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44章 老屋的榫卯,岁月的胶

林骁蹲在堂屋门槛上,手里攥着半截榫卯构件。樟木的纹理在夕阳下泛着油光,他用砂纸细细打磨着凸起的榫头,木粉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混着从厨房飘来的酱油香,在空气里酿成黏稠的暖。

“骁儿,把那套凿子递过来。”父亲的声音从东厢房传来,带着点咳嗽。林骁应了一声,起身时膝盖“咔”地响了一声——这毛病是前年修祠堂石阶时落下的,阴雨天总爱闹脾气。他扶着门框站稳,看见母亲正站在灶台前搅着锅里的红烧肉,蒸汽把她的白发熏得打卷,像罩了层细纱。

“娘,我来吧。”林骁走过去想接锅铲,却被母亲用胳膊肘顶开:“去去去,你那手笨得跟你爹年轻时一个样,红烧肉得用小火煨,急不得。”她手腕一转,锅里的肉块在酱汁里翻了个身,油星溅在围裙上,留下点点金黄的斑,“你爹在厢房捣鼓啥呢?一下午没动静了。”

“爹说要给二伯家的书桌补个抽屉,那榫卯松了。”林骁靠着门框笑,“他说老物件就得用老法子修,钉钉子算什么本事。”

母亲“嗤”了一声,眼里却漾着笑:“就他讲究多。年轻时候给人打家具,非说榫卯得严丝合缝,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结果人家催得紧,他熬夜赶工,差点把眼睛熬瞎。”

正说着,东厢房传来“哗啦”一声响,像是木件摔在地上的声音。林骁和母亲对视一眼,赶紧往厢房跑。

父亲正蹲在地上,手里捏着块碎成两半的卯眼构件,脸色发白。他面前的八仙桌腿歪在一边,桌角磕出个豁口。“没用了……”他喃喃着,声音发颤,“这木头都糟了,怎么补都不行。”

林骁蹲下来,捡起碎木片看了看。樟木的芯材已经发黑,显然是受潮蛀了虫。“爹,换块新料吧,我明天去后山找棵好樟木。”

“换什么换!”父亲猛地抬头,眼里的红血丝像蛛网,“这桌子是你爷爷传下来的,当年他走南闯北做买卖,就靠这桌子算账!你说换就换?”

母亲走过来,轻轻把父亲手里的碎木片抽走,用围裙擦了擦他手上的木刺:“老东西,跟孩子较什么劲。桌子坏了能修,气出病来可没人替。”她转向林骁,“去把你上次买的木胶拿来,再找几块竹片,咱用夹板粘。”

林骁应声去取东西,心里却沉甸甸的。父亲这两年脾气越发执拗,尤其是对这些老物件,像护着眼珠子似的。他知道,那不是固执,是怕日子像这榫卯一样,用着用着就散了。

母亲蹲在地上,把碎木片拼在一起,用竹片沿着裂缝夹住,再往缝隙里注木胶。她的手抖得厉害,好几次胶水滴在地上,却依旧专注得很。“你爷爷当年总说,”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物件跟人一样,有骨头有肉,榫卯是骨头,日子是肉,胶就是念想,粘住了就不容易散。”

父亲别过脸,假装看墙上的旧年画,肩膀却微微耸动。林骁看见他手背的青筋绷得很紧,像老树上的虬枝。

“骁儿,你还记得不?”母亲忽然抬头,眼里闪着光,“你小时候总爱在这桌子底下躲猫猫,脑袋磕在桌腿上,哭得惊天动地,你爹抱着你在院里转圈,说‘等长大了给你打张新桌子,比这大十倍’。”

林骁点头,那记忆像是泡在蜜里的枣,甜得发胀。他记得父亲后来真的打了张新书桌,却在抽屉底板的榫卯里藏了颗铜钱,说“给我儿存着娶媳妇”。

木胶慢慢凝固,母亲用麻绳把夹板缠得紧紧的,又在桌角磕坏的地方抹了点腻子。“等干了再打磨上漆,看不出来的。”她拍了拍手上的灰,笑得像个偷糖成功的孩子。

父亲没说话,却默默起身,从墙角拖出个工具箱,翻出砂纸和木锉,开始打磨桌腿上的毛刺。夕阳透过窗棂斜切进来,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褪色的木刻。

晚饭时,红烧肉的香气盖过了樟木的味道。父亲闷头扒着饭,忽然说:“明天我跟你去后山。”

“爹,您膝盖不好……”

“没事。”他打断林骁,夹了块肉放进母亲碗里,“老樟木得找向阳坡的,阴坡的容易蛀。”

母亲笑了,往他碗里塞了个虎皮青椒:“就你懂。”

第二天一早,林骁背着工具箱,父亲拄着根枣木拐杖,慢慢往后山走。山路比去年更陡了,父亲走三步就得歇一歇,咳得像台破旧的风箱。林骁想扶他,他却挥开手:“我自己能走,当年扛着樟木下山都不喘气。”

林骁知道,父亲说的“当年”,是四十多年前。那时候他还是个壮汉,能在祠堂的横梁上走如平地,母亲就在山下的溪边等着,给他递用井水镇过的绿豆汤。

走到向阳坡,果然看见棵合抱粗的老樟木,树干上有个树洞,里面塞着块红布——那是山民做的记号,说这树有灵性。父亲围着树转了两圈,用拐杖敲了敲树干,听着声音点头:“就它了。”

“爹,这树太大了,咱弄不动。”

“傻小子,”父亲笑了,皱纹里积着阳光,“谁让你砍整棵了?找个分枝就行,补个抽屉用不了多少料。”他指着树干上一根碗口粗的分枝,“这枝长得周正,没虫眼。”

林骁拿出锯子,刚要动手,父亲忽然按住他的手:“慢点锯,顺着木纹走,别伤了主干。”他的掌心粗糙得像砂纸,却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

锯木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像首古老的歌谣。父亲坐在石头上,看着林骁忙碌,忽然说:“当年给你娘打嫁妆柜,就在这山下锯的樟木。那天也是这样的太阳,她就站在你现在的位置,说‘别太累了,差不多就行’。”

林骁手上的锯子顿了顿,阳光穿过枝叶落在父亲的白发上,像落了层雪。他忽然明白,父亲执着的哪里是榫卯,是想把那些快要被岁月磨平的日子,用木头一点点拼起来啊。

分枝锯下来时,父亲用拐杖敲了敲断面,满意地点头:“好料。”他想伸手去扶,却踉跄了一下,林骁赶紧扶住他,才发现父亲的裤脚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爹,我背您下去。”

“不用……”

“听话。”林骁蹲下身,不由分说把父亲背起来。父亲很轻,像捆干柴,却在他背上轻轻拍了拍:“慢点走,别摔了。”

下山的路,林骁走得很慢。父亲的呼吸喷在他颈窝,带着淡淡的药味。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背着他,走过田埂,走过石板路,走过无数个寻常的黄昏。

回到家,母亲正在门口张望,看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来:“怎么才到?我炖了排骨汤,快趁热喝。”她看见林骁背上的父亲,眼眶一红,却没说什么,只是接过工具箱,轻声道,“先把樟木泡在水里,去去木屑。”

接下来的几天,父亲坐在堂屋门口,指导林骁处理樟木。下料、凿榫、打磨,每一步都盯得极严。林骁的手被凿子划了道口子,母亲赶紧用布条给他缠上,父亲却在一旁说:“男人手上没几道疤,算什么匠人。”话虽硬,眼里却藏着疼。

抽屉补好那天,父亲用砂纸最后打磨了一遍,又上了层清漆。阳光照在新补的木料上,竟看不出丝毫痕迹。“你看,”他得意地对母亲说,“我说能修好就一定能修好。”

母亲白了他一眼,却偷偷抹了抹眼角:“就你能。”

晚饭时,林骁把那套老凿子仔细擦干净,放进工具箱。父亲忽然说:“这套凿子,以后就给你了。”

“爹,您还能用呢。”

“老了,手不稳了。”他叹了口气,夹了块排骨给林骁,“记住,修东西和过日子一样,别总想着换新的,榫卯松了就塞木楔,裂了就粘竹片,只要心还在,总有法子粘起来。”

林骁点头,看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觉得鼻子发酸。窗外的月光淌进屋里,落在那张三补两补的八仙桌上,新补的抽屉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块被岁月焐热的玉。

夜里,林骁躺在床上,听见父母在隔壁说话。母亲说:“你今天在山上是不是又不舒服了?别总瞒着。”父亲的声音很轻:“没事,看见骁儿能把榫卯做那么严,比啥药都管用。”

林骁翻了个身,望着窗外的月亮,忽然明白,所谓“修”,从来不是把坏的换成好的,而是像父亲补抽屉那样,用耐心和念想当胶,把散了的日子,一点点粘回原来的模样。

就像老屋的梁,哪怕榫卯松动,只要添上合适的木楔,照样能撑起一屋子的烟火气;就像父母的白发,哪怕添了新霜,只要还能坐在一张桌上吃饭,就还是那个让人踏实的家。

他摸了摸手上的伤疤,笑了。明天,该给那棵老樟木的树洞换块新红布了——毕竟,岁月的胶,也需要时常添点新念想,才粘得更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