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长老带着探索队走进主城市中心的“共生殿堂”——这座建筑完全由**植物编织而成,屋顶的“垂叶藤”会随着光线变化调整叶片角度,墙面的“发光苔”释放着柔和的绿光,地面的“弹性菌”踩上去如同海绵,整个殿堂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空气中的共生能量浓度比外界高出三倍。
“这里是我们文明的技术核心区,所有关于共生能量的研发都在这里进行。”共生长老指着殿堂两侧的透明培养舱,舱内生长着形态奇特的生物——有的是能吸收宇宙辐射的“星尘蕨”,有的是能净化有毒物质的“清淤藻”,还有的是能储存大量能量的“储能菇”,“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共生技术培育的‘功能生物’,它们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为我们提供生活和生产所需的能量与资源。”
绿芽(灵植族生命能量专家)走到“储能菇”培养舱前,眼中满是惊叹——储能菇的伞盖下悬挂着晶莹的能量珠,珠内流转的能量波动与灵植族的生命能量有70%的相似度。她伸出手,指尖释放出一缕生命能量,能量刚靠近培养舱,储能菇的伞盖就轻轻颤动,能量珠的光芒也随之增强。“太神奇了!”绿芽激动地说道,“它们能感知并回应生命能量,这种共生默契至少需要几百年的培育才能形成!”
共生长老笑着点头:“灵植族的朋友果然懂行。储能菇的培育从我们文明诞生之初就开始了,每一代共生族人都会用自身的共生能量滋养它们,经过千年积累,才达到现在的能量储存效率——一颗能量珠的储能相当于你们机械族的中型能量核心,而且能循环使用,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与此同时,蔚蓝族的环境适应专家“沧澜”被殿堂另一侧的“海洋共生池”吸引。池内生活着一种半透明的“通讯水母”,它们的触须能释放出蓝色的能量波,波频与沧溟海的水生灵能高度契合。“这些水母能传递信息?”沧澜问道,她释放出一缕水生灵能,水母的触须立刻朝着灵能方向摆动,释放出对应的能量波,在池面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欢迎”图案。
“没错。”共生族的海洋技术官“海生”解释道,“通讯水母能通过能量波传递复杂信息,覆盖范围可达整个星球的海洋。我们的海底城市就是靠它们实现通讯的,而且它们还能预警海洋中的危险,比如能量异常、海啸或未知生物入侵。”
伊丽莎白和蓝月则来到殿堂中央的“共生能量核心”前——核心是一块直径五米的淡绿色水晶,水晶周围环绕着十二株“能量藤”,藤叶不断将共生能量注入水晶,水晶表面的纹路随之闪烁,释放出稳定的能量流,为整个殿堂供电。蓝月用随身携带的水晶检测仪扫描核心,屏幕上显示出“能量纯度98%,循环效率95%,无能量损耗”的字样,她不禁感叹:“这种能量循环技术比蓝星的水晶循环系统更先进,尤其是在与生物的融合度上,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但我们也有短板。”共生长老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他带领众人来到殿堂角落的一个密封舱前,舱内的透明容器中存放着一块黑色的岩石,岩石表面覆盖着淡淡的紫色能量——正是虚空能量的残痕,“十年前,我们的一颗卫星突然出现这种能量,随后卫星上的所有生物都被侵蚀,变成了失去理智的怪物。我们花了三年时间才彻底清理掉那些怪物,但这种能量的来源一直没找到,直到看到你们信号中提到的‘虚空域’,我们才意识到,当年的危机可能与你们所说的虚空能量有关。”
蓝月立刻用检测仪扫描黑色岩石,屏幕上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虚空能量残痕浓度0.5%,与赤焰洲虚空裂隙的能量波动一致,残留时间约10年。”她抬头看向伊丽莎白,眼神凝重:“这说明虚空域的威胁早已波及共生星球,只是之前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裂隙,所以没有引起注意。如果不尽快找到源头,共生星球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虚空能量的入侵点。”
伊丽莎白点头,对着众人说道:“这更坚定了我们合作的必要性。双宇-蓝星联盟有对抗虚空能量的经验和技术,共生族有先进的共生技术和星球防御体系,我们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共同应对虚空域的威胁。我建议,我们先启动三个合作项目:第一,联合研发‘共生-炎晶能量融合技术’,用炎晶能量增强共生生物的抗虚空能力;第二,在共生星球布置防御节点,接入火焰星云的防御网络,实现能量和情报共享;第三,组建‘虚空残痕调查队’,共同寻找十年前共生卫星的虚空能量来源,防止新的裂隙出现。”
共生长老立刻表示同意:“我会抽调共生族最精锐的技术团队和战士,配合你们的合作项目。我们的‘共生档案馆’里有很多关于星球能量异常的记录,或许能为调查虚空残痕提供线索。”
接下来的五天,合作项目快速推进。蓝月带领蓝星技术团队和共生族的能量专家,在共生殿堂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开始研发共生-炎晶能量融合技术——他们将炎晶碎片嵌入能量藤的根部,用蓝星的水晶模块调节能量输出,再通过暗辰提供的暗系能量平衡波动,最终成功让能量藤释放出“金绿相间”的融合能量,这种能量对虚空能量的克制效果比单纯的炎晶能量提升了40%。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