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过一阵子要开电影公司,邀请她们来拍戏,这个消息一出,女艺人们的心思都开始活络起来。
拍戏当明星,图什么?
不就是为赚钱吗?
连李汉祥这样的大导演,也紧握着秦迪递来的名片,像握着机会一样。
大家各自上车离开。
张爱嘉和林清霞,是当晚在场女艺人中,仅有的两位来自弯弯的明星。
两人自然更亲近一些。
她们此刻就住在一块,在广播道合租了一间公寓。
回去当然也坐同一辆出租车。
两人坐在后座上。
张爱嘉突然靠过去,轻声对林清霞说:
“我刚刚注意到,那个秦生,一直盯着你看。”
林清霞一脸惊讶。
“他扫视我们几个的时候,不过看了四五次。对李汉祥导演,也只是看了两眼。可你和郭佑华,他看了好几回!”
第二天,港岛二十多家大型电风扇制造商,纷纷聚集到晨星公司五楼会议室,商议成立商会的种种细节。
作为会长的秦迪,主导了大部分章程的起草。
这并不难。
港岛有不少现成的商会可以参考,比如房地产和纺织业商会。
直接借鉴就行。
接下来,安排技术员进驻各家工厂,指导生产。
目前已有150万台订单,要求两个月内完成交货。
以晨星现有的产能,根本来不及生产。
秦迪干脆将其中100万台订单分包出去,由晨星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支持。
产品完成后,必须通过晨星的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要退回重做。
若出现严重问题,直接取消代工资格。这些条款都写得明明白白,免得事后争执。
这样一来,晨星的订单总算能顺利消化。
起初秦迪也没料到,会突然接到这么多订单。否则一个月前就该扩建工厂了。
不过现在这种模式,似乎也挺不错。
与此同时,
秦迪加大对欧美两家分公司的投入,增加资金支持,也开始招聘更多人才。
要想拿到更多订单,还得防止港岛的竞争对手趁机抢走眼前的先机。
只要订单量稳住了,时间一久。
整个港岛的风扇制造行业,就会被晨星公司掌握在手里。
现在是风扇,但以后可能就不只是风扇了。
同一天。
下午时分。
秦迪来到天天日报报社总部。
这天,刚好是新版《天天日报》上线的第三天。
报纸业务虽小,但关系到他在传媒领域的整体布局。
秦迪依旧亲自到场,给予重视和方向指导。
报社办公室内。
韦建邦拿着一份数据表,满脸兴奋地递给秦迪,其他人则围在边上,盯着那张纸,心里痒痒的。
秦迪低头翻看手里的数据,嘴角微微上扬。
前两天的成绩,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
两天时间,总共送出32.5万份报纸。
这还不包括第三天当天的数据,还在统计中。
在这32.5万份中,有一个数字特别亮眼。
那就是通过报刊亭老板送出的报纸,接近24万份。
这说明,这24万份报纸真正落到了读者手中,没有浪费。
虽然这些报纸是免费小说网站提供给报刊亭老板的,
但他们都实实在在地卖了出去,和正常销售没有区别。
虽说这成绩有一部分是因为老板们在积极推广,
但能卖出去就是硬道理。
剩下的8.5万份中,有4万份送到了港岛四大交易所的客户手中。
另外4.5万份,则是通过其他渠道派发。
如果这种状态能保持下去,等到正式收费的那天。
哪怕报刊亭老板不再那么主动推荐,秦迪估计,日销量也至少能稳定在8万份。
相比过去《天天日报》日均三千到五千份的销量,
这已经是二十倍的增长。
可既然前两天就达到了这个水平,《天天日报》会一直停在这吗?
肯定不会。有韦建邦负责运营,秦迪在方向上把关,内容又有保障,只会越做越好!
可以预见,今天、明天、后天……经由报刊亭售出的《天天日报》,只会越来越多!
接下来,就要持续扩大影响力,巩固已有成果,乘胜追击!
让《天天日报》的覆盖范围,继续扩大!
看着周围员工脸上写满期待,管理层们也眼巴巴地望着他,秦迪轻咳一声,笑着开口:
“这两天成绩不错,总共送出去32.5万份,其中24万份是报刊亭和书店拿走的,值得高兴!”
“哗……”
“真的做到了,太好了!”
“我估摸着至少得有三十万份吧!以前一个月都卖不到这个数,现在一天就破了!老板真牛!”
“老板牛!”
“……”
从社长韦建邦到发行部的送报员张强,报社上下三十多号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
报纸卖得好。
就代表钱来得快。
钱来了,工作也稳了,工资上涨也不是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