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秦迪计划把晨星公司和晨星投资的总部,都搬到鳄鱼恤大厦来。
鳄鱼恤大厦有42层,
作为一家服装企业,鳄鱼恤公司自己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空间。
从30层到42层是公司自用,其余楼层全都对外出租。
秦迪已经决定,以后鳄鱼恤大厦不再对外出租。
现有租户的合同到期后,也不会再续约。
因为未来几年,他的商业版图完全可以把鳄鱼恤大厦当作核心总部来使用。
现在用得上,以后未必够用。
鳄鱼恤已经到手。
短期内,他不会对这家企业做太大调整。
他打算让鳄鱼恤继续经营,哪怕亏损一段时间,等其他股东撑不住了,再低价回收他们的股份。
特别是陈骏这种表面华人、内心却靠不住的人。
接下来,鳄鱼恤已经不再是他的核心业务。
秦迪把重心重新放回晨星投资和晨星电风扇上。
晨星投资用自有资金完成对鳄鱼恤的收购后,账上只剩下两千多万。
但他并不缺钱。
晨星公司还有两千多万可用资金,鳄鱼恤现在归他所有,账面资金超六千万。
合计起来,总资金超过一亿港币。
晨星投资继续在市场上运作,每天三次的投资机会,不利用太可惜。
重点始终是晨星公司。
系统给出的第二个任务,是要卖出十万台古典吊顶风扇。
只有完成这个任务,他才能在港岛真正站稳脚跟,一步步迈向顶级豪门,甚至打造属于自己的秦氏港岛。
对这一点,秦迪有清晰的认知。
晨星公司目前拥有两个工厂,十几条生产线。虽然目前订单只有一万台,但按照秦迪的要求,已经开始持续生产古典款吊顶风扇。
这种款式,在港岛根本卖不动,东南亚也一样。
这两个地方,现在根本接受不了这种风格。
但未来可能就不一样了。
只要能在欧美打开市场,港岛和东南亚的人为了追赶潮流,或许会开始接受。
所以只要欧美市场能突破,本地市场自然也能带动起来。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西方人手中。
为此,秦迪早有布局。
除了已联系的几家欧美代理商外,他在北美和欧洲分别设立了销售公司。
北美这边。
“乔治先生,您好,我是晨星公司北美区经理,之前通过电话。”
“这是我们的新款电风扇样品,请您过目。”
王平用流利的英文礼貌地说道。
他是晨星派驻北美的负责人,任务就是推广这款古典吊顶风扇。
“哦?这么快就做出来了?不会是便宜货吧?”乔治开着略带嘲讽的玩笑。
“当然不是,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古典系列吊顶风扇。最近在北美很受欢迎,绝对值得您拥有。”
王平把乔治带到样品展示区。
其实他对这款风扇没有太大信心,也不确定西方人是否真的会喜欢。
可既然拿了工资,还有提成,自然得全力以赴。
乔治抬头仔细看着天花板上的风扇,越看越满意。
这几年,整个欧美社会都在强调节能。
自从七十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后,节能成了主流。
空调这类高能耗产品,逐渐被市场冷落。
取而代之的,是环保节能的风扇。
随着复古风潮悄然兴起,头顶那些看似陈旧却散发着典雅气息的老式吊扇,正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乔治看来,这类风扇在北美市场有不小潜力。
“乔治先生,这些风扇我们做了不少改进。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使用寿命也延长了许多。”
王平站在一旁补充道,这些细节必须强调,谁知道乔治是否懂行!
“质量这种东西,得用过才知道。现在下定论,还太早。”
乔治依旧专注地看着产品,没有抬头回应。不说点狠话,等会怎么压价?
“您说得对,不过也可以先摸摸看,我们的风扇做工确实扎实。”王平语气坚定。他之前也做过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在美国市场上,比晨星质量好的吊扇,价格是晨星的数倍;质量不如晨星的,价格也不便宜。
北美不是遍地富豪,多数人还是讲究性价比。
那边穷人也不少,只是花钱更痛快些。
所以,晨星的产品,注定有市场。
这也是王平愿意扎根晨星北美分公司,全力开拓渠道的原因。
“我要订五万台,不过得先看看报价……”
乔治淡淡地说,仿佛这笔订单无关紧要。
王平心里暗暗高兴。
港岛总部早有指示,初期推广可以适当让利。
他不担心老外不买。
这种价格实惠质量又过硬的风扇,也只有现在的港岛能做出来!
转眼间,已到了1978年8月。
秦迪重生到港岛,也已经过去一个月。
一个月前刚醒来时,他还只是个富二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