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天下总部的议事厅内,李丽面前堆满了账册和竹简。窗外已是夜深人静,唯有秋虫偶尔的鸣叫打破寂静。她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提笔在纸上又添了一行字——“超额完成者,按利润十分之一分红。”
“还在忙?”
低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李丽手一抖,笔尖在纸上晕开一团墨迹。她回头,只见林一倚在门框上,月光将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银边。
“你回来了!”李丽惊喜地站起身,却因久坐腿麻而踉跄了一下。
林一大步上前扶住她:”京中事毕就星夜兼程赶回。”他的目光扫过桌上凌乱的纸张,”这是什么?”
李丽顺势坐下,掩饰突然加快的心跳:”新的薪酬制度。我想把商盟利润与员工表现挂钩,设立绩效考核和超额分红...”
林一挑眉拿起一张纸细看,上面详细列出了不同岗位的考核标准和奖励办法。伙计按送货量、账房按准确率、工匠按成品质量,都有相应的奖励。
“有意思。”林一若有所思,“但其他商号从未有过这等做法...”
“正因为没有,我们才要做第一个。”李丽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想让员工尽心,就得让他们觉得是在为自己干活。”
林一凝视她片刻,突然吹灭了桌上的蜡烛。
“哎,我还没写完...”
“明天再写。”林一不由分说地拉起她,“今晚泉州城有灯会,我答应过萱儿带她去。”
李丽这才注意到林一眼底的疲惫。京城一行想必不轻松,他却还惦记着对女儿的承诺。“我去叫醒萱儿。”她柔声道。
“不必。”林一罕见地眨了眨眼,“那丫头今天跟王掌柜去乡下收账,累得晚饭都没吃完就睡了。”
李丽愣住:“那我们去...”
“就我们两个。”林一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披风为她系上,“你也该休息了。”
夜风微凉,泉州城的街道却热闹非凡。各色彩灯高挂,行人摩肩接踵,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李丽与林一并肩而行,不时被人群挤得贴近彼此。
“京城的事...”李丽刚开口,就被林一打断。
“今晚不谈公务。”他指向不远处的一个糖画摊子,“尝尝?我记得你喜欢甜的。”
李丽惊讶于他竟然记得这种小事。接过林一递来的蝴蝶糖画,甜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她突然意识到这是穿越以来第一次纯粹为了玩乐而出行。
“看那边。”林一指向一座横跨小河的石桥,“据说在桥上放河灯许愿特别灵验。”
桥头有个老婆婆在卖手工河灯。林一选了一盏莲花形的,李丽则挑了个小舟样式。两人来到桥中央,借着卖灯人提供的笔墨写下心愿。
“写的什么?”李丽好奇地探头。
林一迅速遮住纸条:“说出来就不灵了。”但他的手指微微移开了一瞬,李丽还是瞥见了“白首”二字。
她的心突然漏跳一拍。低头看自己写的“商盟兴盛”,突然觉得太过功利,便又添了“家人平安”四个小字。
“一起放。”林一的手覆上她的,共同将两盏灯放入河中。他的掌心温暖干燥,让李丽想起那个雨夜他第一次握住她的手腕时的触感。
两盏灯随着水流缓缓漂远,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像两颗相依的星辰。李丽不自觉地靠向林一,两人的衣袖在夜风中轻轻摩擦。
“累了吗?”林一低声问。
李丽摇头,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林一轻笑一声,很自然地揽住她的肩:“回去吧。”
回程的路上,两人都没说话,但沉默并不尴尬。快到家时,林一突然问:“那个分红制度,你打算什么时候实行?”
“下个月初。”李丽说,“正好是商盟成立三周年。”
林一点点头:“需要我做什么?”
“主持大局就好。”李丽微笑,“具体细则我来安排。”
林一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李丽,商盟有今日,大半是你的功劳。我常想,若没有你...”
李丽轻声打断他,“没有你的信任和支持,我再好的想法也无法实现。”
三日后清晨,李丽正在院中查看新到的布料样品,忽听墙外传来一阵稚嫩的吆喝声。
“上好的江南丝绸!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我出五文钱!”
“太便宜了!至少要十文!”
她循声走到偏院,只见小萱儿和五六个孩子摆了个简易摊位,用树叶当银子,碎布当货物,正像模像样地“做生意”。更令她惊讶的是,孩子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套简单的规则——有人负责记账,有人负责吆喝,还有人当掌柜仲裁争议。
“这块‘绸缎’我预定了,付了定金的!”一个扎小辫的女孩嚷嚷。
“但我的价更高!”另一个男孩不服。
“都别吵。”小萱儿像个小大人似的拍拍手,“按规矩,定金可以退,价高者得。不过要先赔偿违约损失...”
李丽躲在廊柱后,忍俊不禁。这丫头不仅模仿大人做生意,还自创了商业规则!她正想上前,忽听小萱儿又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