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42章 老灶余温,双影同行

林骁把最后一块劈好的柴塞进灶膛时,火星“噼啪”溅在青砖上,留下细碎的黑痕。灶台上的粗瓷碗里,山楂酱还冒着热气,母亲正用父亲留下的那把木勺,一点点往碗里舀小米粥,动作慢得像在数米粒。

“娘,粥要凉了。”林骁蹲在灶前,往火里添了根细柴。火光映着他鬓角的白发,和母亲的银丝在昏暗中缠成一团。

母亲没应声,只是把木勺放进碗里,轻轻搅动。粥面上的山楂酱晕开,像朵暗红色的花。“你爹以前总说,山楂酱得用砂锅熬,火不能急,得像喂孩子似的,一点点哄着出味。”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灶膛里的火。

林骁“嗯”了一声,往灶膛里又推了推柴。这口老灶是爷爷年轻时砌的,烟筒早就熏得漆黑,灶台上的瓷砖裂了好几道缝,用水泥糊了又糊。父亲在世时总说要拆了重砌,却直到走也没来得及。如今母亲每天都要围着这灶转,仿佛里面藏着父亲的影子,添柴、拉风箱、搅粥,动作熟得像刻在骨子里。

“你看这灶沿,”母亲忽然指着灶台边缘凸起的一块,“你爹当年跟人打赌,说能单手把这花岗岩灶台劈出个缺口,结果斧头滑了,砸出这么个疙瘩。他还嘴硬,说‘这样端碗不烫手’。”她用手摸了摸那块凸起,指腹蹭过粗糙的石面,像在抚摸一块珍贵的玉。

林骁望着那块疙瘩,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把他架在脖子上,在灶台前转圈。他的下巴磕在父亲头顶,能闻到灶膛里松木的清香,还有父亲汗衫上的皂角味。那时母亲就在旁边笑,说“小心把孩子摔了”,手里的锅铲“当当”敲着铁锅,声音脆得像铃铛。

“前儿夜里,我梦见你爹了。”母亲把粥碗往灶台上推了推,碗沿磕出轻微的响声,“他就蹲在这灶前,跟现在的你一模一样,正往灶里塞柴。我问他‘咋不说话’,他就笑,露出那颗缺了角的牙。”

林骁往灶里添了根柴,火苗蹿高,映亮了母亲眼角的泪。“他是想您了。”他说。其实他昨晚也梦到了父亲,梦里父亲正用那把豁了口的斧头劈柴,木屑飞得满脸都是,却笑得比谁都欢。

“可不是嘛。”母亲拿起木勺,舀了一勺粥送进嘴里,慢慢嚼着,“他走的前一天,还在这灶上炖了只老母鸡,说给我补身子。结果鸡刚炖好,他就……”话说到一半,被一阵急促的咳嗽打断。

林骁赶紧递过水杯,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在火光中缩成一团,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父亲走后的这五年,母亲的背一天比一天弯,记性也差了,却唯独对父亲的事记得分毫不差——他爱喝的茶要搁多少茶叶,他劈柴时习惯先在木头上划道印,甚至他生气时会皱起左边的眉头,这些细节母亲都像刻在心上。

“灶膛该清了。”林骁转移话题,拿起铁铲往灶膛里掏灰。灰烬是灰白色的,带着余温,里面混着些没烧透的木炭。他忽然摸到一块硬物,掏出来一看,是半块烧焦的木牌,上面刻着个模糊的“福”字——那是父亲去年春节时,用桃木削的,说“挂在灶上,保一家平安”,结果不小心掉进了灶膛。

“还在呢。”母亲接过木牌,用围裙擦了擦上面的灰,“你爹手笨,刻个福字都歪歪扭扭,却宝贝得不行,天天瞅着它乐。”她把木牌放在灶台上,正对着烟囱的出口,“就放这,让他远远就能看见。”

外面的风穿过窗棂,发出“呜呜”的响。林骁往灶里添了根粗柴,火光稳定下来,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像小时候父亲牵着他的手,在月光下走夜路。

“骁儿,”母亲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犹豫,“过几日,你陪我去趟后山呗?你爹埋骨的地方,该除除草了。”

林骁心里一酸。母亲腿脚不好,这几年很少上山,每次提起父亲,总要绕个弯子。他知道,她不是不想去,是怕触景伤情,更怕自己爬不动山,让儿子担心。

“明儿就去。”林骁说,“我去借辆轮椅,推您上去。山顶的风大,我把您那件驼绒袄带上。”

母亲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两朵绽开的菊花:“傻小子,轮椅哪能推上后山的坡?我自己能走,慢是慢点,总能到。”她顿了顿,望着灶膛里的火,“你爹最见不得我娇气,要是看见我坐轮椅,准得瞪眼睛。”

林骁没再反驳。他知道,母亲说的“能走”,是想和父亲“一起走”——走得慢些没关系,只要方向一致,踩着他当年的脚印,总能在那棵老松树下,遇见那个叼着烟袋、等着她的老头子。

夜深了,灶膛里的火渐渐弱下去,只剩一堆暗红的炭火。母亲把山楂酱碗放进碗柜,那是父亲做的碗柜,门板上还留着他用指甲刻的记号,记录着林骁从小到大的身高。“明儿早点起,带上你爹爱吃的酱肘子,他总说山上的野风刮得慌,得吃点荤的才抗冻。”

“嗯。”林骁应着,往灶膛里加了最后一根柴,“娘,您去睡吧,我把这儿收拾好。”

母亲站起身,扶着灶台慢慢往外挪。走到门口时,她回头望了一眼灶台上的半块木牌,又望了望灶膛里的炭火,轻声说:“你爹准在梦里等着呢,等咱娘俩给他送好吃的。”

林骁望着母亲的背影,看着她扶着墙,一步一步挪向里屋,像一片被风吹得摇晃的叶子。他低头看了看灶膛里的炭火,那点暗红的光,仿佛是父亲从另一个世界递过来的眼神,温暖,且坚定。

他拿起抹布,仔细擦着灶台,把母亲没喝完的粥倒进父亲生前用的粗瓷碗里——那碗沿缺了个口,是父亲年轻时跟人抢着喝粥,被勺子磕的。碗里的粥还温着,山楂酱在上面浮着,像朵不会谢的花。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地上,画出一道长长的光带。林骁仿佛看见,父亲正站在光带的尽头,手里拿着那把豁了口的斧头,笑着朝他们招手。而母亲的脚步,正一点点靠近,慢,却从未停下。

这或许就是岁月最好的模样:老灶余温未散,牵挂的人就在前方,哪怕走得慢些,只要彼此的影子还能在月光下重叠,就不算孤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