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360章 归尘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第360章 归尘

作者:纳米神V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3:06:27

诗曰

百年风雨入残篇,一抔黄土掩苍烟。

竹院空余旧时月,梅罐犹存未了缘。

孙辈不知前辈事,炉灰自冷灶膛边。

人间最是留不住,唯有清风记岁年。

一、旧宅

星历120年的清明,细雨斜斜地织着,把林府的青瓦洗得发亮。林砚之撑着把油纸伞,站在朱漆斑驳的大门前,看着门楣上那块“林府”匾额——漆皮剥落处露出底下的木纹,像老人手背暴起的青筋。这是他第一次踏足曾祖父林骁留下的老宅,手里捏着的黄铜钥匙,是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说“去看看吧,那里有你该知道的事”。

推开大门时,铁锈的门轴发出“吱呀”的响,惊飞了檐下的几只麻雀。庭院里的青石板缝里长满了青苔,当年林骁亲手扎的竹篱早已朽烂,只剩几根歪斜的竹条,像散落的骨牌。廊下的木架还在,上面摆着个青釉梅罐,罐口的红布结早已褪色成灰白,被雨水泡得发沉。

“这是……”林砚之蹲下身,指尖拂过梅罐上的冰裂纹。他在史料里见过这只罐,是曾祖母苏约用来酿青梅酒的,星历67年的《江南风物志》里,还印着林骁倚着木架品酒的照片,那时的他鬓角已白,却笑得眼里有光。

正堂的门虚掩着,推开门,一股混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涌出来。墙上挂着幅褪色的全家福:林骁坐在中间,手里抱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那是他的姑奶奶林晚;旁边的林毅穿着军装,意气风发;苏约站在最右,围裙上还沾着面粉。照片下方的条案上,摆着个粗陶糖罐,罐口缺了块,是史料记载里林毅小时候摔的。

林砚之的指尖划过照片里林骁的脸。作为星际历史系的研究生,他曾在无数文献里读到这个名字:黑渊战役的英雄,林氏航运的创始人,却在晚年突然隐退,带着家人回到这处江南老宅。史料里的林骁是铁骨铮铮的战士,可照片里的他,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的,分明是化不开的柔。

二、残卷

雨停时,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条案下的一个木箱上。箱子是樟木做的,带着淡淡的香,锁是老式的铜锁,林砚之用钥匙捅了半天,才“咔哒”一声打开。

里面铺着块星蓝花布,布上放着几本泛黄的日记。最上面的一本封面写着“星历50年”,字迹遒劲有力,是林骁的笔迹。林砚之翻开第一页,纸页脆得像枯叶:

“今日教毅儿扎竹篱,他总把竹条弄反,像只笨手笨脚的小熊。苏约在廊下晒梅干,说等晚丫头回来做糕。风穿过竹院时,像在说‘都回来吧’。”

再往后翻,字迹渐渐潦草,有些地方还沾着褐色的斑点——是血?林砚之的心一紧。那是星历53年的记录:

“黑渊的伤又犯了,夜里咳得厉害。苏约用梅枝炭给我暖手,说‘活着比什么都强’。毅儿寄来的星港照片里,晚丫头长了两颗新牙,笑得像只偷糖的猫。”

最厚的那本日记,记到星历72年就断了。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

“竹篱的最后一根竹条,毅儿补上了。他的手像我当年一样稳。”

箱子底下还有个布包,打开一看,是把锈迹斑斑的剑。剑鞘上刻着“守”字,剑身却光滑如新——显然是常被擦拭。林砚之认出这把剑,是黑渊战役里林骁用过的佩剑,史料记载他在庆功宴后就将其封存,没想到会在这里。

剑下压着张泛黄的药方,字迹是苏约的,娟秀清丽:“星蓝花三钱,梅瓣五分,冰糖少许,煎水治咳嗽。”旁边还有行小字:“骁哥总嫌苦,得加两颗蜜饯。”

林砚之忽然想起导师说过的话:“历史最动人的,从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被时光掩埋的细节。”他摩挲着药方上的折痕,仿佛能看到无数个清晨,苏约站在灶前,为林骁煎药的身影——火光映着她的白发,像落满了星。

三、新燕

暮色漫上来时,院墙外传来孩童的笑闹声。林砚之走到门口,看见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正在巷口追逐,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举着个竹制的小风车,风车转得“呼呼”响,像极了史料里林晚小时候玩的那个。

“哥哥,你是来看老房子的吗?”小姑娘跑过来,羊角辫上的红绳晃得人眼晕。林砚之蹲下身,指着院里的竹篱:“你知道这里住过谁吗?”

“知道呀!”小姑娘脆生生地说,“奶奶说,这里住过个打坏人的老爷爷,他的妻子会做最好吃的梅糕。每年春天,他们家的竹院会开满星蓝花。”

林砚之的心猛地一震。史料里从未记载过星蓝花,可日记里的林骁,却写过无数次“苏约种的星蓝花开了”。原来有些故事,从不用笔墨记录,只在口耳间流传,像竹院的风,从未停过。

他从箱子里拿出那本星历50年的日记,递给小姑娘:“这个送给你,里面有会做梅糕的奶奶的故事。”小姑娘接过日记,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像捧着块稀世的宝。

离开老宅时,林砚之锁上大门。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和门楣上“林府”匾额的影子叠在一起。他忽然明白父亲为什么让他来这里——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藏在竹篱的裂纹里,梅罐的酒香里,是林骁咳在日记上的血,苏约药方里的蜜,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被小心翼翼珍藏的暖。

巷口的老槐树抽出了新芽,几只燕子落在老宅的屋檐下,叽叽喳喳地筑巢。林砚之回头望了一眼,青瓦上的积水正顺着瓦当滴落,“嘀嗒,嘀嗒”,像谁在轻轻说着:

“别记着我,记着日子就好。”

四、归尘

三个月后,林砚之的毕业论文《从竹院到星港:林骁晚年生活考》在《星际史论》发表。文中没有提黑渊战役的辉煌,只写了竹篱如何扎,梅酒如何酿,写苏约补了三次的围裙,林毅刻在石碾上的名字,林晚偷藏在糖罐里的梅干。

导师在评语里写:“历史的尘埃下,藏着最鲜活的人间。”

毕业典礼那天,林砚之收到个包裹,是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寄来的。里面是块星蓝花布,布上绣着个歪歪扭扭的“安”字,还有张字条:“奶奶说,这是林奶奶最爱的花,能带来平安。”

林砚之把布轻轻贴在脸上,仿佛闻到了竹院的风,梅罐的香,还有林骁日记里写过的那句:

“人总会归于尘土,但爱不会。它会变成竹篱上的新绿,梅枝上的花苞,变成孩子们手里的风车,年复一年,在风里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