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大营以北三十里,北狄大营灯火通明,巡逻的骑兵举着火把,在寒夜里形成一条流动的火龙。
中军大帐内,北狄王子阿史那啜正与一众将领议事,帐帘突然被掀开,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守卫们立即拔刀相向,阿史那啜却挥手制止:
“退下。”
帐内只剩二人后,阿史那啜才开口:“阁主亲自前来,有何要事?”
面具人声音低沉沙哑:“通衢天下的粮草已送达幽州,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东西。”
“哦?能让阁主亲自跑一趟,想必非同小可。”
“李丽改良了火药,威力倍增;还有可快速组装的战车,机动性极强。你们的骑兵优势将不复存在。”
阿史那啜脸色微变:“果真?”
面具人点头:“必须在她大规模生产前除掉她,否则战局将逆转。”
“她在幽州大营,有重兵保护,如何下手?”
“内部自有接应。”面具人递过一个小瓶,“三日后子时,让她接触到这个,剩下的交给我。”
阿史那啜接过药瓶,眼中闪过寒光:“好。”
同一时间,幽州城内临时居所中,李丽正在灯下研究北境地图。林一推门而入,带来北方特有的凛冽寒风。
“还没休息?”
“在想战车改进的事。”李丽抬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萱儿的设计很精妙,但实际组装还是太耗时;我在想能不能简化连接部件。”
林一将一封信放在桌上:“江州来信,萱儿又发热了,冷月说这次她手上浮现了奇怪的纹路。”
李丽急忙拆信,读后脸色发白:“这纹路...与我玉佩上的很像。”她从怀中取出那枚随身携带的黑玉佩,在灯光下对比信中的描摹图。
林一握住她的手:“冷月说可能是时空共振的影响,让我们尽快找到另一块玉佩。”
李丽手中的黑玉佩在灯光下隐约流动着奇异的光泽:“赵元辰手中的血誓符文与这个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我总觉得这玉佩还藏着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突然,玉佩微微发热,表面浮现微弱光芒;更令人惊讶的是,光芒似乎指向北方某个特定方向。
“这是什么意思?”李丽惊讶地看着这异常现象。
林一仔细观察:“像是指引方向,传说穿越者信物在接近时空异常处会有反应,或许北方有什么东西在吸引它。”
二人正研究时,窗外忽然传来细微响动。林一瞬间吹灭蜡烛,将李丽护在身后。
几乎同时,一支弩箭破窗而入,精准地钉在桌上,箭尾还在微微颤动,箭杆上绑着一卷纸条。
林一小心取下一看,上面写着:“三日内离幽州,否则性命难保。”
“是警告还是保护?”李丽皱眉审视着那支箭。
林一检查箭矢:“北狄制造的箭,但用的是大周军中的弩,看来军中确实有奸细。”
第二日,李丽前往军营工匠处指导火药改良和战车制造。她注意到几个工匠神色有异,但对技术的专注让她暂时压下疑虑。
中午休息时,副将赵青云前来:“夫人,大将军请您前往中军帐议事。”
李丽随他前往,路上状似无意地问:“赵将军是京城赵家之人?”
赵青云微笑:“旁系远亲,与当今赵丞相早已出了五服;我们这一支世代镇守北疆,与京城那些贪图享乐的可不是一路人。”
进入大帐,李丽发现除了大将军,还有几位陌生面孔。
“李夫人,这位是兵部特使刘大人,前来督查军需事宜。”大将军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刘大人态度倨傲:“李夫人,你改良火药有功,但战车设计过于复杂,恐难量产,大将军已同意暂停生产。”
李丽惊讶地看向大将军,见他面色阴沉却微微点头,心下明了,这位刘大人恐怕来者不善。
“既然如此,谨遵大人安排。”她表面顺从,心中却生警惕。
当晚,李丽与林一分析日间之事。
“刘大人是丞相的人,暂停战车生产定是玄冥阁的意思。”林一断定,“他们怕我们的新技术改变战局。”
李丽点头:“但我发现军营中有人私下收集火药配方,似乎另有所图;我已经让可靠的人暗中监视了。”
突然,她怀中的玉佩再次发热,这次明显指向一个方向——城北。
“我想去看看。”李丽突然道。
林一皱眉:“太危险了!北城鱼龙混杂,又是夜间...”
“玉佩从未如此活跃,”李丽坚持,“一定有什么重要东西在那里,或许与萱儿的状况有关。”
最终林一拗不过她,二人换上夜行衣,悄悄离开住所,沿着玉佩指引的方向前行。越往城北,玉佩越发温热,几乎烫手。
最终,他们停在一处荒废的古庙前。庙内隐约有火光闪烁,在寒风中摇曳不定。
林一示意李丽隐蔽,自己先潜入查探。片刻后他返回,神色凝重:“里面有人在进行某种仪式,地上符文与你玉佩上的很像。其中一人...似乎是白天的刘大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