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49章 旧棉袄与未烬的火

林骁蹲在樟木箱前,指尖抚过那件藏青色的旧棉袄。棉花从磨破的袖口钻出来,像老人蓬乱的白发,领口的盘扣松了两颗,是母亲昨夜用同色的线重新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致的绣品都压手。

“你爹总说这棉袄抗冻,”母亲坐在藤椅上,手里攥着团新棉絮,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银白的发上,像撒了把碎盐,“那年雪下得齐腰深,他就是穿着这件棉袄,在山里找了三天,才把走失的牛牵回来。”

林骁把棉袄往膝盖上摊开,里子的布已经发黄,却能闻到淡淡的樟脑味——那是母亲每年秋天都要晒一遍的习惯,说“防蛀,也防日子长了,忘了他的味”。“我把袖口再补补,换点新棉絮,冬天还能穿。”

“换啥新棉,”父亲从里屋出来,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杖头的铜箍磨得发亮,“这老棉花跟着我二十多年,早就跟骨头亲了,新棉扎得慌。”他往藤椅上坐时,膝盖“咔”地响了一声,额角渗出细汗,却强撑着笑,“你娘就爱瞎折腾。”

母亲瞪了他一眼,却把手里的棉絮往林骁怀里塞:“听他的?去年冬天他冻得直打哆嗦,夜里蜷得像只猫,还嘴硬说‘不冷’。”她忽然咳嗽起来,手帕捂在嘴边,肩膀抖得像风中的枯叶。

林骁心里一紧。母亲的咳嗽这半年来越发重了,医生说肺上有旧疾,不能沾寒,可她总说“老毛病,抗抗就过去了”。上个月带她去拍片子,医生拉着林骁到走廊尽头,低声说:“多陪陪吧,老人家心里有数。”

“骁儿,把那盆炭火挪近些。”母亲放下手帕,脸色苍白得像张纸,“你爹的老寒腿,离不得暖。”

炭火盆在堂屋中央,铸铁的盆沿锈出蜂窝状的孔,是父亲年轻时用坩埚改的。林骁往盆里添了块硬炭,火苗“腾”地蹿高,映得三人的影子在墙上晃。父亲忽然指着棉袄下摆的补丁:“你看这块,是你娘第一次给我补衣裳,针脚歪得像蜈蚣,我却穿了三年舍不得换。”

母亲的脸泛起红潮,像被炭火烤热的苹果:“还说呢,那年你在砖窑厂干活,棉袄磨破了个大洞,我连夜缝补,针扎在手上都没知觉。”她转向林骁,眼里的光软下来,“你小时候总偷穿这件棉袄,袖子长到手腕,拖着地跑,你爹就追在后面笑,说‘这是我儿子,穿啥都精神’。”

林骁的指尖划过那补丁,忽然摸到块硬物,翻过来一看,是片晒干的艾叶,夹在棉花里,绿得发黑。“这是……”

“你爹有年夏天总咳嗽,”母亲接过话,声音轻得像叹息,“我在山里采了艾叶,晒透了缝在棉袄里,说‘冬天穿着,能祛寒’。后来他不咳了,这艾叶就一直留着,像个念想。”

炭火“噼啪”跳着,把旧棉袄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林骁忽然想起前几日整理父亲的工具箱,在刨子的木柄里发现半张泛黄的药方,是二十年前母亲生重病时抓药的单子,上面的字迹被汗水浸得模糊,却能看清“不惜代价”四个字。

“骁儿,去把我那床蓝布被单拿来。”母亲忽然说。

被单在樟木箱最底层,蓝底白花的图案已经褪色,边角磨出了毛边。母亲接过被单,往父亲腿上盖:“这被单是当年的嫁妆,你爹总说‘摸着软和’。”她的手在被单上轻轻拍着,像在哄一个熟睡的孩子。

父亲抓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人疼:“老婆子,咱去炕上躺会儿吧,你脸色不好。”

“再坐会儿,”母亲摇摇头,目光落在炭火盆上,“这火暖,像咱刚成亲那年,你在灶前烧火,我在旁边纳鞋底,也是这么暖烘烘的。”

林骁往盆里又添了块炭,火星溅在青砖上,烫出细小的黑痕。他忽然听见父亲在低声哼着支老调子,是母亲最爱听的《走西口》,跑调跑得厉害,却比任何乐曲都让人鼻酸。母亲跟着轻轻和,声音发颤,却一句没落。

日头偏西时,母亲靠在父亲肩上睡着了,嘴角带着笑,像是梦见了年轻时烧火纳鞋的光景。父亲一动不动,怕惊醒她,只是用眼神示意林骁拿条毯子。林骁轻手轻脚地盖上毯子,看见母亲攥着父亲袖口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你娘前儿跟我说,”父亲的声音压得极低,像怕惊了空气,“她梦见你爹来接她了,穿着这件旧棉袄,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说‘天冷了,我来接你回家’。”

林骁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说不出话,只是往炭火盆里添了块最大的炭。火光映着父亲鬓角的霜,忽然觉得这老屋像个巨大的茧,父母就在里面,用彼此的温度,把剩下的时光焐得软软的,暖暖的。

天黑时,母亲醒了,说想吃碗小米粥。林骁赶紧往厨房走,听见父亲在身后说:“多放把糖,你娘爱吃甜的。”灶台上的铝壶“呜呜”响着,壶底的水垢厚得像层玉,是母亲舍不得换的旧物,说“这壶烧的水有米香”。

粥熬好时,母亲坐在炕边,父亲正给她掖被角。林骁把粥碗递过去,母亲却往父亲手里推:“你先吃,我不饿。”父亲舀了一勺,吹了吹,送到母亲嘴边:“就一口,暖暖身子。”

粥的热气在两人之间弥漫,像层薄薄的纱。林骁忽然明白,父母说的“修”,从来不是补棉袄、烧炭火,而是用彼此的余生,把岁月磨出的缺口,一点点焐成暖。就像这旧棉袄里的艾叶,哪怕干了、硬了,也藏着当年采撷时的春阳;就像这炭火盆里的余烬,哪怕快灭了,也留着没说尽的温。

深夜,林骁被堂屋的动静惊醒。披衣出来,看见父亲正往炭火盆里添炭,母亲坐在旁边,手里捧着那件旧棉袄,贴在脸上轻轻摩挲,像在听什么声音。“你爹说,棉袄里有他的心跳声,”她抬头看见林骁,眼里的光像星子,“你听,咚、咚、咚,跟年轻时一样有力。”

林骁走过去,把耳朵贴在棉袄上。棉花的软,布面的糙,还有炭火透过衣料传来的暖,混在一起,竟真的像极了父亲的心跳,沉稳,且坚定。

“骁儿,”母亲忽然说,“明儿把这棉袄给你爹穿上吧,我梦见他在那边,还穿着单衣呢。”

林骁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砸在棉袄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好。”他哽咽着说,“我再给爹缝个新的棉帽,带着艾叶的那种。”

父亲在一旁,用袖口悄悄擦了擦眼角,却笑着说:“傻小子,哭啥。你娘跟我,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给你烧火、补衣裳。”

炭火盆里的火,在寂静的夜里明明灭灭,像两颗依偎着的星。林骁望着父母互相搀扶着往炕边挪,忽然觉得,所谓“一起走”,从来不是指脚步的同行,而是指那些刻在骨血里的牵挂,会像这炭火一样,哪怕燃尽了,余温也能焐热整个寒冬,照亮剩下的路。

第二天一早,林骁把缝好的棉帽戴在父亲头上,又帮母亲把旧棉袄的盘扣扣好。阳光从窗缝钻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得像春天。母亲望着父亲笑,父亲也望着母亲笑,眼里的光,比炭火还要亮。

林骁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影子在地上叠在一起,忽然明白,有些告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相守——在旧棉袄的针脚里,在未烬的炭火中,在每个被思念焐热的清晨与黄昏,他们从未真正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