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薄情帝王家。
尽管没在宫中长大,但为官多年,朝堂之上和后宫之中的争斗,萧珩并不陌生。
直到目光落在皇后身后的巧娘身上,他心中的猜测愈发笃定——
哪里是什么失散多年的嫡皇子,分明是皇后当年为避后宫恶斗,派心腹女官送出宫去在外秘密养大的夺嫡利器。
只待时机成熟,便会接回宫中认祖归宗,进而掌握皇权。
那萧氏夫妇呢?
他们已完成了为皇室抚养嫡皇子的使命。
那么,眼前这位温柔矜贵的皇后,是会弃卒保帅,还是会念及旧情稍加照拂?
萧珩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握紧,却面不改色,恭敬肃穆,只微微颔首,但他却并不习惯改称自己名讳,只恭敬一礼道:“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敏锐地察觉到他的疏离,却没有半分责怪。她缓缓收回手,指节轻轻拢了拢鬓边垂落的碎发,唇边漾开一抹温软笑意,眼角细纹里凝着几分刻意放柔的亲和:
“珩儿,这数载在宫外,必是受了不少苦楚吧?都怪为娘,当年没能护好你!” 话音未落,泪珠已凝在睫上,她又轻轻挪近半步,衣摆扫过地面,带出细碎声响。
“我的珩儿最喜欢吃什么?平日里都有什么喜好?快细细说与为娘听,也好让为娘补补这些年的空缺。”
萧珩一一礼貌作答,声音平稳无波:“回皇后,臣……幼时喜食桂花糕,如今常练剑读书,别无他好。”
那声 “皇后” 与 “臣” 分得泾渭分明,恭谨得如同隔了层冰,半点不肯沾亲近。她指节抵着眉心揉了揉,压下眼底翻涌的涩意:
“今日你经了这许多事,身子定然乏了。往后便住去十王府,自你襁褓时起,便是巧娘寸步不离地近身照料,本宫已禀过陛下,封她为常门郡夫人,三品外命妇的诰身,往后便是你府里的主母。日后待你入主东宫,她在身边,也更能替你周全。”
萧珩垂着眼,长睫在眼下投出片浅影,指尖无意识蜷了蜷。
入主东宫?母子相认当天,竟就这么直白说出口,皇后分明是连半分遮掩的功夫都懒得做了。
而那位自小抱他长大的乳母,如今在他心里,倒只剩了生疏,半分往日的亲近也寻不见了。
皇后话音刚落,便又话锋一转,语气瞬间多了几分不容置疑:“时辰不早了,本宫现在带你去拜见你父皇。”
御书房内烛火更盛,明黄色的帐幔垂在两侧,裴衍坐在龙椅上,一身黄色常服绣着暗金龙纹,俊朗儒雅的脸上,平静得看不出丝毫情绪。
听到脚步声,他抬了抬眼,目光落在萧珩身上。
皇后带着萧珩行礼请安,“陛下,珩儿带来了。”
皇帝裴衍的目光在萧珩脸上停留了片刻,从他深邃的眉眼扫到挺直的脊梁,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却并无过多热情:
“不愧是朕的儿子,年纪轻轻文武双馨的状元郎,兢兢业业的大理寺卿,甚好!不愧是流着真龙血脉的人!便是不在这宫墙里长大,亦是人中龙凤,自与旁人不同!”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却没有半分父亲寻回失散子嗣的喜悦。
萧珩垂着头,心中不禁冷笑——帝王的认可,从来都只看价值,不看亲情。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而坦然地直视裴衍。
“陛下,珩虽未在宫闱中长大,却也知晓,为国尽忠是天下士子的本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每个大亓男儿当负的使命。”
裴衍听罢,眸底飞快掠过一抹复杂难辨的光,他缓缓起身,龙袍下摆扫过御座前的金砖,无声走近萧珩,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珩儿,朕知道你心里大抵藏着不少疑惑,或许还有委屈。可朕是一国之君,每一步抉择都系着江山社稷的安稳。你今日的功绩,朕看在眼里,也一一记在心里。往后,你不只是朕的孩儿,更是朕倚重的左膀右臂。朕盼着你能懂朕的苦心,与朕一同守好这万里河山。”
萧珩能感受到裴衍手掌的温度,但他更明白,皇帝的父爱必是掺杂着权谋与责任,亲情真挚的成分,并不多。
他整了整衣袍,深深躬身下去,脊背绷得笔直,语气恭谨却不失风骨:“珩,谨遵陛下教诲,此生愿为大亓尽忠,为陛下分劳解忧。”
裴衍缓缓颔首,眸底那丝欣慰终是漫了出来,语气添了几分温软:“该叫父皇才是。珩儿你是个通透人,往后在这宫里头,得尽快适应,就从改口开始吧。”
说罢,他转身踱回龙椅,宽大的龙袍在金砖上扫过轻响,抬手威严一挥:“朕明日早朝,便会当众昭告 —— 裴珩乃朕的嫡长子,赐封‘承熙’。望你往后不负此名,既能光耀宗室,更能为我大亓立下汗马功劳。”
一旁的皇后虽端着仪态,脸上的欣喜却已藏不住,鬓边珠钗都似因心绪浮动而微微颤动。
萧珩再一次俯身跪拜,额角抵着冰凉的金砖,心中却已清明 ——
从今往后,他的身份与肩头的责任,都将彻底改头换面。他再也不只是那个断案严明、持法刚正的大理寺卿。
他是这大亓皇室的嫡长子,身上担着的,是比执掌刑狱更重千钧的使命。
喜欢茗计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茗计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