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373章 梅荫承绪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第373章 梅荫承绪

作者:纳米神V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3:06:27

诗曰

竹院深深草木长,残碑犹带旧风霜。

剑埋尘底声仍在,梅落阶前影未凉。

后辈已知先辈事,新枝更续旧枝芳。

人间自有传灯者,不使清风断客肠。

一、新燕

星历90年的清明,细雨如丝,打湿了竹院的青瓦。林砚之撑着油纸伞,站在“林府”匾额下,看着门楣上新生的青苔——四年了,这处老宅在他的打理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只是檐角的铜铃换了新的,风吹过时,响声比记忆里脆些。

他身后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是苏瑶的曾孙女苏念,手里捧着束星蓝花,花瓣上沾着雨珠,像刚从院里采的。“小砚叔叔,太爷爷的坟在哪?”小姑娘仰着脸问,辫子上的红绳晃得人眼晕,像极了当年苏瑶小时候的模样。

林砚之牵着她的手往里走,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倒映着两人的影子。院角的梅树又粗了些,枝桠伸向天空,像位弯腰迎客的老者。树下的两座土丘紧紧挨着,左边是林骁,右边是苏约,坟前的青石碑被风雨磨得更润了,上面的梅花刻痕里,生了几丛细小的青草。

“就在这儿。”林砚之蹲下身,帮苏念把星蓝花摆在碑前。花束刚放下,就有两只蓝凤蝶从竹篱外飞来,停在花瓣上,翅上的花纹在雨雾里闪着光。苏念拍手笑:“太爷爷太奶奶来看我们了!”

林砚之望着蝴蝶,忽然想起祖父毅儿临终前的话:“竹院的蝴蝶通人性,是你太爷爷太奶奶变的,来看护院子呢。”那时他只当是老人的念想,此刻却觉得,这两只蝴蝶的翅尖,仿佛沾着林骁烟袋杆的梅香,沾着苏约围裙上的面粉。

二、旧物

午后雨歇,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堂屋的条案上。林砚之打开樟木箱,里面的旧物被他整理得整整齐齐:林骁的烟袋杆靠在角落,铜锅上的包浆亮得像玉;苏约的针线笸箩摆在中间,顶针上的小坑依然清晰;还有那把老剑,去年他请工匠修复了剑鞘,“守”字重新填了金,看着比当年还精神。

“这是什么?”苏念从箱底翻出个布偶,肚子上的星蓝花布有些褪色,一只眼睛的黑纽扣松了线,晃悠悠地垂着。林砚之接过布偶,指尖拂过粗糙的针脚——是林骁晚年缝的,针脚歪得像小蛇,却比任何精致的玩具都让人动容。

“是你太奶奶做的布偶。”他给小姑娘讲起往事,“当年你太爷爷总把纽扣缝歪,太奶奶就笑他‘握剑的手,做不了细活’,结果夜里偷偷拆了重缝。后来太奶奶走了,太爷爷就自己缝,缝得不好,却天天揣在怀里。”

苏念抱着布偶,手指摸着松动的纽扣:“我来缝好吧?奶奶教过我针线。”林砚之找来针线,看着她笨拙地穿线,忽然想起史料里记载的林骁——那个在黑渊战场能劈开机甲的硬汉,晚年却为了缝好一颗纽扣,戴着老花镜琢磨半宿。原来再刚硬的人,心里也藏着片柔软的角落,装着牵挂的人。

箱底的日记被翻了出来,苏念指着最后一页的梅花问:“这是太爷爷画的吗?”林砚之点头,指尖划过那滴风干的泪痕:“他想太奶奶了。”小姑娘似懂非懂,在日记的空白页画了朵歪歪扭扭的星蓝花:“给太爷爷太奶奶看,我也会画花。”

三、剑声

院心的石碾上,摆着柄小木剑,是苏念的父亲做的,剑穗上系着个星蓝花结,是用林骁剑穗上的旧线重编的。小姑娘拿起木剑,学着林砚之教的招式比划,剑风扫过星蓝花丛,花瓣簌簌落在她的羊角辫上。

“小砚叔叔,太爷爷的剑真能劈开机甲吗?”苏念停下动作,仰着脸问,眼里的光像淬了星。林砚之从壁上取下那把老剑,剑身映着阳光,亮得晃眼。他轻轻拔出剑,“噌”的一声清越,仿佛能听见黑渊战场的炮火回响。

“不止能劈开机甲,”他指着剑脊上的浅痕,“这道印子,是你太奶奶用柴刀不小心碰的,后来太爷爷总说,这是剑的‘胎记’,比任何花纹都金贵。”苏念凑过来看,小手轻轻摸着剑脊,像在触摸一段遥远的时光。

林砚之舞了套简化的剑法,是祖父毅儿传给他的,招式里还带着林骁当年的影子。剑风掠过梅树枝头,惊起几只麻雀,却不伤一片花瓣。“太爷爷说,剑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伤人的。”他收剑回鞘,剑穗上的星蓝花结轻轻晃动,“就像这竹院,他守了一辈子,不是为了困住谁,是为了守住心里的家。”

苏念似懂非懂地点头,把小木剑插回石碾旁:“我也要学守护,守护院子里的花,守护太爷爷的剑。”林砚之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林骁和苏约的故事,并没有随着岁月褪色,而是像院角的星蓝花,在新的生命里扎了根。

四、传灯

傍晚,林砚之在灶房生火,锅里炖着梅干粥,香气漫得满院都是。苏念坐在灶前添柴,火光映着她的小脸,像幅温暖的画。“小砚叔叔,太奶奶做的粥也是这样香吗?”她往灶里塞了根细柴,火苗“噼啪”响。

“比这还香。”林砚之搅着锅里的粥,“你太爷爷总说,太奶奶的粥里放了‘心’,所以格外暖。”他从米缸里舀米时,看见缸底沉着个布包,是去年晒的梅干,布角绣着个小小的“骁”字,是他模仿苏约的笔迹绣的,针脚虽生涩,却藏着他的心意。

粥熟了,林砚之盛了两碗,摆在石桌上,对面的碗里多放了勺红糖——林骁爱吃甜的,苏约总在他的粥里多放些。风穿过竹篱,带来星蓝花的香,吹得烛火轻轻晃,仿佛有两个人影坐在对面,笑着说“小砚的手艺,快赶上约约了”。

夜里,苏念躺在西厢房的床上,抱着那个缝好纽扣的布偶,听林砚之讲林骁的故事:“太爷爷年轻时,在黑渊打仗,怀里总揣着太奶奶绣的帕子,说看见帕子,就有了勇气……”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布偶的脸上,那颗新缝的纽扣,亮得像颗小星。

林砚之坐在竹榻上,翻看那本日记,指尖拂过林骁写的“约约种的星蓝花开了”,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把旧物锁进箱子,而是让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温暖,在新的日子里重新发芽。就像这竹院的梅树,老枝虽枯,新枝却年年抽出绿芽,在春风里绽满花苞。

窗外的蓝凤蝶早已飞走,竹篱上的星蓝花却开得正盛,香气漫过青石板,漫过两座紧挨着的土丘,像一句说了百年的话,轻轻落在岁月里:

“别怕,我们一直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