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22章 檐下残雪,故影相随

诗曰

檐冰垂泪映残阳,旧灶余温裹冷香。

半世牵丝萦病骨,一生伴影立空堂。

扶藜尚忆同耕处,执帚犹寻共话场。

莫道阴阳隔千里,尚有归魂绕画梁。

林骁把最后一锨炉灰倒在院角的菜窖旁时,冻土被烫得“滋啦”响,腾起股白汽。灰堆里混着些没烧透的炭块,他捡出来扔进筐里,是母亲特意嘱咐的——“你爹生前总说,炭块能煨红薯,丢了可惜”。菜窖的木盖有些朽了,他用铁丝捆了两圈,手指被冻得发僵,哈出的白气落在睫毛上,凝成细碎的霜。

“阿骁,红薯埋好了没?”母亲的声音从廊下传来,带着点风的颤。她裹着件厚棉袄,坐在藤椅上,膝头盖着父亲生前的蓝布衫,正望着院角的老井出神。井台上的轱辘积了层薄雪,摇柄上的包浆被岁月磨得发亮,是父亲年轻时亲手缠的麻绳,说“冬天不冻手”。

林骁拍了拍手上的灰,往窖里撒了把干稻草:“埋好了娘,用炭块围着呢,明儿就能吃。”他走到母亲身边,替她把棉袄领子竖起来,“风大,别吹着脖子。”

母亲的目光从井台挪回来,落在他冻红的耳朵上:“你爹年轻时也总这样,冬天干活不戴帽,耳朵冻得像紫茄子,我说他两句,他还笑‘冻透了才抗冻’。”她抬手摸了摸林骁的耳朵,掌心的温度带着点湿,是刚擦过泪的痕迹,“他走那天,也是这么个冷天,井台上的雪化了又冻,他还说‘等开春,咱把井绳换了’……”

林骁的心像被冰锥扎了下,钝钝地疼。父亲走后的第八个冬天,母亲的身子越发弱了,说话都带着喘,却总爱坐在廊下,望着父亲生前常去的地方——井台、菜窖、葡萄架,像在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前几日她半夜起来,说听见井台有轱辘响,非要拄着拐杖去看,结果在雪地里摔了跤,膝盖青了好大一块。

“娘,井绳我去年就换了新的,您忘了?”林骁扶着母亲往屋里走,她的脚步轻得像片羽毛,每一步都要晃三晃,“开春咱就用新绳打水,给您腌酸菜。”

母亲点点头,眼睛却又瞟向菜窖:“你爹腌的酸菜最好吃,放的花椒是后山采的,说‘够劲’。”她忽然抓住林骁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我梦见他了,说红薯煨糊了,怪我没看好火……”

林骁把母亲扶到炕边坐下,往她手里塞了个暖炉:“他是想您了,明儿我多煨几个红薯,给您留着最焦的那皮,他知道您爱吃。”

晚晴端着药碗进来时,正撞见这一幕,脚步顿了顿,把药碗放在桌上:“婶,该喝药了。我娘说这药里加了蜂蜜,不那么苦。”她往炉里添了块煤,火光映得她怀里的布包发亮——里面是给母亲做的棉鞋,鞋底纳得厚厚的,针脚密得像撒了把芝麻。

母亲接过药碗,抿了一小口,忽然笑了:“丫头的手艺比我强,你看这棉鞋,针脚比你林大哥他爹纳的还匀。”她把鞋往脚上比了比,“正好,等开春,我穿着它去给你爹上坟,让他瞧瞧,我有新鞋穿了。”

晚晴的眼圈红了,往母亲碗里舀了勺蜂蜜:“婶,再加点糖,甜丝丝的。”她的手碰到母亲的手,忽然被紧紧攥住,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丫头,”母亲的声音带着点哽咽,“我知道我没多少日子了……等我走了,你跟阿骁说,把我和你爹葬在一块儿,坟头种棵桃树,他总说‘你娘爱桃花,得让她看着’……”

“娘!”林骁打断她,声音有些发颤,“您别胡说,您还能活大岁数呢。”

母亲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泪:“我不糊涂。人老了,就像这炉子里的炭,烧尽了就该灭了。我就是想你爹了,想跟他在一块儿,说说这几年的事——葡萄架结了多少果,红薯煨焦了几次,你们生的小子会叫奶奶了……”

晚晴背过身去擦泪,炉子里的火“噼啪”响,把三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被泪水浸过的画。林骁望着母亲苍老的脸,忽然明白,她所谓的“修”,从来不是修补朽坏的菜窖、松动的藤椅,而是用这些带着父亲气息的日常,把思念熬成一锅慢火汤,日子越久,越浓稠。她不是在等死亡,是在等一场久别重逢,等那个在井台、在炉边、在岁月里陪了她一辈子的人,再来牵她的手,说一句“咱回家”。

傍晚时,雪又下了起来,像扯碎的棉絮,纷纷扬扬地落满了院子。母亲靠在炕头睡着了,手里攥着半块煨焦的红薯,嘴角还沾着点糖霜,像个得了糖的孩子。林骁和晚晴坐在炉边,听着窗外的雪声,谁也没说话。

“林大哥,”晚晴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雪,“开春咱就给婶修个新炕吧,她说炕梢凉。”

林骁点点头,往炉里添了块煤:“再把葡萄架搭高点,让她能坐在藤椅上摘葡萄。”他望着母亲熟睡的脸,“她总说,等天暖了,要给爹绣个新烟荷包,用去年收的丝线。”

晚晴的眼泪掉了下来,砸在纳了一半的鞋底上,洇开一小片湿痕:“我帮她绣,我学了好几天了,针脚越来越匀了。”

夜里,林骁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他披衣过去,见母亲坐在炕上,望着窗上的冰花出神,嘴里喃喃着:“老头子,你看这冰花,像不像那年咱在海上看见的浪?你说要给我摘朵浪花做簪子……”

林骁走过去,给她披上棉袄:“娘,天凉,睡吧。”

母亲转过头,眼里的光像落了的星:“阿骁,我看见你爹了,就在井台边,穿着那件蓝布衫,笑着说‘我来接你了’。”她的声音忽然亮了起来,“他说,桃花快开了,咱得赶紧走,不然赶不上看第一朵……”

林骁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汹涌而出。他知道,母亲要走了,要去赴那个等了八年的约,去见那个刻在她生命里的人。窗外的雪还在下,炉子里的火却烧得很旺,把屋里烘得暖暖的,像父亲生前总说的“家就得有烟火气,才暖”。

天快亮时,母亲的呼吸渐渐匀了,嘴角带着笑,像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归人。林骁握着她渐渐变冷的手,忽然觉得心里很平静——她不是离开了,是终于和父亲“一起走”了,去那个没有病痛、没有寒冷的地方,继续守着他们的井台、菜窖、葡萄架,把日子过成年轻时的模样。

开春后,林骁按照母亲的遗愿,把她和父亲葬在了一起,坟头种了棵桃树。晚晴绣了个烟荷包,里面装着母亲的一缕白发和父亲的半块烟锅,埋在桃树下。风吹过桃树的新叶,沙沙作响,像母亲在说“你看,桃花开了”,又像父亲在笑“我说过,会来接你”。

林骁牵着晚晴的手,站在坟前,怀里抱着刚会走路的儿子。小儿指着桃树,咿咿呀呀地喊“花”,阳光穿过花瓣,落在三人身上,暖得像炉子里的火。他知道,父母从未离开,他们在桃花里,在春风里,在每一个被牵挂温暖的日子里,继续陪着他,把这“一起走”的故事,讲给岁月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