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早朝过后,小皇帝独留摄政王于大殿,开门见山的说:“朕听闻京营自从调走大批人手后,正在重新组建。如今景象如何,朕甚是好奇,明日欲与皇叔一同前往视察,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皇上要视察军营,摄政王也不好直接阻止,只得拱手答道:“皇上去巡察京营乃分内之事,臣自当伴驾左右,不知皇上打算先去哪个营?”
小皇帝在大殿的军事地图上寻找了片刻,指着一处轻叩几下:“那就去西大营吧。”
摄政王眸光微闪,躬身应道:“臣遵旨。”
不久之后,京营左军营接到内侍传来的圣旨,言明皇上明日要与摄政王一起亲自视察左军营。
王总兵不敢怠慢,当即召集众将安排各项接待事宜,务求尽善尽美,无一遗漏。
次日清晨,左军营的所有将官与士兵都装容整齐,神情肃穆的等待着皇上的检阅。冯渊也站在众将领之中。
辰时刚过,明黄色的华盖下,皇上的御驾远远而来,摄政王与王总兵陪伴左右,一起来到了军营校场。
小皇帝走下龙辇,环视了一周,对王总兵吩咐道:“朕听闻左军营新进了一批将官,也不知他们本领如何,配不配身居高位。不如就将所有参将及参将以上的将领叫来,举行一次御前比武,也好让朕心中有数。”
“这……”王总兵有些不知所措,没想到皇上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忍不住看了一眼幕后的主子摄政王。
摄政王略一犹豫,皇上提出让众将领比武的要求并无不妥,甚至许多军官都采用这种办法选拔将领,他虽是摄政王也不能阻止皇上的合理要求,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反对,更是难免落人口实。只得向王总兵微微颔首,示意按旨意行事。
王总兵这才高声传令:“左军营内,所有参将及参将以上的将领,即刻出列,准备御前比武!”
众将闻令而动,一刻钟后,校场中央搭起了一座简易的比武台,不远处也准备好了骑射的马匹和场地。
第一项比赛是骑射,每名将领三支箭矢,骑在马上驰离箭靶进行射箭,那名将领射的最远,最准,就能获胜。
只见王总兵立于高台之上,高声宣布:“骑射比试,现在开始!”
众将闻声而动,一个个跃跃欲试。
第一位将领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向前疾驰。待驰出一百步后猛然回身射箭。三箭依次射出,破空而去,其中两箭正中靶心,另一箭稍逊一筹,落在靶外。
紧接着,第二位、第三位……将领相继登场,各自展露骑射绝技。
有的策马疾驰,于马背上扭身射箭;有的则三箭齐发,命中靶心。其中数人成绩斐然,箭矢无一脱靶,引得台下军士阵阵喝彩。
孙绍祖身形矫健,一百二十步外三箭射出,箭箭命中靶心,成绩耀眼,一时得意非凡,带着几分挑衅的望向冯渊。
终于轮到冯渊。在他得到紫鹃的身契后,系统已经奖励了他“骑射精通”的特技,因此他并不担心。
只见他如行云流水般的翻身上马,远离箭靶疾驰而去,一百步、一百二十步……依旧未曾停下。
众将看的暗暗心惊,直到他疾驰到二百步的极限距离时,冯渊才弯弓搭箭,三箭连发,破空之声几乎同时响起,三道黑影精准的没入二百步外的箭靶红心。
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王总兵心中大惊,暗叹冯渊身手不凡,摄政王眼中也闪过一抹异色,而小皇帝则双眼一亮,猛的站起身来,拍掌大笑:“好!”
最终,冯渊以二百步外三箭全中的成绩,毫无悬念的夺得了骑射比试的头名。孙绍祖也表现不俗,位列第五,此刻心中充满着不甘与嫉妒。
小皇帝龙颜大悦,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冯参将骑射之术冠绝群雄,朕心甚悦!特将其升迁为副将,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众人面面相觑,摄政王与王总兵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悦。然而,皇帝金口玉言,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只得齐齐躬身应道:“陛下圣明!”
王总兵随即高声宣布:“骑射比试结束,接下来进行第二轮比试——以武对决!”
这一轮比斗在皇上、摄政王、王总兵三位顶级大佬眼皮子底下进行,众将领如同打了鸡血般,格外卖力。刀光剑影间,拳脚相加,呼喝声、金铁交鸣声此起彼伏,偌大的演武场气氛热烈,战意熊熊。
各将领施展出浑身解数,十八般兵器轮番上阵,拳脚功夫亦是有板有眼,打的有声有色,煞是好看。
斗至酣处,一名身材魁梧的参将渐渐落了下风,眼看就要落败,却见孙绍祖抓住对方力竭的空隙,使出一招凌厉的鞭腿,正中对方胸口,将对手踢下台去。
冯渊冷眼旁观,早就看孙绍祖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不爽,此刻见他耀武扬威,心中冷哼一声,当即提步纵身跃上台去,抱拳朗声道:“副将冯渊,领教孙副将高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