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的会议室里,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苦味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厚重的云层像被墨汁染过,压得整个城市的光都黯淡了几分。
秦正豪的案子已经进入正式调查阶段,陆时衍坐在长桌的一端,指尖轻敲着桌面,目光专注地看着对面几位探员讨论取证进度。
“证据链基本完整,只要再拿到财务流水,就能提交检察院。”队长翻着文件,声音沉稳而笃定。
陆时衍微微点头,“我会协调银行那边,尽快拿到资料。”
他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里透出的那股坚定,让人毫不怀疑他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件事。
会议散场时,走廊的灯光昏黄,地面还残留着白天清洁后的湿气。
陆时衍一边收拾文件,一边在心里复盘着整个案件的脉络——每一个证人、每一份材料、每一处时间线的衔接,都要确保无懈可击。他知道,秦正豪的背后,很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利益网络,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让对方找到翻盘的机会。
走出警局时,天已经快黑了。街角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橙黄色的光映在湿漉漉的路面上,像是为夜色添了一层温暖的滤镜。
苏念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杯身的雾气在冷风中缓缓升腾。
“还顺利吗?”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股暖流涌进陆时衍的心里。
“嗯,比预想的顺利。”陆时衍接过奶茶,指尖被暖意包围,“不过,这只是第一步。”
他们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紧张的追踪,也没有未知的威胁,只是平静地聊着案子的细节和接下来的计划。
苏念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建议——她虽然不是警队成员,但在媒体行业多年的经验,让她对信息的敏感度不亚于专业探员。
“你知道吗,我今天采访了一个公益组织,他们做的事真的很了不起。”苏念忽然换了个话题,像是想让气氛轻松一些,“他们在偏远山区建学校,孩子们每天要走两小时的山路去上学,但眼睛里的光特别亮。”
陆时衍侧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等这个案子结束,我们可以去看看。”
“真的吗?”苏念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我可要提前做攻略了。”
他们走到一家小面馆前,苏念停下脚步,“要不要吃点东西再回去?我有点饿了。”
“好啊。”陆时衍笑了笑,推门走了进去。
面馆不大,只有几张桌子,老板娘热情地迎了上来,“好久没见你们了,最近很忙吧?”
“是啊,忙得都顾不上来你这蹭饭了。”苏念笑着回应。
面端上来的时候,热气氤氲了他们的眼镜片。苏念低头吹了吹,又忍不住夹了一筷子送到陆时衍碗里,“这个牛肉很好吃,你尝尝。”
陆时衍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谢谢。”
他们一边吃面,一边聊着彼此的工作和生活。苏念说起今天采访时遇到的趣事,讲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向她介绍自己画的画;陆时衍则分享了一些办案中遇到的小插曲,包括队里新人闹出的笑话。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馨。
吃完面,两人慢慢走回家。夜色更深了,街道上的行人渐渐稀少,偶尔有车辆驶过,溅起轻微的水声。苏念把手插进大衣口袋里,侧头看着陆时衍的侧脸,灯光下,他的轮廓显得格外沉稳。
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苏念把外套挂好,径直走向厨房,“我给你泡杯茶,解解腻。”
陆时衍坐在沙发上,翻开了今天带回的文件,但心思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厨房的方向。他听着水壶里水渐渐沸腾的声音,心里生出一种久违的安宁感。
茶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苏念端着茶杯走过来,小心地递到他手中,“小心烫。”
“你今天怎么这么贴心?”陆时衍打趣道。
“因为我知道你最近很累啊。”苏念在他身边坐下,声音轻得像羽毛,“不管案子多忙,你也要记得照顾自己。”
陆时衍看着她,忽然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有你在,我就有动力。”
他们静静地坐着,听着窗外的风声。虽然秦正豪的倒下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现实中的权力和利益纠葛不会轻易消失,但此刻,他们只想在平凡的夜色里,享受这份简单而真实的安宁。
就在这时,陆时衍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他低头看了一眼,眉心微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怎么了?”苏念注意到他的神色变化。
陆时衍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银行那边传来消息,财务流水被人提前调取过……而且,调取的账号,是内部授权的。”
苏念的表情也瞬间变得严肃。夜色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深,窗外的风声像是在预示着,平静的表面下,又有新的暗流正在涌动。
陆时衍放下茶杯,眼神沉了下来。这个消息意味着,在他们内部,可能有人已经提前通风报信,甚至可能与秦正豪背后的势力有牵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