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346章 竹篱牵梦,石臼舂年

一、竹篱系梦

清明的风带着草木的腥甜,林骁坐在竹篱下的石凳上,望着篱上攀爬的星蓝花藤。竹篱是他亲手扎的,竹竿上还留着当年的刻痕,最深的那道里卡着根红绳——是女儿林晚出嫁时系的,说“要让花藤牵着娘家的梦”,如今红绳已褪色,藤却爬满了整面篱,像条绿色的瀑布。

“别总盯着花看,眼睛该累了。”苏约端着盘新蒸的青团过来,瓷盘边缘缠着圈星蓝花布,是小孙女用自己的围裙剪的。她把盘子放在石桌上,指尖拂过篱桩上的小字,那是儿子林毅小时候写的“此处有蛇”,其实是怕姐姐偷摘花,字迹被风雨磨得浅了,却在“蛇”字旁边留着个小小的梅花印,是苏约后来补的,说“要让花比蛇厉害”。

竹篱尽头的木门上,挂着个旧竹篮,篮底破了个洞,是林晚小时候摘花时扯的,苏约用星蓝花线补了朵花,说“破了才透气”。篮里装着些晒干的梅瓣,是今年新收的,林骁说“要留着给孩子们做香囊”。“你看这门,”他用手指敲了敲木门,吱呀声里带着竹的脆,“比星港的防盗门还懂人心,晚丫头当年总爱从门缝里往外递纸条,说‘娘,我又摘了朵最大的花’。”

苏约往篱下的土里埋了颗青梅核,是从星港带来的,核上刻着个小小的“孙”字,是林毅用指甲抠的。“毅骁说小外孙在星港的竹篱下,也埋了颗桃核,”她望着核子滚进泥土,“孩子说‘等桃树结果了,外公就能顺着果香找到我’,其实是盼着咱们去住些日子。”

竹篱边的石缝里,藏着个铁皮盒,是林晚去年来藏的,里面装着她写的信:“爹可能记不得我,但一定记得我总爱攀这竹篱;娘不用总留着青团,我现在做的,也有您当年的艾草香。”盒上压着块鹅卵石,是小孙女捡的,石上画着个笑脸,说“这样外公外婆看到就会笑”。

林骁望着竹篱上缠绕的花藤,藤上的花一朵接一朵地开,像串不停歇的省略号。风穿过竹篱,带着花的甜香,在他耳边轻轻响,像孩子们小时候的笑声,绕着绕着,就缠成了团。

二、石臼舂年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院角,林骁坐在石臼旁,用木杵轻轻捣着新收的糯米。石臼是祖上传下来的,内壁被舂得发亮,却在边缘留着个小小的豁口,是林晚小时候抢木杵时磕的,豁口处卡着粒星蓝花籽,是苏约去年塞进去的,说“要让米也沾点花气”。

“慢点舂,别溅出来。”苏约拿着竹筛过来,筛底的网眼有些破了,是林毅小时候筛米时戳的,她用红绳补了补,说“这样漏的米少”。她蹲在石臼边,指尖拂过木杵上的包浆,那是林骁舂了一辈子米磨出来的,杵头刻着个模糊的“骁”字,是苏约凭着记忆凿的,笔画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名匠的手艺都合手。

石臼旁的陶罐里,装着些陈年的糯米粉,是去年舂的,罐口盖着块粗布,是从林骁的旧军大衣上剪的,布上还留着他的体温。“你总说这石臼比星港的粉碎机还懂舂米,”苏约往臼里撒了把艾草粉,是今早采的,粉里混着些梅蕊,“其实是记得孩子们围着石臼等米糕的样子——晚丫头总爱伸手去抓生米,被你用木杵轻轻敲了手背,还笑着说‘爹的杵子会唱戏’。”

她忽然从墙角拖出个旧木箱,里面是些孩子们用过的餐具:有林晚摔缺了口的青花碗,苏约用银线补了朵星蓝花;有林毅用了多年的木勺,勺柄被啃得坑坑洼洼,说“这样舀米香”;最底下压着块烧焦的米糕,是姐弟俩抢着吃时掉在灶膛里的,林骁说“要留着让他们知道,急了就吃不上热乎的”。

林骁举起木杵,对着阳光看,杵头的米粒在光里闪闪发亮,像颗颗碎星。“你看这米,”他把杵头凑到苏约鼻尖,“比当年在战俘营吃的糙米白多了,那时你总把仅有的精米留给我,自己啃带壳的,说‘我牙口好’。”

米香混着艾草的清苦漫开来,绕着石臼打了个圈,像条温柔的带。苏约往石臼里添了些温水,米浆在臼里泛着细泡,像无数个小小的春天。“孩子们总说,”她望着浆里的倒影,“吃着爹舂的米,就像还在这石臼边,爹举着杵,娘筛着粉,阳光在米上跳。”

三、灯篱话孙

暮色漫过竹篱时,林毅带着小外孙来了。小家伙背着个小竹篓,篓里装着他在星港捡的贝壳,说“要给外公当弹珠”。他跑到竹篱下,指着篱上的星蓝花喊:“外公你看,我的花比你的高!”其实是踩着石头够的,篓子歪在地上,贝壳撒了一地,像落了片星星。

林骁弯腰捡贝壳,手指在壳上轻轻摩挲,忽然问:“这是谁家的娃?”苏约笑着拍他的手背:“是咱们的小外孙呀,跟他爹小时候一个样,总爱背着篓子装石头,说‘要给爷爷铺路’。”林毅把带来的星港点心放在石桌上,点心盒上画着竹篱和石臼,说“这是照着家里的样子做的”。

小外孙爬上林骁的膝头,指着他鬓角的白发问:“外公,你的头发怎么像雪?”林骁摸着他的头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灯影:“是竹篱上的花染的,它们说外公老了,就把白颜料抹在了我头上。”小家伙信以为真,从篓里掏出个最大的贝壳塞进他手里:“那我把星星给外公,外公就不会老啦。”

苏约往小外孙碗里倒了点甜茶,茶里漂着朵星蓝花:“咱们的骁爷爷呀,记不记得人没关系,记得花要怎么种,米要怎么舂,记得咱们都盼着他笑,就够了。”林毅看着父亲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拍着儿子的背,动作笨拙却温柔,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教他握木杵,说“要稳,要匀,像对待咱们的日子”。

灯影里,竹篱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流动的画;石臼里的米浆泛着光,像碗盛着的月光。林骁握着小外孙给的贝壳,忽然觉得记不记得人真的没关系。竹篱上的花、石臼里的米、孩子手里的贝壳,早就把他的岁月串成了串,挂在院里,风一吹,就晃出温暖的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