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33章 残烛摇影,故梦牵魂

诗曰

残烛摇红映旧帏,老眼昏花认鬓丝。

一壶淡茗温前事,半榻寒衾续故知。

扶杖犹寻同踏迹,挑灯还理共裁衣。

莫言此别音容杳,尚有清宵入梦帷。

林骁把最后一根灯芯插进油灯时,灯花“噼啪”爆了一声,昏黄的光忽然亮了亮,把母亲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像幅被揉皱又展平的旧画。这盏油灯是祖父传下来的,玻璃罩上蒙着层灰,灯座的铜圈磨得发亮,母亲总说“比电灯暖”,尤其在这样的梅雨天,油灯光裹着潮湿的木柴味,让人想起小时候围炉听故事的冬夜。

“阿骁,把你爹的毡帽拿来。”母亲坐在炕沿,手里攥着根银簪,正往绾好的发髻上插。簪子是父亲用第一笔工钱给她买的,上面刻着朵缠枝莲,如今莲瓣的棱角都被摩挲圆了。她的头发比去年又白了些,像落满了未化的雪,绾起来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林骁从樟木箱里翻出毡帽,羊毛已经板结,帽檐的皮子裂了道细缝。父亲生前总爱在梅雨天戴它,说“能挡潮气”,后来病了,头总发沉,母亲就把毡帽里子缝了层棉,说“暖乎点,头就不疼了”。“娘,这帽檐得缝缝,不然戴不住。”他把帽檐凑到灯前,裂缝在光线下看得更清。

母亲接过毡帽,指尖顺着裂缝摸了摸,忽然笑了:“你爹戴这帽子摔过两回,一回是在井台打水,滑了一跤,帽子滚到泥里,他捡起来吹吹还戴;另一回是在后山追野兔,被树根绊了,帽子挂在树杈上,他踮着脚够了半天,回来时鞋都磨破了。”她往灯里添了点油,灯芯“滋滋”吸着油,光又亮了些,“他总说‘这帽子跟我有缘,摔不坏’。”

林骁望着母亲鬓角的白发,被灯光照得像掺了银丝。父亲走后的第十三个春天,梅雨季来得格外早,屋里的墙皮洇出大片深色的痕,母亲的咳嗽也跟着重了,却总爱坐在灯前,翻捡父亲的旧物——毡帽、烟袋、磨秃的镰刀,每件都能说出串故事,像在给时光重新打结。

“我去把帽檐缝上。”母亲摸出针线笸箩,里面的顶针锈得发绿,线轴缠着五颜六色的线,都是她拆旧衣服攒的。她把毡帽放在膝头,穿针时眯着眼,线头在灯影里晃了半天,才总算穿进针眼。

“娘,我来吧。”林骁想接过针线,母亲却往旁边躲了躲:“你手重,缝不好这细活。”她的针脚歪歪扭扭,像刚学针线的小姑娘,却缝得格外慢,每一针都要顿一下,仿佛在数着什么,“你爹说,缝帽子得顺着毛的纹路,不然戴着扎头。”

晚晴挎着竹篮进来时,雨丝正顺着窗棂往里钻。篮子里装着刚蒸的艾草糕,绿莹莹的,裹着芭蕉叶,蒸汽在篮子里打了个旋,混着油灯的油烟味漫开来。“婶,林大哥,我娘说这糕能祛湿,您尝尝。”她把糕放在炕边的小几上,见母亲在缝帽子,便蹲下来帮着理线,“这帽子真厚实,叔戴了不少年吧?”

母亲举起帽子对着灯照了照,裂缝处的线已经缝得密密实实:“二十年了,比你岁数都大。”她往晚晴手里塞了块艾草糕,“快吃,凉了就不糯了。你叔也爱吃这个,每次我蒸糕,他都蹲在灶前等着,说‘闻着香味就饿’。”

晚晴咬了口糕,艾草的微苦混着红糖的甜,忽然想起去年清明,母亲也是这样,往父亲的坟前摆了块艾草糕,说“你爹准馋了”。她往母亲碗里倒了点温水:“婶,慢点吃,别噎着。”

林骁蹲在灯前,看着母亲小口吃着糕,忽然觉得这油灯的光像块吸铁石,把散落的时光都吸了过来——他仿佛看见父亲蹲在灶前,抢母亲手里的艾草糕;看见母亲坐在灯下,给父亲缝磨破的袖口;看见两人在梅雨天的屋檐下,共撑一把油纸伞,伞骨“咯吱”响着,却遮得住满身风雨。

“骁儿,”母亲忽然开口,手里的糕还剩小半块,“你爹那件棉袍,里子潮了,明天找出来晒晒。他总说梅雨天潮,棉袍得常晒,不然穿在身上像背了块冰。”

林骁的心沉了沉。父亲的棉袍去年就被虫蛀了,他偷偷烧了,母亲却总说“在樟木箱最底下压着呢”。“好,明天就晒。”他没戳破,只是往灯里又添了点油。

夜里,雨下得更紧了,打在窗纸上“啪啪”响。林骁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披衣过去时,见她正坐在灯前,手里捧着父亲的毡帽,脸贴在帽檐上,像在听什么。油灯的光在她脸上晃,映得泪痕亮亮的。

“娘,咋不睡?”林骁轻声问。

母亲抬起头,眼里的光像灯花,忽明忽暗:“我听见你爹说话了,说‘这帽子缝得真好,戴着暖和’。”她把帽子往怀里抱了抱,“他说梅雨天路滑,让我别往外跑,等天晴了,他陪我去后山采蘑菇。”

林骁走过去,给她披上棉袄:“爹是想您了,等天晴了,我陪您去采蘑菇。”

母亲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泪:“好啊,你爹最爱喝蘑菇汤,放两块腊肉,鲜得能掉舌头。”她忽然拉住林骁的手,往他手心里塞了个东西,是枚磨得发亮的铜纽扣,“这是你爹棉袍上的,他总说‘掉了颗扣子,像少了块心’,你收着,等我走了,烧给你爹,让他凑齐了。”

林骁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砸在铜纽扣上,发出细碎的响。他知道,母亲所谓的“修”,从来不是修补开裂的帽檐、虫蛀的棉袍,而是用这些带着父亲气息的旧物,把正在流逝的日子一点点缝起来。她不是糊涂,是在和时光拔河——想把父亲留下的痕迹拉得再长些,想把两人共有的岁月拽得再紧些。

天快亮时,雨停了。母亲靠在枕头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枚铜纽扣,嘴角带着笑,像终于等到了期盼的回音。林骁坐在灯前,看着油灯的光渐渐淡下去,忽然懂得,所谓“一起走”,从来不是指脚步的同行,而是指那些刻在灵魂里的牵挂,会像这油灯的光,哪怕油尽了,余温也能焐热漫长的雨夜,让相爱的人在梦里相遇,在记忆里相守。

晨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时,林骁把母亲的手放进被窝,铜纽扣被她攥得温热。他走到樟木箱前,打开箱盖,里面的旧衣物散发着樟脑的清香——其实他没烧父亲的棉袍,只是藏在了箱底,怕母亲见了伤心。此刻,他把棉袍取出来,轻轻搭在晾衣绳上,梅雨后的阳光穿过湿衣,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父亲生前的笑。

晚晴来送早饭时,见林骁在晒棉袍,便走过去帮忙抻平褶皱:“林大哥,这棉袍真暖和,叔穿上肯定不冷。”

林骁点点头,望着棉袍上的纽扣,独独缺了一颗,像个等待填补的圆。“等晒好了,我把娘缝的毡帽放进去,”他轻声说,“这样爹就什么都不缺了。”

晚晴的眼圈红了,往他手里塞了个热馒头:“快吃吧,凉了不好吃。”

阳光越来越暖,棉袍上的潮气渐渐散去,露出母亲缝补的痕迹,针脚歪歪扭扭,却像无数个小钩子,把散落的时光都钩在了一起。林骁望着屋檐下滴落的水珠,忽然觉得,父母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在艾草糕的甜里,在油灯的暖里,在每一个被牵挂浸润的日子里,继续陪着他,把这“一起走”的故事,讲给漫长的岁月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