却突然想起平日里总是跟在小红身边的茜雪并没有出现,于是放下筷子,疑惑的问:“小红,今天怎么没看到茜雪?她到哪里去了?”
晴雯在一旁解释道:“启禀公子,奴婢今天早上已经重新安排了所有丫鬟的工作,小红以后负责每日送餐,茜雪负责整理书房,服侍公子读书。”
冯渊这才恍然大悟,想起自己确实应该多到书房读书,毕竟明年就要赶回金陵参加八月的乡试,考取举人功名。
他打听过科考的规矩,乡试必须在原籍参加,不能在京城就考,否则就算中了举人,也是无效的,这一来一回的路程可不近,舟车劳顿,确实有些不便。
冯渊在晴雯和小红的服侍下,很快便吃完了午饭。他擦了擦嘴,站起身来,对晴雯说:“我这就去书房看书,你若是累了,就再休息一会儿。”
说完,他便迈步走出了主屋,朝着书房的方向走去。
书房内,窗明几净,整洁清幽,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经史子集,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冯渊走进书房,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整理书籍的茜雪。
茜雪穿着一身素雅的丫鬟装,举止得体,清秀的脸上带着微笑,显得格外乖巧可爱。见到冯渊进来,连忙福身一礼:“奴婢见过公子。”
看着整洁干净的书房,冯渊微微一笑:“你做的不错,继续努力。”
他坐在书桌前,先练习了一会儿字,接着开始认真阅读科考书籍。
茜雪则默默的站在一旁,为冯渊端茶递,研墨添香。
就这样一直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冯渊才离开书房,回了自己的寝室。
赏梅宴前一天,天气突然转冷,细碎的雪花从空中飘落,悄无声息的覆盖了整座京城。京城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主屋内,冯渊正与晴雯相拥而坐,围着温暖的火炉烤火取暖,两人低声细语,不时发出阵阵欢笑,亲昵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这温馨时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只见丫鬟小红神色匆匆的跑了进来,略带喘息的说:“公子,府门外有人求见。”
冯渊站起身来刚要前去,晴雯却说:“公子,您先等等,外面风雪大,披上这个。”说着,从衣架上拿起一件狐裘斗篷,给他披上。
冯渊感受到晴雯的关怀,心中涌起一阵温暖,向她微微一笑,推开房门,跟着小红,冒着风雪,一同向府门外走去。
穿过回廊,顶着纷飞的雪花来到府门前。只见门外正站着之前受伤的倪二,在他身后,还站着八名身材魁梧的汉子。
倪二见到冯渊,连忙走上前来,抱拳行礼:“冯公子,属下倪二,蒙公子赐药,伤势已然痊愈。特来向公子报到!”
冯渊打量了倪二一眼,见他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显然之前的伤势已然恢复,不由的赞许道:“倪头领果然言而有信,本公子甚感欣慰。”
倪二指着身后的八名大汉,介绍道:“这些都是属下平日里交好的兄弟,听闻公子招护院,也想追随公子左右,请公子挑选几人吧。”
冯渊扫视了这八名大汉一眼,见一个个身材健壮,眼神犀利,便满意的说道:“这八人本公子全要了,让他们先进府安顿吧。”
倪二面露惊讶的问:“公子,您这里真的需要这么多护院吗?”
冯渊自信的说:“倪头领有所不知,本公子日后还会有许多产业,如今这点人手,怕是远远不够。以后若再有可靠之人,尽管带来便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